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出路 | 我是乡村振兴“合伙人”

思路出路 | 我是乡村振兴“合伙人”
2024年06月26日 20:02 新华日报

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外,但心中总是惦念着家乡的这片土地,想着父母亲在田间奔忙的身影。

我是内蒙古云顺风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张慧。2013年的一个晚上,父母亲和我谈到,家乡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乡亲们往往投入大、付出多却收益较少。回家乡创业的想法再一次涌上心头,或许我可以做点什么,帮助家乡父老提高生产效率。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不久后,我便辞去了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内蒙古区域经理一职,带着的梦想与憧憬,开启了回乡创业之路。

家乡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型人才,是导致农民种地收入低、经济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为改变当前农业生产现状,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我决定成立乌拉特前旗云顺风农机合作社。

面对创业之初缺人缺钱的困境,旗委政府给予了我很多政策支持。我所在的大佘太镇召开动员会,鼓励当地农机能手,参与到合作社的建设当中。为解决启动资金不足的难题,当地农商银行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了商业贷款,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不久,吸纳了13名农机手的云顺风农机合作社在阳光雨露的照耀下犹如春小麦破土而出。

合作社运用新型农机具模块化作业的方式,为农民提供农机作业托管服务,可以有效解决生产作业低、成本高的问题,降低农民生产开支。这一运作方式得到村民的认可后,也让我有了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信心和决心。

后来,合作社购置的大型农机具全部到位,逐步实现了耕、耙、种、防、收“一条龙”作业,团队成员根据专业分工不同,分别在春耕、统防、秋收各环节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开展“零距离”的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大家在耕种过程中的难题。同时,围绕病虫害预防、农机作业安全等问题,全天候跟踪服务,严把作业标准,切实提高生产质量。马卜子村万亩土地委托合作社进行整村托管,仅机械成本就给农户节约20多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2018年7月,我当选为马卜子村党支部副书记,在合作社逐渐稳定后,带动当地村民共同致富这个愿景提上了工作日程。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村党支部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按照现金3000元一股,土地每亩折价1500元一股的比例动员农民入股合作社。马卜子村林场组28户农户在支部的引领下全都参与入股,第一年合作社用工人数达到600多人次,产生社会效益400万,农户入股合作社收益达到2520元,村集体增收7万元,实现了入股促共富的目标。

合作社目前拥有本土人才11名,高层次人才8名,农机服务机手22名,一群为家乡振兴发光发热的年轻人已经在村里扎下了根,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已经显现。

后来,我们又进一步细化了合作社发展思路,确定四大发展板块业务。一是依托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种植,2023年合作社流转土地1万亩,参与农户46户,集中种植辣椒、玉米、葵花、西瓜等农作物,实现统种统收,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合作社已经具备年服务10万亩以上的农田作业能力,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周边农户参与农田托管;三是结合“四控”目标建设水肥一体化配肥站,发展农业先进技术,打造节水、控肥农田2万亩;四是建设一家田间地头的人才驿站,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扎根乡村,投身乡村振兴,是建立合作社的初衷,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这些青年人的使命。未来的路上,我将一如既往,用自己所学建设家乡,让世界看到我们大美前旗。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