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位擅长消费行业的基金经理【点拾&零城联合巨制】(上)

12位擅长消费行业的基金经理【点拾&零城联合巨制】(上)
2021年04月02日 19:00 点拾投资

点拾导读:第一次认识公众"零诚投资”的主理人,还是2019年底的雪球嘉年华活动。当时我在论坛作为圆桌嘉宾,他在台下问了好几个比较专业的问题。后来晚上的雪球晚宴我们正好坐在一桌,也聊了一晚上对基金经理的研究。

说实话,我们真正看得上的基金经理研究公众号不多,零诚投资是一个我自己也会阅读学习的公众号。他身上有一种很纯粹的精神,发自内心热爱对基金经理的研究,自己的钱也都用来买基金。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更多是零诚投资通过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对消费品赛道的基金经理做的一些梳理。一直以来,点拾投资不太做定量研究,专注在我们的定性访谈。零诚的定量研究,也给我带来不少启发。当然,内容上也引用了许多点拾投资此前访谈的金句,这也是我们非常乐意看到的,输出优质的内容给大家创造价值。

前言:我们一直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基金经理,尤其注重定性分析。因为定量分析只能证明基金经理过去业绩不错,定性分析才能更好的判断基金经理的好业绩能否延续。

在定性分析的时候,我很注重看经理访谈,以前经理的访谈很少很少,后来多亏了点拾投资的朱昂,他做了很多很多基金经理访谈。才让我们有机会更进一步的了解基金经理。

目前网络上对基金经理进行各种量化分析的文章有很多,但是专注做基金经理访谈(定性分析)的仅此一家——点拾投资。

我强烈建议大家关注。

我们之前的文章经常大段引用他的访谈,可以说,要是没有点拾投资,我们很多文章都没法写了,或者会很空洞。有时候由于资料太多,没有注明来源,我还挺不好意思的。

朱昂不但没有责怪我,反而还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指导,绝对是我在投资路上最大的贵人。最近,我们甚至还一起合作,写了一篇文章,并联合发布。哈哈,对我来说,简直是梦想成真的感觉。

-------------------------------------------------

首先,我们探讨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基金可以当做消费基金。

消费是很大、很宽泛的行业,很多经理都重仓消费。因此消费基金不像医药、科技、新能源基金那样容易界定。

有些经理投消费,因为他们是消费研究员出身,能力圈主要在消费,管理的也是偏消费主题基金。这种类型的经理有萧楠、胡昕炜、王园园、陈媛、郭睿、韩威俊、薄官辉、黄峰等人。在后面的介绍中,我们会标记A。

还有些经理管理的是全市场基金,但是持仓偏向消费。这是因为他们在研究过很多行业之后,不断做减法,集中于消费。从结果上看,他们的基金beta与消费行业beta接近,我们认为也可以作为消费基金。

这种类型的经理有张坤、刘彦春、焦巍、唐颐恒、安昀、杨瑨、罗春蕾、常蓁、常远等。在后面的介绍中,我们标记B。

下图是AB两种类型基金与消费50ETF的相关性对比

数据来源:且慢

上图可以看到,B类型的基金与消费指数的相关性也很高,有些甚至比A类型基金还高,我们认为凡是相关性大于0.8的均可视为消费基金。

第二步,我们设定了一个基准——CS消费50全收益指数(H21139)。

该指数由沪深两市可选消费与主要消费(剔除汽车与汽车零部件、传媒子行业)中规模大、经营质量好的50只龙头公司股票组成。

CS消费50全收益从基日(2004-12-31)至今(2021-3-19),16年累计取得了3221%(32倍)的收益,年化收益率24.89%。是各种消费指数中最好的指数之一,比较适合作为行业基准。跟踪该指数的基金是富国中证消费50ETF(515650)

消费行业是长牛行业,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板块,行业有效性很强(beta很高),公募、私募、外资等顶尖好手都在消费行业投入了最多的兵力,试图挖掘出alpha收益。但也有很多经理跑输了消费beta(消费指数)。

我们在任职3年以上的基金经理中,用该基准挑选出了12位业绩跑赢或跑平该基准的优秀基金经理。(名单见后图)

第三步,除了对比业绩,我们还需要考虑基金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当前管理规模。

(1)年化波动率

由于每个经理的任职区间不一样,为了公平对比,我们只能折中取了一个比较近的时间区间(2018-10-23至2021-3-19)进行对比。但我们认为这个结果,基本上可以反应基金经理的风险控制能力。

数据来源:choice

(2)最大回撤

我们选取了2018年熊市以及2021年春节后消费股大幅回调这两个时间段,统计了上述经理的最大回撤。

数据来源:choice

(3)当前管理规模

管理规模规模肯定是越小越好。但也要认识到,消费行业的股票,整体都是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股票,基金经理超额收益受到规模的影响程度较其他行业更小。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

定量分析有个缺陷:无法判断基金经理(好或者不好的)业绩是否还会延续。因此需要与定性分析结合才能更好的判断。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合作写这篇文章。

下面,我们会逐一展示这12位基金经理的主要数据、风格特点,以及他们在访谈中的投资金句。这些基金经理基本上也都是点拾投资、零城投资过去几年访谈或研究过的基金经理,他们能在消费行业创造alpha,那么他们的投资理念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由于文章较长,将拆分为上下两篇发布,希望大家喜欢。

易方达·萧楠(A)

萧楠是最负盛名的消费主题基金经理,积极践行价值投资,他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在过去8年多取得了483.5%的收益(截止2021-3-19),在同期180只股票型基金中排名第一。

可是他的收益居然略微跑输我们的基准↓足以可见我们对基准的设定有多高!

上述对比区间长达8年多,其实收益是差不多的,而且萧楠的波动性更小。

这里我们要稍微替基金经理们辩解一下:主动基金有双10%限制、流动性制约、不能满仓、基民申赎等多种制约条件,与指数PK有些先天不利条件。另外,收益还扣除了每年1.75%的管理费。

ETF指数基金受上述制约较小。他们可以把茅台、五粮液买到15%,主动基金就不行。

如果没有这些制约条件,萧楠肯定能跑赢消费指数的。他的投资理念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投资金句

• 大家谈论价值投资很多,但真正践行的很少。A股的“主流”投资方式之一叫基本面投机,就是基于基本面变化的短期投资。大家把研究落脚点放在了EPS的变化上,但是对于变化的质量、持续性不是特别在乎。

• 我们会有一个投资清单,看公司的时候会把这个清单过一遍。投资清单能够避免我们冲着某一个点去买公司,没有看清楚公司的全貌,从而造成永久性损失;

• 在投资一个标的之前,我们一定会问自己,对于公司的认知是平均认知还是超额认知。我们在重仓股上,一定要构建超额认知。

• 知行合一中,知是相对容易的,是顺人性的,行是最逆人性的。很多时候我们忍不住要下单,在行为上要控制自己,真的很难。

• 研究一个公司我会更看重定性的部分,公司商业模式的很多内涵难以通过报表量化。只有真正对于这家公司有深入的理解,在市场波动的时候才能挺住。

• 这个世界上的生意模式大致有三种:“坐地收钱”型,“苦尽甘来”型和“自我燃烧”型。我的投资组合里面,大部分是第一种类型,比如说高端白酒就是这种模式。第二类模式的自由现金流往往前低后高。第三类模式注定不会有好的自由现金流,对股东是非常不友好的。

• 人性是不接受随机性的,赚钱都觉得是自己水平高,亏钱觉得是运气不好,或者别人坑我。其实应该反过来想,要接受随机性的存在,但是把更多精力放在确定性的事情上,在这个随机性里去找确定性。

• 象限图横轴是消费频次,纵轴是消费单价,构成四个象限。最好的是高频高价,最差的是低频低价。像高端白酒属于高频高价,快消费大部分属于高频低价,耐用消费品属于低频高价,换个灯泡之类的属于低频低价。频次X单价就能对应公司的收入。通过这个象限图大致能把公司的市场空间匡算清楚。

• 奢侈品是一个相对极端赢家通吃的行业,高端奢侈品大家都想买最好的,市场份额集中度会非常高。相反,某类产品的可评价点很多,比如汽车,有人冲着外观去买,有人冲着性能去买,这种产品就会天然分散。用户评价越是一致,市场会越集中。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单个公司在市场里面的可得空间算出来。

关联阅读:

易方达基金萧楠: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易方达·张坤(B)

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是一只全市场基金,任职8年多,大幅跑赢消费指数。

中国信奉巴菲特投资逻辑的基金经理特别多,要说最虔诚的信徒,一定是张坤;践行的最好的,也是张坤。

张坤在大学学习生物医学工程期间就热爱投资,读到巴菲特的书后深受启发,毕业后,选择进入易方达基金工作。

虽然在研究员时期主要研究地产行业,但是担任基金经理后,他也和巴菲特一样,偏爱消费行业,易方达中小盘与基准指数相关性高达0.91。

投资金句

• 巴菲特说“无知才是最大的风险”。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企业,哪怕只买了1%,其实风险是更大的。我觉得把研究做扎实、做透,前10的idea还是要配足够量。

• 大家很容易低估重仓持有一个公司的难度,但这是对持有人水平很重要的一个考量。

• 股票投资的风险其实不在于波动,而在于本金的永久性的损失。错过一百个机会,都不是你的错,但做错就是你的错。有些行业的龙头还没有确定跑出来,我不在意我买得晚,我可以等,等明确了之后再买。就像制造业买台积电一样,你等它2009、2010年之后再买,一样可以涨三五倍。晚买可能让你错过前面的10倍20倍,但你也避免了买错、跌百分之八九十的可能性。

• 坚持价值投资需要巨大的耐心和纪律性。2008年的教训不会只有一次,贪婪和恐惧永远是周而复始。

• 我们希望以比较严格的标准去选上市公司,不会因为自上而下的市场风格和景气度等因素,放松我们选企业的标准,避免把情况想得过于乐观。

• 跌的时候,大家才会真正意义上用最挑剔眼光去看一个公司(好的时候,大家可能都看亮点)。把所有公司的弱点全部看一遍,大家还愿意接受这个企业,说明这个企业真的好。

• 如果选到了质地很好的企业,在出现系统性下跌的时候,自然就会有资金去买,结果就是回撤没那么大。

• “乌鸡变凤凰”的故事在资本市场中可能存在、但概率很小,与已经在市场中证明过自已的优秀公司相比,是缺乏吸引力的。

• 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转型,从欧美的经验来看,当经济增速变慢时,行业的竞争格局通常是改善的,资本开支会更加谨慎,企业的资产周转率和资本回报率通常也会上升,企业家的预期通常也会更加理性,优秀企业通常会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处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头部企业相比于过往获得竞争优势的时间、速度和强度是更强的。

• 2000年以后,美国这20年真正诞生的新的大公司,只有Facebook。微软和苹果都是四十几岁的公司了。

• 市场上有三种钱可以赚:一种是获取信息的钱;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获取信息的钱越来越难赚。第二是解读信息的钱,在市场上,很多投资人很关注一年期、半年期的业绩,我们希望去解读企业三五年内到底会是什么样。第三是控制情绪的钱。市场很容易低估很优秀企业的持续增长能力,我们有足够的耐心跟这些企业一同成长。在市场情绪出现短期过度乐观或者过度悲观的时候,我们不会被整个市场的情绪带着去走。

• 很多人更关注企业的边际信息,这个季度、这一年业绩怎么样,行业有没有贝塔、有没有5G或者投资主题拉动等等。不太关注企业经营的永续性。市场会低估这种很优秀的企业的连续成长。不倒退是积累复利最重要的品质,不管对于公司经营和组合管理都是。对我来说,一个事情发生,如果三年后回头看它不重要,那它在这个时间也不重要。

• 持有期限越长,估值显示出的作用就会越小,企业本身的价值积累就会显得越重要。最后,高估部分会在整个过程当中平摊掉。我愿意跟生意模式很好、竞争力很强的企业非常长期地一起走下去,我愿意陪他们走五年、十年或者二十年。

• 我不太愿意撒胡椒面,愿意比较集中地持有一些行业企业,一定要优中选优。投资说起来很简单,比如,我告诉你海天味业是多么伟大的公司,但是那又怎样?我自始至终最多持有两个点的海天味业,我并没有在这只股票上面赚到大钱。说得再好,但如果没有重仓,没有长期持有,说明对这个事物的理解程度还没到那个份上。

• 我会战略性的重视医药、食品饮料和互联网,它们有一些共性:第一,有足够长的赛道供企业成长;第二,企业比较容易做出差异化,容易获得跟竞争对手的显著优势;第三,这三个行业大部分资产比较轻,自由现金流、生意模式各方面会比较好。

关联阅读:

【易方达·张坤】中国公募基金界的“巴菲特”(零城投资)

你是一个合格的张坤粉丝(ikun)吗?(零城投资)

张坤能否hold住1200亿的规模?谁能代替他?(零城投资)

景顺长城·刘彦春(B)

张坤是近几年最火的基金经理,但实际上刘彦春在景顺长城任职以来的业绩比张坤还好。下图为刘彦春管理景顺鼎益(蓝线)以来的业绩对比。

刘彦春的投资风格和张坤基本一致,从净值走势来看也基本贴合。但是刘彦春却不是像张坤那样一开始就信奉巴菲特式的价值投资。

2008年任基金经理,在博时期间的业绩并不亮眼,之后经历过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投资方法转变,也投资过很多行业。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最终选择了消费等少数行业进行投资。目前景顺鼎益与消费50相关性高达0.95。

投资金句

• 宏观判断总是很难。我国的发展历程独一无二,总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更愿意信仰一些更为基础的东西,即竞争的经济体所蕴含的合理回报水平。经济总是在波动中成长,资本市场也是。

• 我们不会迎合市场,继续将注意力放在真正可以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公司身上。与判断宏观景气波动相比,我们更愿意观察行业内部结构调整,关注企业竞争力变化。陪伴优秀企业共同成长。

• 权益投资应该顺应经济发展潮流,我们更愿意在符合产业趋势、效率持续提升的领域寻找投资机会。收入水平提高带来居民消费水平持续升级。我国在众多高附加值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部分行业已经处于爆发前夜。

• 如果市场能够完全有效地预测企业长期发展路径,给未来预留的每年的复合回报应该是很低的。但是,市场经常低估优秀企业能力,企业市值才能持续快速上升。

• 我一般倾向于押宝在企业身上,因为如果押注在宏观的某一个因素或者是赌估值的变动,一旦犯错可能就满盘皆输。

• 市场经常把长期问题短期化,周期问题趋势化。有些很大、很深奥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慢慢解决,过去的牛熊转换中这些问题一直存在,完全不必现在故作高深。

• 市场情绪如同少女的心,永远猜不清楚。昨天还冷若冰霜,今天就热情如火。经济运行、政策调整,一切都顺理成章。但市场波动之大,远超想象。

• 消费升级是未来最为明确的趋势,一些消费服务公司的客户黏性较好,企业的定价能力也较强,且商业模式清晰,财务报表透明,能够相对容易地持续跟踪。

• 中国经济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变得稀缺就会涨价,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力成本。劳动力的薪水提高自然伴随消费升级的情况出现,所以消费是一个非常好且长的赛道。

关联阅读:

唯一一个业绩好于张坤的经理——景顺长城·刘彦春(零城投资)

为什么刘彦春在博时任职期间业绩较差?(零城投资)

我把刘彦春2008年以来的季报全看了,试图解析他的投资理念(零城投资)

长信·安昀(B)

安昀2006年入行,一开始是在申万研究所做策略研究,2011年任基金经理。职业生涯第一阶段(2011-2015),业绩非常优秀,大幅跑赢沪深300和其他明星基,排名29/444。

那个时期的A股比较特殊,价值投资并不是特别有效,反而是小盘因子比较有效。那时候的安昀风格偏成长,偏爱“吃药”,擅长交易,换手率很高,平均600%以上。

2015年安昀离职去了私募,2016年再次回到公募。2017年是A股价值投资元年,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多老将都没法较好的完成风格转变,渐渐淡出视野。

安昀及时进化了投资理念,践行价值投资,风格偏质量,钟情“消费”,偏爱“喝酒”,换手率也降了几档,平均260%左右。

该阶段安昀依旧战胜了消费指数,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排名266/2164(截止2021-3-17)。

投资金句

• 我的价值观里面有一个核心认知: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是持有的优质企业持续创造的现金流增长;反过来讲,投资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持有了毁灭价值的公司。

• 一个公司能够较长时间维持比较高的资本回报率,基本上就是两个因素:一是在一个幸运的行业,二是拥有很宽的且会随着时间加深的护城河。

• 消费品是一个能够提供较高资本回报率,持续性较强,并且现金流也比较充沛的行业。周期波动相对较小,产品迭代较慢,产品生命周期较长的特点,所以这类公司是可以积累护城河的。

• 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是优秀企业不断创造的现金流。次要来源,才是对个股的低买高卖,这一块的收益是可遇不可求的。反过来讲,投资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买到了毁灭价值的公司。你买一个很差的公司,买的再便宜也意义不大。亏损的次要来源,才是买的公司估值比较高。

• 我做投资只跟“好学生”玩,不太相信丑小鸭变白天鹅的事情,相信马太效应。从历史上看,只有经济高速增长时,后来者才能实现弯道超车。在行业发展稳定的时候,马太效应会很强,龙头企业和追赶者的差距越来越大。

• 《投资策略实战分析》里用了量化方法把美国80年的股市数据做了回测,测试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包括高利润率策略、低市盈率策略、高ROE策略等等、也包括了每一个行业的绩效。最后的结果是,消费品是最优的行业,无论是年化收益率还是夏普比例都是排名第一。看A股也是如此,拉长时间看,消费行业的表现是很好的。

• 对于消费品主题基金的组合构建,需要先区分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两者的景气波动是不同的。必选消费品的需求变化不大,要靠时间来赚钱。可选消费品的需求波动比较大,受收入变化的影响以及边际消费倾向影响比较大,和宏观经济波动有比较强的关联度。这意味着,在一些可选消费品上,可以适当做一些波段,用自上而下的思路进行识别。

关联阅读:

长信基金安昀:消费品投资是“时间的朋友”

长信基金安昀:持有伟大的公司才是超额收益来源

长信基金安昀:相信纪律 尊重人性

长信基金安昀:知行合一 终身学习

交银施罗德·韩威俊(A)

韩威俊2005年入行,曾经在被称为“黄埔军校”的申银万国研究所任职,直到2016年才开始担任经理,2017年开始独立管基金,虽然有点大器晚成,但也在长期的研究生涯中打下了丰富的消费行业研究基础。

韩威俊是一个资深吃货,认为好吃好喝的东西才值得投,每当市场上推出新款饮料、酒水或食品,他都会买回去吃吃看,因此人长得胖胖的。他自称是海豹宝宝,但业内人都称他为豹哥,哈哈。

下图为他的代表作与其他基金的横向对比(去掉建仓期),业绩十分出色↓

除了选股,韩威俊还擅长交易,重视组合回撤管理,优化投资人体验,关注盈利预测确定性,进行动态调整。

下图为上述基金在此区间的波动率对比,韩威俊是最低的,他的基金持有体验更好。他的换手率平均在220%左右,也不算很高。

韩威俊持股集中度较高,行业相对较分散,敢于重仓个股。关注消费三大细分赛道:品牌消费品、消费服务业和产生互动的消费行业。

目前他的规模才83亿,在消费主题经理中还是很有优势的。

投资金句

• 消费升级不是简单斜率向上的消费升级,而是脉冲式消费升级,是阶段性的,一个阶段升一次。

• 价格并不能作为未来研究白酒的主要方向,因为中档酒包括次高端的增长主要来自高周转。

• 消费品行业净利率不会出现大幅上升,大家最近更多关注消费公司ROE的提升,这更多来自周转率的提升。

• 未来一个品牌代表整一个品类,品牌矩阵之后,公司抗风险能力和增长能力会非常强。因为单靠一个品牌或者品牌,周转率大幅提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不同品牌叠加之后,ROE提升的空间是很大的。未来公司可能尽管净利率不提升,但是周转率会提升,ROE会上升,估值也会提升。周转率和现金周转是未来消费品行业需要特别关注的点。

关联阅读:

消费品的机会和风险,这四位大佬是怎么看的!

华安·陈媛(A)

2020年发生疫情后,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在医药行业中寻找投资机会。陈媛却在消费行业中把握住了一个很大的机会——宅经济

对淘宝销售数据非常关注的陈媛,在发生疫情后,果断重仓了妙可蓝多(奶酪等)、洽洽食品、安井食品(冷冻食品)、双汇发展、绝味食品、壹网壹创(线上零售运营)等宅经济相关股票。

下图是该阶段宅经济股票的涨幅,全都跑赢了指数,其中安井食品和妙可蓝多半年实现翻倍。

凭借该阶段优秀的表现以及平时的稳健表现,陈媛取得了十分优秀的业绩。2018年2月管理华安生态优先以来,在全市场排名59/2324(截止2021-3-17)。

在投资中,陈媛首先依据行业容量和景气度挑选行业,再选公司。偏爱新消费品,喜欢亲自体验产品。保持对销售高频数据密切跟踪,确保不遇到黑天鹅。

投资金句

• 行业选择,我会从景气度和容量两个角度做筛选,前者对应行业增速,后者对应行业空间。

1、大容量+高增长,行业空间在2000亿以上,行业增速在10%以上。化妆品、餐饮供应链都属于这一类。

2、小容量+高增长,行业空间在500到1000多亿,行业增速在10%以上。高端白酒就属于这一类。

3、小容量+爆发期。比如2014年的预调鸡尾酒、近两年的杯装果汁茶。这些很可能来自某一个单品的爆发,或者某个渠道在一定阶段的放量,导致阶段性盈利很好。缺点是这种机会的持续性不会很长。

4、大容量+低增长。消费品中处于成熟期的行业,也是目前我们看到最多的。行业增长只有个位数,但需求比较稳定。比如说超市、牛奶都属于这个类型。好处是中国市场很大,许多成熟期的行业,竞争格局足够好依然能赚到很多钱。

5、总量不增长,甚至处于衰退期。行业虽然没有增长空间,但容量足够大,竞争格局从分散走向集中。我们能赚到竞争格局优化的钱。但投这种行业的公司,我会对估值要求很高。

• 高周转的公司,可能利润率不是特别高,甚至是比较苦的行业,但是高周转代表的是效率,意味着这家公司的管理体系是非常高效的。相反,高利润率通常意味着,公司会面临大量的竞争者,除非这家公司有独特的壁垒。

• 我非常看重一个公司的跟踪尺度和频率。我希望持仓公司,有高频的公开数据可以跟踪。对于那些跟踪有难度的公司,我是不太愿意去买的。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基本面的黑天鹅事件,控制组合的回撤。

• 我觉得守住能力圈比冒然突破能力圈更重要。构建能力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冒然突破能力圈,获得的收益未必大于守住能力圈所带来的收益。

• 要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得更精更专。冒然去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等于把净值的一部分,寄托于我的运气,我觉得是不靠谱的。我主要是沿着能力圈的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延展。这个过程中,此前建立的研究框架延伸难度不大。

• 集中持股能带来高收益,也会带来高波动,在产品高波动面前,持有人未必能赚到钱。

• 高端白酒有很强的奢侈品属性。顶级奢侈品都有穿越周期的特点,需求的波动很小。

• 我很看好化妆品这个领域,这个行业利润率和周转率都很高,又处在一个爆发阶段。化妆品里面又分护肤品和彩妆。护肤品国内品牌要赶超海外巨头的难度极大。彩妆则不一样,强调品牌氛围的营造,而且单价绝对金额相对比较低,一只大牌的口红也就两三百元,供应链成熟,研发门槛不高。彩妆领域国内品牌有机会拉近和海外品牌的距离,而且购买频次更高、出大爆品的比例远高于护肤品,更看重产品设计。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