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银证券资产管理的基金经理罗雨,整个从业生涯都伴随着对“策略”二字的理解。刚入行时,他是卖方研究所的宏观策略分析师,聚焦在大势研判和主题策划。之后加入买方资管后,罗雨发现公募基金和资管产品客户的两大核心问题:产品净值的收益和回撤,并不能被卖方宏观策略所回答。站在买方视角,所有的策略都需要解决收益分布和风险承受的问题。
于是,罗雨逐渐抛弃了原来卖方的策略打法,不再做大势研判和主题策略,而是站在基金持有人的立场上,以产品净值的收益和回撤为中心,制定“策略”的投资操作。
首先,罗雨研发出具有不同收益和风险的单资产或多资产投资策略。不同策略又对应到不同目标的投资解决方案。
其次,罗雨对这些策略进行大量的历史数据回测检验。有些我们脑海中的直观印象,它们在历史上的投资效果并不好。比如说市盈率、市净率、PEG这三大指标,通过历史数据回测发现,既不能预测股票价格未来的走势和波动,也无法提升组合的收益、改善组合的回撤情况。又或者,ROE相关指标在2008-2021年之间的超额收益明显,而在2021年之后的有效性出现迅速收缩。客观数据的回测,能形成对策略有效性更科学的理解。
最后,严格按照投资纪律做执行。罗雨在研发策略和研究策略上投入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在运营策略的环节也会严格执行。即便他很擅长对市场主题的捕捉,也会对这些“灵感”严格克制。
落实到二级债基金的投资管理,罗雨通过大量数据回测和研究,得出了两个不同于市场认知的结论:
1)资产配置是二级债基的关键,占到了70%-80%的收益和回撤影响。如果配置方向错了,需要很高的交易水平或者选股能力才能弥补回来。
2)二级债基80%以上的收益来自债券部分,股票长期的年化收益率并没有想象的高,加入权益资产除了增加收益之外,还需要优化组合的回撤收益比。
在资产配置上,罗雨目前采用的是长久期债券+固定高仓位股票+债性转债的配置。在权益资产内部,他主要配置在高股息和成长两大类资产中,不仅能形成风格上的对冲,还能组合成比较完美的收益和回撤边界。
在具体的投资决策过程中,罗雨并不会主动调整股票和债券的比例,他认为通过配置来控制回撤比择时更有效。罗雨在进行资产配置决策的初期,就把用户对收益和风险的要求纳入进去,并且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案。配置性、科学性、客观性、产品性,成为今天罗雨投资中与众不同的方面。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罗雨的投资心得:
1.(来到买方后)认识到宏观或者策略的观点和结论,最后要落实到产品净值的收益和回撤上。
2.我们宏观策略的研究,重点在研发具有不同收益和风险的单资产或多资产投资策略。
3.经过反复的测试,以便我们了解这些策略的收益和回撤的历史期望,收益和回撤的时间分布特征,以及适合/不适合的宏观、市场环境,能够容纳的资金规模等。
4.我们发现上面的三个指标(市盈率、市净率和PEG),既不能预测股票价格未来的走势和波动,也无法提升组合的收益、改善组合的回撤情况。
5.2021年之后,ROE和ROE相关指标所带来的超额收益迅速收缩,如果站在2024年底回看过去十五年的A股历史,会发现它们的超额收益相对有限。
6.灵光一现的交易或许会带来产品净值的短期提升,但这些交易,既无法检验它们的准确性和历史收益,自然也无法评估它们对未来净值带来的变化,无论是提升还是拖累。
7.二级债基是一个非常吃资产配置的投资品种,可以说70-80%的收益和回撤,在规划资产配置的时点就已经被定好了。
8.长久期债券+固定高仓位股票是非常适合当前低通胀环境的一个配置策略。
9.我们做过数据回测,二级债基80%以上的收益是来自债券的。
从宏观策略到产品策略开发
朱昂:能否先谈谈你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具有买方视角的宏观策略体系?
罗雨 卖方的宏观策略体系实际上是在回答两个问题:一是大势研判,也就是未来这类资产是涨是跌;二是行业/品种轮动,对股票来说就是哪个行业在接下来的行情中表现更好,对债券来说就是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的问题。
但到了买方之后会发现,公募基金和资管产品的客户核心关心的是两个问题:产品净值的收益和回撤。这两个关键问题并不能被卖方宏观策略所回答。也因此卖方视角下的宏观策略体系实际上是买方视角下的宏观策略体系的供应商。买方不仅要处理所有的这些问题,还需要考虑用怎样的仓位来布局,也就是跨资产和资产内部的配置问题。
卖方实际上是有无穷无尽的仓位“弹药”,无论之前看错多少次,只要有一两次看对的时候特别正确,最后多少都能把市场的印象给扳回来。而买方是有收益、回撤和排名考核的,看对的时候仓位不够,对净值提升不明显(或者对净值回撤的控制不够),是不行的,这是所谓的看对做错;买方所有的观点自带仓位和净值检验,当“看错做错”累计的回撤超过一定限度,基金经理/投资经理就会出局,很难再有“一次扳回来”的机会。当然买方也有“看错做对”的情况,这和卖方是不同的,但和这个问题关系不大,这里先不展开。
所以,无论是大势研判,还是行业/品种轮动,或者A股特有的主题研究,事实上都要处理两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结论对应怎样的收益分布,投资人为此要承受怎样的风险。
建立买方视角的宏观策略体系,从我个人的角度而言,主要是两点:
第一点是认识到宏观或者策略的观点和结论,最后要落实到策略或产品净值的收益和回撤上,看涨看跌,或者看什么涨什么跌,只是资产管理整个投研过程中非常小的一个部分,有了这个视角的转换,就有了建立买方宏观策略体系的基础;
第二点是要形成检验机制,我在中银证券资管转做投资之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形成检验机制的框架。
朱昂:能否再谈谈,你是如何把宏观策略的想法落实到具体的投资中?
罗雨 我抛弃了原来卖方策略的做法,不再做大势研判和主题策划。把宏观策略的想法落实到具体的投资中,对我来说是三个工作:
1)投资策略的研发;
2)对研发出来的策略进行验证,验证后再运用到投资当中去;
3)重复第一点和第二点,并严格遵守投资纪律。
首先,是投资策略的研发。和通常的宏观策略投研不同,我们宏观策略的研究,重点在研发具有不同收益和风险的单资产或多资产投资策略。经过多年的积累,在股票方面,我们有比较成熟的高股息策略、成长股策略、小市值策略、指数增强策略,还有一些行业策略,例如消费、医药等;在债券方面,我们有利率债的久期策略、转债有股性策略和债性策略等。
其次,是对研发出来的策略进行验证。我们会做大量历史数据的回测,并且每一个季度或者半年再做一次更新。经过反复的测试,以便我们了解这些策略的收益和回撤的历史期望,收益和回撤的时间分布特征,以及适合/不适合的宏观、市场环境,能够容纳的资金规模等。
找到一个好的投资策略只是一个开始,对这个策略进行反复地检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工作量。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在我们的股票策略研发过程中,财务数据和指标是我们最主要的研究方向。一部分的投资者认为市盈率、市净率和PEG是投资的重要参考,我们团队内部曾经也有很大的分歧,要如何运用这些市场都在使用的指标。后来经过反复的回测和数量化方法的验证,我们发现上面的三个指标,既不能预测股票价格未来的走势和波动,也无法提升组合的收益、改善组合的回撤情况。
再就是在我们开发成长股策略的早期,一度认为ROE高低或者ROE的边际变化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因为在2021年初之前的十几年历史里,ROE较高和ROE环比改善明显的成长风格公司,它的股票确实能够带来中长期的超额收益。
但2021年之后,ROE和ROE相关指标所带来的超额收益迅速收缩,如果站在2024年底回看过去十五年的A股历史,会发现它们的超额收益相对有限,而15年到21年,也就是我们在开发成长股策略的早期,正好就是它们最有效的时点。如果不是对已有策略的持续跟踪和检验,我们也不会认识到这几个指标的周期性和局限性。后续如果投入到实际投资中,也会对产品净值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坚持投资纪律。我的基本投资方法就是开发策略-检验策略-应用策略。在投资策略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之外,当然会产生很多策略以外的灵感,所谓灵光一现的时刻。但为了遵守投资纪律,为了能够把我们在开发过程中获得的历史收益真正地转化为产品的净值,就要求对这些“灵感”要严格克制。灵光一现的交易或许会带来产品净值的短期提升,但这些交易,既无法检验它们的准确性和历史收益,自然也无法评估它们对未来净值带来的变化,无论是提升还是拖累。
总的来说,把宏观策略的想法落实到具体的投资中,就是把这些想法通过研发-检验-应用的过程转化为一个个我们熟知其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策略或者配置策略,最后转化为产品净值的提升和对产品净值回撤的控制。在旁人看来,我的投资可能缺乏主动的择时和选股,那是因为这些主动的选择在我们策略研发的第一阶段就经过了充分的检验和计算,当宏观和市场环境以及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时,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拿出我们早已准备好的策略方案。甚至大多数情况下,宏观、市场和公司基本面的变化,已经在我们产品组合的最新配置所考虑的范围中了。
资产配置是二级债基投资业绩的关键
朱昂:前面你提到,不同策略适应的环境不一样,能否也展开谈谈?
罗雨 我们对宏观的描述是从增长快慢和通胀高低出发,形成了一个四象限。我们会把前面提到的一些策略拿到不同的环境去测试。因为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真实的情况,能够反馈给我们这个策略是否有效,如果无效带来的损失在什么程度。
我们和市场稍微不同的是,我们会关注收益和回撤的时间分布。我们喜欢收益在时间维度分布均匀的策略。而绝大部分策略相反,收益率分布是很集中的,这也是股票天然的属性。
朱昂:你会研究政策吗?不同的政策出台,是不是也会影响不同策略的有效性?
罗雨 政策的变化,是对宏观环境的映射。我们并没有为此设置额外的政策变量。从一两个月的维度看,政策很重要。拉长到三五年的尺度看,每一个所谓的政策拐点都是经济拐点。而且很多政策的有效性,也是后验的。
朱昂:在二级债基的投资中,资产配置是很重要的部分,能否具体谈谈你如何对权益、转债、纯债三类资产做配置?
罗雨 把二级债基的投资业绩做好的关键是资产配置要做得好。有时候单独的债券部分和股票部分相对排名都不错,但合在一起却没有成为一个好的二级债基产品。
我们现在采用的是长久期债券+固定高仓位股票+债性转债的配置。
在二级债基可以投资的这三类资产中,长期收益贡献最大的是债券。作为广义固收+类资管产品中的一员,我们发现二级债基的基金经理倾向于使用股票来提升组合的收益率。但经过我们的反复检验,我们认识到股票整体上实际上是一种波动十分巨大、且收益的时间分布十分集中的资产。如果要把股票资产加入到二级债基的投资组合当中来,那么就需要调整其他所有资产的配置,用来平衡引入股票资产后所产生的大幅波动。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在国内大部分时间里面,股债跷跷板的效应是存在的,股债之间的下跌风险是可以互相对冲的;少数股债跷跷板效应不明显的时间周期里,股债齐涨所占的比例也比股债双杀更大。长债本身在过去以及在未来通胀水平不高的环境下是一类收益回撤比特别高的资产。在控制组合整体波动的前提下,股债两端都做较为激进的配置是可行的,拉长债券的久期之后,能够在股票下跌的时候对冲组合净值的损失。
除了股灾、股债双杀等极少数情况下,长久期债券+固定高仓位股票的组合能够把最大回撤控制在与预期收益非常匹配的范围内,有机会实现1.5甚至更多的收益回撤比。
同样的,我们对转债的配置主要目的是平衡股票带来的波动,所以我们选择和权益资产相关度低的债性转债。而且根据转债主要在股市上涨的中后期有超额收益的特点,我们当前配置的比例在我们策略区间中属于较低的水平。
二级债基是一个非常吃资产配置的投资品种,可以说70-80%的收益和回撤,在规划资产配置的时点就已经被定好了。之后只不过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让规划中的收益逐渐实现而已。如果在资产配置上出了错误想要再改正,需要远超平均水平的交易能力、或者在个券/个股中发掘阿尔法的能力。相反,如果资产配置的大方向没有问题,就算是看错一些短期的趋势和拐点,也会有上面提到的“看错做对”的效果。
因此,我们也会积极学习行业内其他机构先进的资产配置经验。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时间做数据回测工作,除了我们自己的产品,我们也会为我们认为非常优秀的产品做大量的回测,以弄清它们的原理和机制,并融入到我们自己的策略体系里面来。
长久期债券+固定高仓位股票是非常适合当前低通胀环境的一个配置策略,这并不意味着它能够通行所有的宏观和市场环境。在研发独创性的策略和学习同行优秀经验的过程中,我们也储备了其他的资产配置策略以应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的长周期变化。当然了,这种变化的周期很长,我们对长周期的定义,是五年以上的周期。
朱昂:在配置层面,如何避免股债双杀?
罗雨 我们对股债双杀做过很细致的研究,发现历史上只有两种宏观情况会出现:
一个是通胀特别高的时候,央行从一个比较宽松的状态转向收缩的早期。第二种是在经济底部的时候,政策持续发力之后,由于货币政策达到一个过于宽松的水平,央行会有一个扭头的动作。比如说2020年就短暂出现过这个现象。
第一种情况带来的股债双杀威力更大,因为持续的时间更长。但是这种情况也可以被预判出来的,历史上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当时的通胀数据其实提前很久就提示了相应的风险。第二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很短,只在2009年8月和2020年5月分别出现过1个月。目前通胀那么低,而政策又在刚开始转向的早期,因此不太可能会出现股债双杀。那么我的配置,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概率都是比较安全的。
二级债基80%以上收益来自债券
朱昂:二级债基的持有人追求相对平稳的回报,能否谈谈这一部分的权益投资你是怎么做的?
罗雨 我们主要通过配置的不同资产间波动的相互对冲,而不是传统择时的方式来避免产品净值的大幅回撤。权益的仓位一直维持在高于市场上大多数二级债基产品的较高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权益资产上涨对净值的拉动。
在权益资产内部,我们重点配置两个方向的资产。
首先是高股息资产,这是我们的底仓配置;但当高股息资产波动到一个相对昂贵,或者股息率达不到我们内部标准的时候,我们会将相当一部分的权益配置到成长方向。
长期来看,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代表的高股息风格相比其他风格的股票有较高的收益回撤比。但由于高股息股票自身的定义,它们盈利的长期增长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当高股息股票的价格快速上涨时,它们的股息率会逐渐降低,相比其他风格的性价比也会降低。当高股息股票的相对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的时候,它们继续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会显著减弱。
我们根据这一特性,在高股息股票配置的基础上,在它们的估值处于相对昂贵的时候,会增加成长风格股票的配置,以增厚持有权益资产的收益。历史上看,高股息和成长风格的相对收益,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单调性,适宜进行长周期的择时配置。
我们计算高股息风格的相对价格,使用的是包含分红收益的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和创业板指数之间的比。这个值在今年1月底突破了我们设定的阈值,所以自那时至今,我们一直是处于超配成长股的状态。
朱昂:很多人认为,二级债基的收益主要来自权益资产,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罗雨 我们做过数据回测,二级债基80%以上的收益是来自债券的,这一点或许和大家的直观感受不同。权益资产表面上看收益率很高,其实权益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可能就在8%左右。为了权益那一点点超额,其实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对于我们来说,引入权益资产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收益,还是希望从资产配置角度提高产品净值的收益回撤比。
朱昂:在个股选择上,你有什么偏好?
罗雨 在个股和行业选择上我们偏好高股息和高成长性这两个方向。为什么偏好这两个方向,因为我们比较早就发现这两类资产的收益和回撤边界是最完美的,两者也有比较稳定的负相关性。
但在标的或者细分子行业上没有具体偏好,符合选股标准的股票我们都会配置。
在高股息方向上,我们主要看重两个指标,一是上市公司盈利和分红的持续性;二是上市公司股价长周期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股价波动要在五年及以上尺度保持较低的波动率。
在成长方向,我们主要看重盈利能力和营收的边际变化。
这些方向和其中具体的标准和指标,经过我们的回测,是能够在不增加组合回撤水平的情况下,有机会增加组合收益的。
债券资产还有反弹机会
朱昂:接下来我们聊聊市场观点,首先我们谈谈债券,许多人觉得股票上涨对应债券牛市的结束,能否谈谈你的观点?
罗雨 权益市场大幅波动带来的资金流动已经取代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变化,成为决定固定收益市场的首要因素。全社会风险偏好的提升,将促使投资者将资金从低风险低收益的存款、债券产品,持续地转向中高风险的含权益产品。这使得债券型公募基金、大多数的银行理财和投资性的保险产品都将面临持续的赎回压力。这些金融产品持有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特别是债券资产),会因为资金的反向流动,而与经济基本面的走势发生偏移。
但长期来看,债市的走势最终还会回到与经济基本面一致的方向上来。
历史上看,债券市场大幅度的调整,与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货币当局的过度宽松;二是国内本地通胀持续超过警戒水平。所以,我们观察到,在短端利率持续运行在1.2%以上,且服务业通胀低于2.4%时,债券市场能够穿越周期地持续维持强势。按照这一标准,我们认为当短期资金流动带来的冲击告一段落之后,9月下旬以来下跌较多的中长期利率债价格仍有不少的反弹空间。整体来说,债券走势确有调整的必要,但在幅度上,部分品种已经出现了调整过度的迹象。
四季度无论利率债还是信用债,都有下行的空间。债券的牛市虽然接近尾声,但并未走完,四季度债券的反弹是值得参与的。
朱昂:接下来聊聊股市,在国庆节前的大涨之后,A股市场也开始偏向震荡,能否先谈谈你对这一轮政策的看法?
罗雨 我觉得政策上一个很核心的变化是,允许非金融企业通过较低的利率进入股票市场。这个政策可能在一瞬间改变了A股市场的估值体系,而且估值改变是迅速发生的。我们研究股市,会看无风险利率。现在不同投资者的结构,对应的无风险利率是不一样的。过去非金融企业即便要进入股市,也是需要支付很高的杠杆成本。这次的政策,从结构上带来了一部分投资者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
权益资产处于牛市第二阶段
朱昂:能否再谈谈你对目前A股市场的看法?
罗雨 政策虽然经历了剧烈的转向,政策的效果尚未显现。股市和商品快速上涨后,投资者难免会对尚未出现明显改善的现实感到失望。但考虑到政策效果显现的滞后时间,我们认为明年上半年经济有望出现超出普遍预期的改善。政策对人心提振的效果已经展现地较为明显,我们需要给政府施政更多的时间,以便9月底以来的一系列政策的正面作用最终体现在经济增长上。
权益市场当下已度过最悲观的时刻,并快速接近均衡的状态。急剧且缺乏分化的反弹使得股市整体估值的修复快速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A股的上涨即将结束。9月央行创设的两个针对股市的货币政策工具将有效降低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参与股市的资金成本,吸引大量来自这两个方向的新增资金入市。同时,财政政策的转向也有助于缓解国内通过,促使上市公司ROE触底回升。在持续增量资金的作用下,我们认为指数将跟随企业盈利和市净率的回升持续上行,当前仍是股市上涨的早期阶段。
我们认为A股牛市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以空头回补和价值修复为特征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较快和较为普遍的上涨;在经历第一阶段之后,由于市场的波动性会来到较高的位置,股市往往会经历震荡和波动逐渐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第二阶段,然后再开始以基本面或流动性改善为主要支撑的上涨第三阶段。
朱昂:许多人会拿A股和历史相比,你觉得现在的市场更接近历史上哪个阶段?
罗雨 我觉得现在更像没有两融入市的14和15年。那一轮牛市中有两融的影响,如果没有的话,会是什么情况?我觉得就是现在的状态。许多人拿今天的市场和519行情做对比,我认为519行情所处年代太早,无论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市场的资金面、投资者结构、市场环境等都不一样。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有意思的研究。截止到10月8日的6个交易日涨幅,无论是沪深300、上证指数,还是其他主流指数,都是2000年以来涨幅最大的。短期的快速上涨,又确实和当年519行情有类似的地方。
朱昂:能否谈谈接下来你看好的一些方向?
罗雨 我们很少会对股票的具体行业进行预判,在行业选择上我们是非常右侧的财务投资者。上面提到,长周期来看我们最青睐的两个方向是高股息和成长股。但经历过过去三年的超额上涨,现在高股息方向的行业和公司明显处于一个估值相对昂贵的状态。越来越少的高股息股票既能达到我们内部要求的股息率,又能满足盈利和分红能力的长期相对稳定。
所以我们现阶段股票仓位的重心主要在成长方向。在成长方向,我们主要看重盈利能力和营收的边际变化,而这些都需要等三季报完全披露完毕后才能知道。上面也提到,政策对人心提振的效果已经展现地较为明显,我们需要给政府施政更多的时间,来观察政策对上市公司盈利的正面拉动。而好的行业方向和公司会通过更好的财报,在这一过程中走出来。
资产配置是安弘二级债基的主要特色
朱昂:你觉得二级债基适合什么样的投资者?
罗雨 二级债基对权益仓位有严格要求(不高于基金资产的20%),因此在保留债券基金相对稳健的风格同时,还能捕捉到股票市场部分机会。上一轮市场公认的牛市中,二级债基在2018年底到2021年的范围内,依靠平均只占主动权益类基金1/5到1/6的持仓,实现了后者1/4到1/3的收益,同时最大回撤的水平也能控制在后者的1/5左右。
长期来看,二级债基在回撤控制方面明显优于权益类基金;而相较于中长期纯债基金,股票上涨周期中的二级债基在拥有类似的波动和回撤的同时,又有比后者更高的预期年化收益。
由于过去几年的债券牛市,市场上有大量的持有纯固收类的机构和零售客户。对于其中想通过参与股市机会增厚收益,同时对波动和回撤的忍受又相对有限的投资者,“稳中求进”的二级债基是非常适合配置的一类品种。
市场上也有不少投资者是自己做资产配置的,一般情况下他们只买纯股和纯债类的资管、理财产品,然后根据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和判断构造适合自身需求的投资组合。二级债基中的管理者中,其实有不少非常优秀的资产配置大师,把一部分纯股和纯债的资管、理财产品用二级债基进行替代,也是我们非常推荐的一种操作。
A股的这一轮上行,从一开始就是高波动率的状态,这也意味者参与股市要承受比过去几轮上涨更多的波动。
以我目前在管理的中银证券安弘债券基金为例,由于采用的是通过配置而不是择时来控制回撤,是比较能够把握股票机会、适合高波动市场环境的一只二级债基。持续采用较高仓位的股票配置(但不高于基金资产的20%),通过不同资产间波动的相互对冲效果而不是传统择时的方法控制回撤,能够较好地发挥权益资产在上涨过程中对净值的拉动。因此,对于上面两种当下适合配置二级债基的投资者,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我们基金的大类资产配置很少变动,能够提供稳定的预期。我们的配置策略历史上看表现也是比较好的。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我们的权益增强部分带来的阿尔法是比较特别的,而且作为一个产品组合它净值走势本身也是比较稳定的。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买我们的产品,有机会获得权益增强的阿尔法部分。
朱昂:有什么对你建立投资框架影响比较大的事件?
罗雨 我很难回忆起这其中有哪个时点或者事件是让它事后看起来发生了明显的飞跃或者突变的。进入中银证券资管后,我每年都会写年终总结,系统地回顾上一年的各项工作。这时候我就会把之前每一年的总结拿出来和今年比较。事后来看,每一年报告上的内容都会有我自认为和之前相比明显进步和改善的内容。这也是在中银证券资管工作的十年里,在投研方面我最引以为自豪的东西。
朱昂:投资的压力很大,你如何缓解压力?
罗雨 我觉得压力没办法缓解,需要提前布局,避免压力时刻的出现。投资中,不要把自己逼到绝境。
风险提示:“固收”即固定收益类基金,是指投资于存款、债券等债权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80%的基金,但收益的实现有不确定性,产品不保本。固定收益类产品主要面临政策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其他风险,一般而言,其长期平均预期风险和预期的收益率低于股票型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
中银证券安弘债券为债券型基金,属于证券投资基金中较低风险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低于股票型及混合型基金,高于货币市场基金。本产品风险等级为R2,面向风险承受能力C2及以上等级的投资者销售。请详细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具体产品情况后,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购买。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关注方向仅为当前基金经理根据市场情况选取的重点关注领域,不必然代表未来投资方向。基金经理有权根据市场变化选取符合合同要求的投资标的,具体以实际投资情况为准。相关策略是基金管理人根据文章发布当下时点有关市场情况而形成,基金管理人有权在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变更相关策略并依据基金合同有关约定继续履行管理人职责进行管理工作。
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产品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