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汝阳自古崇文尚礼、民风淳朴,但随着乡村演变趋势,农民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汝阳的乡村治理必须破解新问题、找到新路子。”河南省汝阳县委书记赵红艺说,以善治之道破解难题,必须党建引领,突出农民主体性,把富民作为关键根本。
2024年,汝阳以“基层治理攻坚年”为契机,结合“五星”支部创建,以聚焦富民增收为民生根本,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实事、做好事,创新构建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常态化、村(社区)服务管理网格化、党员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化的“一核三化”乡村治理体系。乡村善治,在汝阳蔚然成风。
“五剂良方”强筋壮骨
2024年12月26日,汝阳县十八盘乡蒿坪村冬寒料峭。与室外的寒冷相反,蒿坪村党群服务中心旁的香菇烘干车间里温暖如春,十几位老人熟练地用剪刀把香菇菌帽与菌柄分离,并进行分拣。
“我有气管炎,不能干重活,在家门口剪个香菇,一天挣个五六十元钱,可不少!”谈起村里的变化和如今的好日子,村民陈银行笑着说:“这个新书记中!不怕得罪人,拆了违建、修了路、装上了路灯、建起了乡里中心,路顺畅了,群众的心也舒畅了!”
陈银行说的新书记叫常新慧,原来是村监委委员。2023年年底,原村党支部书记辞职,蒿坪村被汝阳县委组织部列为软弱涣散村。经过组织考察,34岁的常新慧走马上任,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常新慧回忆说,当时突然接任党支部书记,一时间也没有方向,不知道干啥。
按照《汝阳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实施方案》,汝阳县为常新慧配备了3名帮带导师。“组织部长帮带、乡纪委书记手把手教、优秀党员驻村帮扶,我干不好会很丢人,必须干好!”常新慧说。2024年4月,常新慧抓住上级帮扶的机会,以修路破题。
村里1100米的水泥路仅有3.5米宽,有10多处违建,不仅形象差,还有许多安全隐患,群众对此意见很大。拆违建,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村党支部副书记带头让儿媳妇拆了违建,常新慧剪了舅舅家违建的电线……短短一个月,1100米长、人行步道、太阳能路灯、6.5米宽的柏油路全新呈现。
路通心畅。村党支部又旧房改造建起了乡里中心,村里的小孩有了室内的游乐场、老年人有了下棋打牌的好场所、爱打鼓爱跳舞的中年妇女有了室内的练习场、创业的年轻人有了直播间。通过考察,蒿坪村又引进了花菇新品种,明年将引导菇农实行花菇、香菇“两菇轮作”生产模式。“不软、不弱、不涣散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我要申请县委组织部给我村摘掉!”常新慧说。
像蒿坪村这样软弱涣散村,汝阳县共有13个。怎么整顿?汝阳开出了“五剂良方”是:选好支部书记、派强整顿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发展特色产业、建强两类组织。县委书记当好“一线总指挥”,要走遍所有整顿村;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将分包的整顿村作为支部联系点,每月至少到村1次,指导推动整顿;镇党委书记要分包联系整顿村。
“网格化服务” 激活新动能
2024年12月27日,汝阳县内埠镇双泉村,51岁的吴丽鸟正在街道清扫树叶。吴丽鸟是该村党支部任命的副网格长,群众叫她“街长”。“落叶太多,保洁员忙不过来,我是帮忙的。”吴丽鸟笑着说。
双泉村有26条街道,按照网格化治理要求,党支部将全村划为26个网格,村干部和党员担任网格长,副网格长大多是村里表彰的“好媳妇”“好婆婆”。村党支部书记刘训通说,“‘好媳妇’‘好婆婆’是孝亲敬老的道德标杆,热心勤劳、说话办事公正有威望,最适合当网格长。”
刘训通的话有例证。乡里中心的助老食堂建起后,本想聘请厨师做饭,但费用高。副网格长们听说后,主动提出给老人们义务做饭。2024年10月10日,一村民家液化气瓶老化漏气,导致厨房爆燃受伤住院,“网格长”们组织募捐,短短两天时间,全村群众捐款2.3万余元……
双泉村是汝阳县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一个缩影。汝阳县根据中部片区、南部山区、北部片区不同特点,行政村(社区)原则上以一个或多个自然村(村民小组)为单元科学划分网格。坚持村民居住连片、便于就近管理的原则,以村民小组和农户规模较大的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对村组网格进行优化整合,推动基层党建、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类基层网格实现“多网合一”,着力构建一个责任共担、权利共享的网格化治理模式。
目前,在汝阳形成了“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自然村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基本覆盖全县13个乡(镇) 220个村(社区)。汝阳的网格化服务不仅仅是划“网”治理,而是结合基层实际,把党建、产业、综治等具体工作,引入数字化管理平台,赋予乡村治理“高效能”,也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马兰河畔的三屯镇东保村是汝阳县唯一的民族聚集村,全村4840余人,人均耕地不足0.6亩。东保村将23个村民组划分6个片区、18个网格,土地统一收归集中耕种管理,不仅兴建了养牛场、食用菌种植基地,还引入乡村运营公司合作打造农文旅综合体“稻田小镇”。如今的东保村是汝阳县第一批“五星”支部村,村集体年收入突破500万元。
东保村党支部委员刘跃志今年48岁,是职高毕业的复员军人,谈起“稻田小镇”的数字化运营模式头头是道。“稻田小镇”占地1000余亩,小花菇乐园、小黄牛萌宠园、草坪营地等项目全部入驻东保村数字化乡村运营平台。“每个项目独立核算,村民可以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入股,根据入股股东会约定的比例即时分红,入股村民通过手机端就可以查看入股项目每笔的收入。”
汝阳县数字化赋能网格化服务乡村产业已在包括东保村、柏树乡窑沟村、十八盘乡登山村、上店镇布河村、陶营镇上坡村等14个村展开,共运营215个项目,实现了“环境资源资本化、村民权益优先化、经营风险市场化”,形成了一种可循环、可持续、可复制的乡村振兴模式。
“干部党员联户”架起连心桥
2024年12月21日,汝阳县城关镇杜鹃社区,单元楼外立面已经粉刷一新,绿化、亮化,垃圾桶摆放都井井有条。
杜鹃社区位于汝阳县城中心区域,原有46幢七八十年代的居民小区、单位家属院、低层自建房,涉及36家企事业单位,居民构成复杂,私拉乱建现象显著。怎么治理?汝阳县委办公室牵头政法、城建、工信、农业等部门,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同时在社区展开。汝阳县委组织部和县直工委专门行文,制定了县直机关党组织服务社区建设、在职党员服务社区居民群众“双服务双报道”机制。
一网双联,多网合一。城建立项旧城改造;涉及单位主动折除围墙和大门;工信部门短时间内将“飞线”桥架;燃气暖气通了;党建服务中心升级为邻里中心,托幼养老等服务一应俱全。
66岁的独居老人赵萍是社区党支部书记孟彦鑫联系的群众。送饭、办低保、送医送药,孟彦鑫问寒问暖的贴心服务感动了赵萍,动员拆除违建,老人第一个支持,亲手推掉了几十年的煤球房。
在汝阳,党员领导干部普遍联系群众制度时时有创新。三屯镇按照“走村不漏户、随处见干部”的要求,重点做到“五必访、五必记”,即红白喜事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变故必访、矛盾纠纷必访、意外灾害必访,生活困难必记、致富难题必记、邻里纠纷必记、意见建议必记、信访问题必记。
数字为据: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党支部联系点34个,化解各类矛盾428起,协调解决问题152个;全县149名乡镇干部普遍联系群众1145户,制度建立以来联系服务群众4万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60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或化解矛盾760个。全县1.1万名党员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联系群众11.4万户。
今日汝阳好,绿水青山绕;今日汝阳好,乡村治理有妙招。采访最后,赵红艺总结说:“乡村治理方式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符合实际、能够奏效、群众信服、经得起检验的,就是好答案!”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