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言 | 李晓博:从《黄帝内经》到《三体》

广发言 | 李晓博:从《黄帝内经》到《三体》
2023年01月14日 18:59 点拾投资

很多时候,基金经理这份工作跟两类职业很像:中医和科幻小说家。这是我从业十年以来最直观的体会。

中医传承经典,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护佑生命健康,基金经理也在不断学习中成长,常学常新。但很多时候,基金经理又像一名科幻小说作家,依靠爆发创造力的火花,让投资开出独一无二的魅力之花。

小时候,我常常会想象长大以后自己的职业,当时脑海中憧憬的是造宇宙飞船的科学家,驰骋大洋的海军舰长或者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读大学时,我想着自己会按部就班地成为一名合格的精算师。然而,或许是因为自己天生喜欢挑战的性格,我最终走上了投资这条路。在各类投资策略中,我觉得“固收+”防守反击的特征更加适合自己的脾性,也梦想着以后有机会能管理国家养老金。这就好比运动员加入了国家队,是一件无上荣光的事情。

我十分热爱我的工作。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投资要有本

中医的学习和西医十分不同,中医更讲究传承。中医学子在初步学习时,会被要求熟读熟背那几部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这和基金经理学习的过程是一样的,微宏观经济学、财务投资学,抑或是相关理工科背景的知识,如机械、计算机电子或者医药生物学等。良好的学科和行业知识是做好投资的重要基础。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道”与“术”的完美结合,“道”即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深究“道”的先贤将“道”用在各个领域,于是产生了各行各业独特的“术”。不明“道”而行“术”是十分危险的,就像中医治病,学习经典而开出的方剂,比如桂枝汤原方:桂枝3钱,赤芍3钱,炙甘草2钱,生姜大枣自备。按照现在市场价格算下来,也就最多3元钱的收入。如果耐不住物质诱惑或者急功近利而忽略经典,给病人加大剂量或者加入所谓名贵中药材,最终也会因离经叛道为病患所抛弃。

很多时候,基金经理就像一名中医。投资行业名家辈出,相关著作浩如烟海,正如中医的文化宝库,忽略历史长河中投资经典案例和书籍,最终也会被历史所教训。比如2022年发生的俄乌冲突改变了投资界很多通识理念,但这些事情其实在历史上也发生过。基金经理应该像一名勤勤恳恳的中医学子和中医从业人员,熟读历史经典,不应该只盯着眼前线性外推的结果而忽略了历史的相似性。

从业以来,股债混合型基金中的股票和债券均由我管理。股票方面,因为带我的前辈是医生出身,加上我自小有一颗向往海军的心,我对医药、军工机械等行业更为关注。债券投资方面,入行的时候恰恰赶上城投和地产大发展,所以职业生涯初期,债券部分投资以城投债为主,外加部分地产债。因为曾深入研究了所有地产主体,我在2020年以后逐步将地产债投资敞口降为零。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像一名老中医,2018年初清仓股票,2020年底清仓地产债投资,更像是因为熟读经典而开出的药方,但投资不能只依靠经验。

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又远

——投资常学常新

我看到很多中医学者用一生来学习经典,用一副对联来形容就是“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又远,月在水面拨开水面月更深”,苦苦地一遍又一遍熟读经典。从现在的研究来看,《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文字时而古朴时而华丽;《汉书》记载《内经》共九卷,汉代书籍多以竹简牛皮绳为一卷,一卷最多三千字,九卷也就是三万多字,而现在版本中单《素问》就有9万字,读死书终究什么也学不到。投资也是如此,如果只守着自己熟悉的一亩三分地,最终也会被市场所抛弃。

中医常学常新,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和进化,中医既有理论的突破,也有对古典经方的现代审视和修正。对基金经理来说,投资也是常学常新,科技的进步必然带来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地缘政治的改变更是会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基金经理要学习历史,但又不能刻舟求剑。死守成长或者死守价值,在我看来都是不可取的。同时,基金经理又要面向未来,拥抱新的变化,比如新科技、新市场,不断进化自身的眼界、能力,不断升级投资体系,才能走得久更远,也因此,均衡成长是我投资风格中最鲜明的烙印。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投资需要创造性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的工作只是“看病拿药”,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基金经理又需要像一名科幻小说作家,具有爆发创造力的火花。

我是一名科幻爱好者,基本阅读了市面上所有科幻类著作,可能因为近代史的多灾多难,国人独爱硬科技和末日悲情类小说,比如刘慈欣的《三体》和王晋康的《逃出母宇宙》,西方因为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以及冷战的影响,科幻类作品偏重于人文和道德伦理,比如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弗兰克的《沙丘》,但所有的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天马行空的思维,富有创造力的思想。

《三体》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我震惊于二向箔的威力,无法想象水滴的运行轨迹,也尝试去揣摩如果是我,看到三体舰队10%光速接近奥尔特星云会是什么心情。我佩服罗辑的隐忍,羡慕云天明和程心彼此守望的爱情,更想去看一看云天明送给她的那颗星星,阅读下《时间之外的往事》。尤其是看到云天明为了向人类透露三体世界的秘密而创作的三个童话,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基金经理所需要具备的。

我想我很多时候也是一个科幻小说作家,对于硬科技和前沿技术始终向往。在投资中会经常关注最新的行业技术变化和科技进步,如果觉得具备可实现性和推广性,会在深入研究后积极布局。

我是在2012年入行,当时A股市场处于周期底部,价值类股票表现优于中小盘和科技类股票。当年年底开始,市场风格发生巨大的变化,成长股迎来了投资的春天,医药、军工、互联网、机械等成长股走到市场的聚光灯下。我和我亦师亦友的同事、伙伴都是在成长投资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例如,我偏爱军工,我从小就喜欢军事,课里课外总要找时间去看相关的书籍和影片,小学时就从舰船知识、航空知识等杂志上看到的在研发动机,直到我25岁左右参加工作后才逐步研发成功变成现实。虽然历时漫长,但那种感觉就是自己坚信、认可的东西,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把它变实物,仿佛自己的梦想也成为现实。而进入资本市场,看到了相关的企业、具体的结果,我打从心底里珍惜这些标的。它们不仅让我看到了科技和梦想的力量,也承载着国人的智慧结晶和期待。

上士闻道,勤而习之

——投资体系不断更迭

对于中医和科幻的热爱,让这两种思维和理念在我的血脉里交汇融合,并与我的经历相结合,深深地影响了我的投资理念。

入行之初,我主要做策略研究,锻炼了我的宏观格局和视野。随后加入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从纯债到股票、再到股债混合,再到2014年底开始管理绝对收益类产品,我的投资阅历和所涉猎的资产类型不断丰富。目前,我作为一名“固收+”基金经理,防守反击,均衡成长是我的风格。我常常会像一名“中医”,熟读经典经方,老成持重,做好债券和稳健类资产投资;也常常会像一名“科幻小说作家”,富于热情、憧憬未来,在控制好仓位和回撤的基础上,拥抱成长,积极布局自己看好和擅长的行业。

回顾这几年的“固收+”之路,市场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的投资体系也不断更迭。起初债券市场票息很高,权益方面哪怕出现一些回撤,一个季度或者半年的债券票息收益往往就能够覆盖,因此那些年投资起富有想象力的成长股来往往有些天马行空,更有空间。而随着票息不断降低,票息收益很难再覆盖股票资产带来的回撤时,绝对收益产品的管理要求也逐步提高,我的风格也渐渐由成长转变为均衡成长,注重底线思维;在选择债券资产时,对于信用债的发行主体会逐个分析,不做信用下沉,优选性价比较高的标的进行配置;在投资成长股时,我会更注重分散均衡以控制回撤和波动。

上士闻道,勤而习之。我也会不断优化自己的投资策略,努力不辜负基民对我的信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