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为题,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部署。江苏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指出“江苏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好,市场规模大,开放程度高,要在放大这些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制度供给的优势,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南京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会明确的“五大关键领域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十项攻坚性任务”都和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秦淮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牢牢把握“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重要方法论,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加快推动秦淮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力跑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度”,为省市发展大局勇担使命、多作贡献。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秦淮必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2023年和2024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两次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分别提出江苏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3年起,秦淮围绕全市产业强市战略布局,立足服务业大区的区情实际,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强区三年行动计划,依托白下高新区、新街口现代金融商务区、老城南文商旅融合体验区、南部新城总部集聚区四大功能板块,大力巩固高端商务商贸、现代金融、文化旅游、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优势,培育壮大物联网、车联网、航空航天三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大健康、元宇宙、新型储能四大未来产业。2023年,全区限上贸易实现销售额超2900亿元,实现金融业营收达超11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超86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达超116亿元,车联网核心龙头企业实现营收超80亿元。但对标上级要求,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秦淮仍处在产业转型关键期和新旧动能转换期。部分传统支柱产业比较优势逐步减弱,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仍不足以弥补传统产业的回落。我们必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攻方向,走好创新驱动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步伐、新兴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秦淮必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总书记在2009年、2014年、2017年和2023年四次到江苏视察,都专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指导,多次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也被列为《决定》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秦淮科技创新主体发展势头较好,2018年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从216家增长至1347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87家增长至598家。目前,全区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53家,其中,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上市企业总数13家,上榜培育独角兽企业7家、瞪羚企业14家。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秦淮创新活力的源泉所在。但相比一些先进地区、兄弟城区,秦淮科技型领军企业数量仍然偏少,在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仅2家,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还需增强。对照总书记提出的“进一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秦淮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培育招引一批高质量的创新型企业,助推企业在秦淮生根发芽、发展壮大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发力的方面。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秦淮必须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效能。总书记多次对构建良好创新生态提出具体要求。在《决定》辅导读本中关于“认真落实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重点任务”中,明确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良好创新生态”四项重点任务。近年来,秦淮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方面也作了不少探索:我们深度融入全市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局,按照“政府引导、平台支撑、市场化运作”的理念,推动驻区高校、企业、市场、政府多方联动、共同发力,构建起以白下高新区、秦淮硅巷以及南航大、南理工创新湾区为主阵地的创新格局。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携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驻区高校、金城集团等33家驻区单位,成立党建联盟;组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南京晨光集团参与省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政策,推行“全程代办服务”,完成全区行政许可事项归集。纵深布局配套服务业态,整合瑞金北村小学、郑和外国语学校等名校资源,先后与南航大共建附属小学、附属郑外教育集团,同步推进更多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向创新人才延伸。目前,全区集聚了“两院”院士16人,科技顶尖专家15名,国家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15名。但从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和产业化水平看,还有很多体制机制的障碍需要破除,在科创金融改革、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得还不到位。我们必须深入落实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加快形成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良好生态环境。
下一步,秦淮区将对标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部署,按照中央、省、市部署要求,结合秦淮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更大力度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构建“协同贯通”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着力提升创新的标识度。近年来,市委将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作为提升全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抓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相互贯通和产学研、金介媒等创新要素的整合贯通。秦淮创新优势在于高度集聚的创新资源,我们将加快链接驻区大院大所大企等各类创新主体,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的发现、转化和落地,让创新成为秦淮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健全成果发现机制。抢抓教育部与我省合作共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的机遇,紧密跟踪高校院所产出的高价值科研成果,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发布和披露制度,升级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实现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两张清单”动态更新。构筑科技成果熟化孵化体系,加强与高校、企业、园区合作共建,优化实施“揭榜挂帅”“企业出题、研发答题”机制,缩短成果转化进入产业链、供应链的中间环节,高质量推进校地、校企和院地协同创新。
提升转化平台质效。推进白下高新区数据产业园、智能交通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做好天安数码城、紫云智慧广场等载体产业招商,推动各类科创载体坪效提升。进一步完善高新区“一区多园”体制机制,抓紧实施“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大提升行动计划”,切实发挥“一区引领、多园发力、平台支撑”作用。着力引进培育市场化、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深入实施新研机构提质增效行动,系统提升科技成果孵化效率。积极推动南理工等高校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积极布局小试、中试等转移转化平台,强化技术与产业的双向融合,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优化完善区级科技人才计划体系,做好国家、省级重点人才工程储备,健全与高校院所联合育才模式,探索科技人才评价、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等改革,建立“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打造更优人才生态。加大创新成果保护力度,扎实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推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积极拓展供需适配的场景生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在智能驾驶、低空经济等领域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新场景,支持技术突破向市场产品快速转化。
构建“互生共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产业的集聚度。没有产业的创新,就如空中楼阁,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区将围绕“4+3+4”产业布局,推动创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具有秦淮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快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发新芽、长新枝”。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方式,加快推动商务商贸、现代金融、文化旅游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巩固金融业发展优势,大力谋划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以消费金融、数字金融、科技金融等为特色的金融产业链。注重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电商,大力招引品牌首店、旗舰店、创新概念店,提升消费供给质量。积极应用科技元素拓展文旅新赛道,引入VR、AR、AI等数字科技,赋予传统文化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打造智慧文旅新体验。更大力度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工程,加强传统工业技术改造,推动都市工业“上楼发展”。
强化链主牵引,让新兴产业“抱成团、长成林”。以物联网、车联网、航空航天等产业为重点,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依托联通物联、天翼物联两大全国性物联网总部企业,积极搭建产业展示服务平台,打造万物互联的全生态圈产业链。发挥省级车联网先导区优势,有序开展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车联网产业从试验测试转入商业化运营,打造南部新城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借助中航金城、莱斯信息等低空经济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搭建低空经济仿真测试平台,紧密对接意向单位,聚焦无人机产业“建圈强链”,着力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
加强前瞻布局,让未来产业“先落地、快生根”。瞄准人工智能、大健康、元宇宙、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出台产业发展计划,划定发展路线图。加快推进东部医疗中心建设,围绕华熙健康旗舰项目,发展健康管理、医养融合、中医保健等衍生业态。有序推进新型储能试点,创新探索电能托管、微电网应用等场景,打造南部新城综合能源服务高地。依托都市工业产业园,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运营、远程运维等工业场景的示范应用。创建元宇宙特色园区,招引一批元宇宙生态项目落地。
构建“竞相发展”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着力提升企业的活跃度。企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推动者。我们将注重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速释放企业创新活力,构建“各具特色、梯次合理”的创新企业队伍。
发挥龙头企业领航作用。强化“一企一策”重点扶持,建立健全服务“直通车”、政策“白名单”等制度,支持驻区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生态搭建和垂直一体化整合,通过链式招商、入股重组、共建产业园等模式,进一步集聚上下游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生态主导力。
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引导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持续深化业务对接和创新合作,助力更多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深入推进“软升高、小升高、规升高”高企培育行动,引导高新技术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加强技术迭代、产品创新和品牌培育,努力成为一批“单项冠军”“配套专家”。
提升为企服务保障水平。按照“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常态问需”原则,引导政策、资金、服务等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落实企业走访、领导挂钩联系、帮办代办等制度,帮助企业直达快享税费减免、贷款贴息、股权融资等惠企政策。发挥新兴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大力吸引VC、PE等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积极探索“拨投结合”“投贷联动”等新机制,加快形成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全周期支持政策体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家坚守品质、争创一流,加快向高端化产品、智能化应用进军攀升,带领企业从产业科技变革的风口中脱颖而出。
(作者系南京市秦淮区委书记,市南部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