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启动预防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攻坚行动

大庆市启动预防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攻坚行动
2024年06月23日 10:17 民生经济网

为全力做好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消除各类易肇事肇祸安全风险隐患,预防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通行环境。黑龙江省大庆市公安局决定,自6月18日至8月31日,在全市开展夏季预防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攻坚行动。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通过“研判管控各类事故风险、查改道路安全隐患、清查严重突出交通违法、加强重点群体交通安全宣教”,全面营造严查严整严打的高压态势,用“最大力度、最严举措、最实作风”保障“最大安全”,坚决预防较大以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坚持以打开路,严格精准查处,保持严管严查态势

科学安排勤务部署。加大路检路查力度,充分依托公安检查站、交警执法站,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和交通流量较大的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县乡公路关键节点、城市餐饮娱乐场所和地摊夜市周边道路、农村地区乡镇集市周边道路增设执勤卡点,开展主干公路联合勤务、错时勤务,科学安排、动态调整路面警力部署,最大限度把警力投向重点路段、时段,切实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落实网上网下结合的巡控查控机制,加大一早一晚及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和事故多发高发、违法乱象突出等重点路段的巡逻检查频次和密度,提升交通事故隐患发现查处能力。交警支队每月组织一次全市联防联控统一行动,每周末组织开展夜查统一行动,每天开展昼查行动,适时组织开展异地用警交叉互检行动。工作日路面违法整治工作时间不少于10小时。

重拳打击严重突出违法。紧盯“两客一危”、重型货车、工程运输车、6座以上面包车、油电三轮车、低速电动车等易肇事肇祸重点车辆,落实“逢车必查、违法必究、罚教结合”要求,针对“人、车、牌、证、货”进行全要素“过筛式”检查,重点查处涉牌涉证、“三超一疲劳”、酒醉驾、毒驾、改装、闯红灯、逆行、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不佩戴安全头盔、违法载人、多人骑乘及“飙车炸街”等严重突出违法行为。各分县局在工作中注重发现并向交警部门移交严重交通违法问题线索,同时加强在查处毒驾、飙车等可能涉嫌治安刑事案件过程中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增强打击惩治效果。

强化农村执法管控。针对农村公路面广线长的特点,建立健全警力支援工作机制,在重点时段抽调城区、机关警力组建执法小分队,深入农村重点路段开展执法。充分发挥农村派出所、“两站两员”、“网格员”等力量的作用,严管严查、教育劝导“双违”等突出违法行为。

加强外部联动整治。依托各级安委会、交安委平台,加强与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案情互通、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合力整治超载、超限、超员、非法营运、非法改装等易致祸交通违法行为,溯源斩断违法链条,推动多部门叠加处罚、顶格处罚,提高违法成本,放大整治成效。

深入推进精准查控。充分发挥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作用,深化交管集成指挥平台应用,突出情报引领,建立健全严重交通违法分析研判工作机制,聚焦“涉牌涉证、疲劳驾驶、超员、毒驾、逾期未报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做到精准拦查,从严查处,及时消除路面动态隐患。

坚持动态清零,扎实隐患排治,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持续静态交通治理。按照“交警负责路内,分局负责路外”原则,持续严厉整治各类违法停车行为。会同城市管理部门进一步明晰“僵尸车”治理责任区域划分,畅通部门之间、警种之间问题线索移交转递,提高治理效率。

加强各类道路隐患排查治理。交警部门会同交通运输部门、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城市管理部门,加强对国省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的巡线检查,全面排查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对存在“道路严重破损、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渠化组织不合理、道路线形不良”等隐患问题的,积极争取属地党委政府重视和有关部门支持,尽快启动设施安装、隐患治理等工作,同时注重质量把控,切实提升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各分县局重视破坏交通安全设施案件,特别是破坏高速公路沿线隔离栏网案件的侦办,加大严惩力度,形成震慑效应。

加强施工路段交通安全管理。针对夏季施工高峰期,加强施工路段隐患排查和监督管理,督促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做好施工路段交通组织和安全警示防护措施,对不允许社会车辆通行的路段,坚决采取有效物理隔离措施,防止社会车辆和行人误闯误撞。

加强校园内外隐患排查治理。会同教育部门和学校,全面排查校园内外交通安全隐患,完善学校门口及周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积极推动在学校门前道路人车交织区域增设隔离防撞设施,指导学校在校园内合理划分人员和机动车活动区域,实行人车分离管理。深化落实“护学岗”制度,各分县局、交警支队护学警力同时承担学校门前交通秩序维护职责,全力防范涉学群体性伤亡事故发生。

强化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加强与应急、交通运输、医疗救助等部门协同协助,健全完善响应联动机制,协调做好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对于重大暴雨灾害天气要加强路面巡控,及时警示驾驶人落实雨天降速、控距等措施,统筹实行远端分流、中端限流、近端控流等措施,及时处置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确保高效妥善处置应对。

坚持防患未然,密切部门协作,强化源头安全监管

深化运输企业风险防范。联合交通运输部门、文化旅游等部门,加大对旅游客运、公路客运企业的日常检查力度,督促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实施“六必查”措施,加强车辆日常安全管理和路检路查,严格发现和纠正驾驶人私自关闭卫星定位、疲劳超速、不按规定线路行驶、乘客不使用安全带等行为。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对所有“高风险”运输企业进行一次全面深入检查、集中约谈提醒,对存在的“高风险”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对单限时销号。对安全责任和管理制度严重不落实、隐患问题拒不整改的企业,向行业主管部门书面抄告风险,督促推动依法处罚整顿。

深化公路“双违”风险治理。组织警力深入辖区重点农场果园、劳务市场、集中用工企业,全面摸排出行特点和车辆使用情况,按照“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督促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紧盯早晚出工收工重点时段和农村公路重要节点,对企业接送务工人员车辆违法的,既要依法严格处罚驾驶人,还要积极协调应急管理、农业农村、交通运输等部门追究企业源头管理责任。

坚持宣传引领,突出重点人群,深化警示曝光引导

开展重点群体宣传教育。联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对学生暑期的交通安全教育,放假前集中开展“知危险 会避险”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典型事故案例,通过家长会、学生家长微信群等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宣传警示,引导学生自觉抵制非法运营拼车包车、无证驾驶、酒驾醉驾、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多人骑乘等违法行为。深入重点运输企业开展一次安全警示教育课,对重点车辆驾驶人进行“面对面”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切实提升安全意识、守法意识。深入推进“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组织下发一批夏季农村交通安全提示语、短视频,开展针对性提示警示,提高农村群众自护意识。发挥派出所和社区警务优势,针对性加强辖区驾驶证被暂扣、吊销等限制驾车人员的警示宣教,防止“带病”上路。

开展“五大曝光”行动。依托“网、报、台、微、端”等平台,大力曝光终生禁驾人员、违法突出车辆、典型事故案例、事故多发路段、高风险运输企业,加强以案释法、警示震慑,营造高压严管氛围。

强化交通宣传引导造势。充分挖掘各类行动内容资源,积极协调各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整治工作,扩大社会面正向引导效应,积极营造交通文明法治氛围。

坚持严实督导,层层传导压力,确保行动扎实推进

严肃督导问责。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达整治攻坚工作一线,加大工作部署推进、执勤执法规范、在岗履职尽责等情况的明察暗访力度,视情况用好通报、约谈、督办、挂牌等各项措施,推动攻坚措施层层落实到位。对因工作不实、履职不力导致事故数量不降反增,甚至发生较大以上交通事故的,一律对属地交警大队有关人员先行停止执行职务,一律严肃依法依规依纪倒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朱善永 杨乃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