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基金张翼飞:做好资产配置,努力让更多人过得更好

安信基金张翼飞:做好资产配置,努力让更多人过得更好
2024年03月27日 17:44 点拾投资

导读:提到混合资产投资,许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安信基金的张翼飞。他管理的多只混合型基金都取得了每一年度层面的正收益,其中的旗舰产品安信稳健增值更是连续8个年度正收益。张翼飞和他的团队,是公募基金中口碑最好、知名度最高的混合资产团队之一。特别是他们经受了2022年至今低迷的市场环境,依然能给持有人带来年度层面的绝对回报。

张翼飞的成长路径和绝大多数基金经理不同。实业出身的他,进入资管行业后不久就长期专注于混合资产投资。那么,张翼飞为何长期专注于混合资产投资,又是如何打造这类产品的价值呢?

首先,是投资目标。

绝对收益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争取正回报的投资理念,而相对收益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相对于业绩基准或市场基准,取得超出基准的业绩。张翼飞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目标,这既有他自身主观的性格因素,也有客观上对产品的理解。投资目标的形成是一种取舍,一个基金经理要么克制短期排名的追逐,要么承受高回撤的压力。前者对应绝对收益目标,后者对应相对收益目标。对于张翼飞来说,他更愿意放弃对短期排名的追逐,选择尽力让持有人不承受太大的净值波动。有意思的是,张翼飞大多数产品的长期排名反而非常靠前。

客观的产品角度上,张翼飞认为在A股这样一个年化波动率显著高于年化收益率的市场,低回撤的绝对收益产品对持有人更有意义。由于业绩基准波动较大,即使能实现对业绩基准的相对收益,基金产品绝对收益的不确定性也不小。加之持有人或有高买低卖的动作,最终更难以获得基金投资的切实收益。

其次,是投资路径。

对于如何实现绝对收益,张翼飞认为基金经理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至关重要。或者直白一些说,在A股市场要提供绝对收益产品,就需要做大级别的仓位管理。张翼飞认为混合资产投资的重要价值就是帮助持有人做好资产配置,而不仅仅是标的选择。

这也是张翼飞长期聚焦在混合型基金的重要原因。股票型基金需要长期维持高仓位,基金经理主要从事标的层面的选择,而资产层面的配置实际上是持有人通过申赎基金来做的,难免会受到市场波动影响而高申低赎。大部分损失,也许不是标的选择造成的,而是资产配置仓位选择带来的。混合基金由于仓位更加灵活,资产配置层面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基金经理来做,专业人员在这方面的胜率应该是比多数基民要高一些,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持有人高申低赎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三,在团队管理和分工协作上,张翼飞看重的是两点:基金经理负责制和团队成员自驱力。张翼飞认为,投资是非常独立的工作。大家在研究的时候充分讨论,而在投资上都各自为自己的产品负责。每一个基金经理的首要工作,是为自己所管产品的持有人负责。团队的特点上,希望每一个人都有跨资产的研究能力,在细分资产领域研究上各有侧重,并且有着很强的自驱力。张翼飞认为,好的团队成员应该不需要管理,这样才能形成高效的协作。这也让人数不多的安信基金混合资产投资团队,形成了一个管理规模较大、投研沟通高效的战队。

对于混合资产未来的需求,张翼飞认为随着社会财富的逐步积累,大众理财的风险偏好是不对称下降的。在财富积累的初始阶段可能会倾向于高弹性,但随着财富逐步积累,财富相比收入的倍数不断提高,财富上的损失就更不容易为收入所弥补,就会更希望在有限亏损前提下获得财富的增值。从这个视角看,张翼飞领衔的安信基金混合资产投资团队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从契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设计和丰富收益来源的资产配置出发,把为持有人谋求绝对收益作为投资的第一性原理。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张翼飞的理念:

1. 做市场需要的产品,是“道”;让产品被市场需要,是“术”。

2. 客户在长期一定是理性的,能给客户带来利益的产品才有生命力。

3. 越是高波动的市场环境,越需要灵活配置股债的绝对收益产品。

4. 产品的绝对收益如果能做好,长期来看相对收益和排名也不会差。

5. 投资这份职业,以独立思考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6. 预测资产涨不涨,比较难;评判资产贵不贵,相对容易。

7. 我们的仓位管理主要基于价值高低的评判,而非价格涨跌的预测。

8. 投资中做正确的事情和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样重要。

9. 管好投资账户这件事,即使全身心投入,也仍是一项无止境的事业。

在高波动的市场

绝对收益策略产品更有价值

朱昂:投资的道路很多,十年前管理股票基金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那么当年你为什么会走上混合资产投资这条路的?

张翼飞一是主观上想做绝对收益策略产品。

我认为客户买基金产品是希望获得一定正收益的,我自己作为持有人也是这样。2015年我的第一只混合基金“安信稳健增值”,业绩基准就设定为“一年定存+3%”。当时很少有灵活配置产品会定这样一个绝对收益基准。虽然我们2016年之后的其他混合基金不能采用类似业绩基准,但我们内心里还是以绝对收益目标为导向的。其实如果能实现比较好的绝对收益,相对排名短期或有压力,但长期也不会差。

二是做绝对收益策略产品可能意味着要做混合资产投资。

在一个年化波动率很大的权益市场中,如果仓位是稳定的,那么净值就很难稳定。仓位的弹性控制很重要,这也意味着时常会有较多仓位投向市价相对稳定的债券、可转债等。即使在相对成熟的美股市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耶鲁大学基金会等成功的投资人,也是常年持有大比例的现金或其他固收类资产。而在波动较大的A股市场,灵活配置股债资产,或许有更大的意义。

三是做绝对收益策略产品之前,我恰好有股债两方面的经历。

我加入安信基金之前做过两年股票研究,加入安信基金之后先做了两年半固收,2015年做绝对收益策略产品之前,对两大类资产刚好都有所涉足。

四是个性上可能更适合做绝对收益策略产品。

无论是绝对收益策略还是相对收益策略,都有面临很大压力的时候,你其实是选择一种压力去承担。如果致力于绝对收益,那么在牛市里面可能收益弹性不足,相对排名不好,这个时候会有压力,我觉得这个压力我可以承受。如果致力于相对排名,那么有些时候会跟市场一起出现很大的净值波动,比如从业超过10年的权益基金经理,大都遭受过40%以上的净值回撤,这个压力我自问很难承受。如果去承担自己不易承受的压力,动作很可能会变形,很难保持冷静、理性,这样是做不好的。

独立思考,明确责任

朱昂:安信基金的混合资产投资做得很好,这类投资许多公司也都在做,但似乎能做到连续8年正收益的很少,你觉得自己做得比其他人更好的地方在哪里?

张翼飞谈不上更好,只能说我们这些年做得相对顺利。友商各有特色,我们当然也有特色的地方:

一是安信基金对于不同的投资风格比较宽容。基于价值投资理念,尊重每一种不同的路径。赛马不相马,不同的产品设计、策略做法都可以先跑起来,久而久之,多数能跑出来。我们希望能一直保持这种多样性和包容度。

二是在投资上,我们非常注重独立性。

人在本能上肯定是倾向于做大众的跟随者。其实我们也一样,在与市场主流看法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也可能会惴惴不安。我们的应对方式是不停地研究,一遍一遍地梳理逻辑,查找问题和错误。如果经过审慎思考之后仍然做出一样的判断,那么我们一定会选择坚持而不是跟随。

结果上看,过去我们既有过“独自正确”,也有过“独自错误”。但我们确实认为,投资是以独立思考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职业,做市场的跟随者确实不容易跑输市场,但更不容易跑赢市场。

三是我们对错误不避讳。

投资中做正确的事情和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样重要。比如我当前的投资组合实际上包含了很多个关于行业、个券和宏观的判断,其中肯定有一些是错的。暂时没有发现错误,不代表没有错误。

卡尔·波普说过,犯错误是人的权利。据统计巴菲特的选股胜率有72%,就是说可能有28%是错的。我如果能做到3个判断里面错1个,那肯定已经可以喜上眉梢了。所以我的任务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在审慎做出判断之后,不断检视,尽快地发现错误。

四是对分工协作的看法、做法。

在研究分析的部分,我们确实主张团队协作,集体讨论。因为每个人各有所长,思虑各有得失。

但是在投资决策的部分,我们主张每个产品要有一个责任人,总体负责各个资产部分。你可以参考甚至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对结果负责的只有你。集体决策、集体负责到最后很容易变成没人负责。所以,我们也主张团队成员要尽可能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

聚焦大容量的投资机会

朱昂:在规模变大后,投资难度也大幅增加,如何克服混合资产投资中的容量问题?

张翼飞管理规模大幅增加,意味着你要在更有资金容量的标的和策略里面寻找机会,在这个约束下求更优解。但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它的不利影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

一是这几年市场本身的规模友好性在不断增加。比如上证2016年日成交额是一千多亿,而现在是四千亿。转债市场2017年日成交额几个亿,2019年涨到几十亿,现在则是400亿左右。

二是规模增长让你的研究范围在有资金容量的标的和策略上聚焦,有利于你研究深度的增加。

三是管理容量也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升。

当然,我们也非常积极地克服容量问题,比如:

我在去年卸任了一些产品,交给李君,由他单独打造另一条产品线。我这边主要聚焦有资金容量的中大盘标的,负责几个弹性程度不同的基金产品。李君负责的产品则有所差异,基本面分析结合量化全市场选股,组合里大中小盘股比较均衡。

此外,我们也致力于再造一条产品线,主要是团队其他同事管理的中短利率债、一级债基,以及我协助分管的FOF投资部,由负责FOF投资的同事打造稳健养老FOF、平衡养老FOF,主要服务养老金客户。

总的来说,我们希望能够提供给持有人更多的选择,不是简单重复建设,毕竟不同的策略其实各有优劣,各有适合的市场环境。我们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产品矩阵:

纵向分不同的风险程度权益敞口,横向分不同的负责人和产品形式,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去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服务不同的客户群体,承接各种市场需求。

每个部分又相互支持,互相成就。比如我聚焦于中大盘股的研究挖掘,能够给其他同事提供支持。李君对于市场层面的研究,也能给大家带来不小的启发。黄琬舒和其他主做固收的同事,管理纯债组合的同时,负责跟踪债券市场。混合资产投资部做好基金,也可为FOF投资提供好的基础资产;“做基金”的同事,日常也会研究学习同业做法,能够为“投基金”提供研究支持。某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其他人的研究员。

找到自驱力强的人,是最好的管理方式

朱昂: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协作,到今天的团队分工,能否谈谈这些年来安信基金混合资产投资的团队建设过程?

张翼飞我其实不太喜欢做管理,更希望把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到投研工作上。管好账户这件事,即使全身心投入,也仍是一项无止境的事业。我们的投研团队成员有足够的自驱力,不需要管理。需要管理的人,其实不太适合跟我们一起工作。我们人数不多,投资工作不是人海战术能解决的,质量远比数量重要。人员精简的话,每个人的责任心不容易被摊薄,沟通也会更充分。

朱昂:对于混合资产业务的未来规划是什么?

张翼飞当前混合资产投资部的产品阵列已经比较立体且完备,近期主要是另一个部门FOF投资部计划新增平衡养老FOF产品。我们认为这类产品虽然短期规模不大,但长期很有前景。

一是当前确实需要这类产品。

1992年证券市场只有8只股票的时候,不需要基金。当1998年市场上有八九百只股票的时候,就需要公募基金来帮助大家选股,但这个时候肯定还不需要FOF。等到2017年全市场有4000多只公募基金的时候,FOF的需求就有了。而目前公募基金已经超过1万只。从发达市场来看,FOF的合理规模应该是非货公募总规模的10%左右。

二是当前个人养老金只能投资FOF,我们认为平衡养老FOF非常适合养老金投资。

三是FOF投资跟混合资产投资团队有很好的互补。FOF投资也涉及资产配置研究工作,同时混合资产投资团队既能提供FOF投资的底层资产,也能为基金研究提供帮助。我们FOF团队自身的投研实力非常好,现有稳健养老FOF产品过去3年的业绩排名很靠前。

混合投资产品

和客户更好的相处模式

朱昂:从产品角度,如何看待未来客户需求的产品方向?

张翼飞我认为混合基金非常契合个人投资者的需求。

投资混合基金意味着个人投资者至少把部分“资产配置”交给基金经理来做。单一资产的基金,比如股票基金或者纯债基金,管理人主要负责“标的选择”,而“资产配置”层面的工作,则是由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的申赎来做。

问题在于,“资产配置”与“标的选择”可能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也很需要专业的研究分析。很多时候,投资人的损失,大头不一定是来自买错股票(标的选择),而是买错位置(资产配置)。从这个意义上,混合基金的发展,非常有利于维护持有人的利益,尤其对于并不以投资为职业的个人投资者。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混合基金,是指权益仓位具有较大弹性空间、切实承担起“资产配置”任务的基金产品。短期这类产品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我们相信客户在长期内一定是理性的,能够给客户带来利益的产品才会有生命力。

朱昂:你强调资产配置上的仓位管理,但许多人都说仓位管理是很难做好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翼飞预测资产涨不涨,比较难;评判资产贵不贵,相对容易。

比如说,在市场非常高估甚至存在泡沫的时候,即使非专业投资者也未必觉察不到,但是他们继续配置的原因,仍是基于对价格短期涨跌的预测。所以说,评价资产高估低估有时候甚至比较容易,而预测价格短期涨跌一直很难。

如果你的仓位管理是基于对短期价格涨跌的预测,那么确实难做。如果你的仓位管理是基于资产价值高估还是低估的评价,就相对容易。在资产被高估的时候降低配置,在资产被低估的时候增加配置。长期来说,应该能提供收益的增强。

朱昂:但是仓位管理也要管理负债端,有时候你希望加仓的位置客户却在赎回,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张翼飞这也是我们要做混合资产投资的原因。我们的混合基金产品,基金合同预留的仓位调整空间,都是比较充分的。

在我们觉得资产高估的时候,即便基金规模由于申购而增加,我们也可以不增加配置,至少不提高配置比例,甚至高位进来的钱越多,仓位就越低。在市场低估的时候,即便因为赎回而规模有所降低,我们也可以适当增加低估资产的配置比例。如果一个产品的仓位是恒定的,那么它的加减仓一定具有很大的被动性,我们不希望做被动性的买盘或者卖盘。这也是对持有人负责的做法。

大众理财的风险偏好

随着财富积累而下降

朱昂: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以及利率进入下行周期,是否也意味着混合资产未来的需求会进一步扩大?

张翼飞我相信实际利率确实进入了下行周期,但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胀)的长期走势,也许还存在不确定性。近一两年确实通胀偏低,但这未必是一种常态。

老龄化意味着平均工作年限、财富积累的年限比较长。通常也代表财富相比年收入的倍数比较高,财富上的损失就更不容易为收入所弥补。这个阶段,大家对收益率的追求降低了,但同时承担风险的意愿也下降了,更希望在承担有限风险的前提下追求财富的稳健增值。这种情况下,市场需要更多的绝对收益策略产品。我们也希望能为市场提供这样的产品,希望让更多的人因为我们的工作而过得更好。

资管工作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和魅力

朱昂:说到底,你其实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的管理上?

张翼飞是的。自我定位上,我首先是作为基金经理,承担对公募基金持有人的信托责任。资管工作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和独特的魅力。它的社会价值不光体现在为持有人创造财富上,它有很强的外部性。资本市场同样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让你增进持有人利益的同时,也能创造很大的社会价值:

当你到处寻找能创造高利润的企业并配置其中,实际上是致力于带动有限的社会资源流向更有生产力的地方。当你致力于以合理的价格参与上述企业,实际上也间接起到了控制社会资源不要过度流入的作用。再好的领域,流入的资源过多也会造成浪费。比如,这两年光伏产能的过剩,实际上资本市场确实先于产业意识到了危险,在产品价格下跌之前,相关行业股票和转债价格就已经开始大幅下跌。

当你以卖出股票、债券、转债的方式撤出不能创造利润的企业,经常也是在带动社会资源逃离缺乏生产力的领域,避免社会资源的闲置、浪费。

大家普遍认为是零和博弈的期货市场,只要它是有效的,不被扭曲的,同样也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社会价值。比如,你是选择今天的蛋还是孵明天的鸡,那么有效定价的鸡蛋期货会帮社会做出利益最大化的权衡。再如,本世纪初最多的时候30%的钢材产量被用于建造生产钢材的钢厂,那么这个比例是有所不足还是会造成未来的过剩,有效定价的钢材期货会给出答案,帮助社会实现最优解。

部分看似不易理解的现象其实也在创造社会价值,比如公募基金阶段性地配置同业存单而不是债券,那么这很可能意味着主要由大企业组成的标准化债券市场,资金有所过剩,而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市场,资金阶段性短缺。于是出现同业存单利率明显超过银行间债券利率的情况。你为了给持有人创造利润,选择配置同业存单而不是债券,实际上是在某些特定的阶段,为一个更能创造社会价值的市场输送了资源。

凡此种种,有效的资本市场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它需要大量有聪明才智的人,利用各自拥有的、哈耶克所说的那种“分散的知识”参与其中。以我身边的同事而言,大家从事这个行业,不可否认有“为稻粱谋”的成分,但也是有着对这份工作独立的热爱。资产管理工作,也是在不断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探索世界,对于充满求知欲、好奇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们来说,有着独特的魅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