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塔》(Steam),一句话推荐:量大管饱的拼盘

《米塔》(Steam),一句话推荐:量大管饱的拼盘
2025年01月01日 13:12 触乐网
#元旦假期玩什么# 《米塔》(Steam),一句话推荐:量大管饱的拼盘。《米塔》(MiSide)近期很火,火到不少玩家都知道它是一款“表里不一”的游戏:表面是轻松愉快的恋爱模拟,实际上是个Meta要素很强的恐怖作品。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心跳文学部》,或是《你和她和她的恋爱》。在我看来,这种游戏的魅力在于“糖衣炮弹”,起初的日常化部分犹如糖衣,恐怖惊悚的部分则是炮弹,能让人从反差中获得极致与众不同的乐趣。也就是说,游戏不仅要塑造性格饱满的角色,还要表达从糖衣到炮弹的转换过程。《米塔》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从角色角度看,米塔指代的是一套角色,像是“幕后黑手”疯狂米塔、处处帮着玩家的善良米塔、元气满满的帽子米塔、宅属性拉满的宅女米塔、自带“飞头蛮”技能的丑陋米塔等等。这约等于官方二创,在一款游戏里就发挥出了米塔的IP扩展属性。剧情方面,《米塔》并没有刻意隐藏恐怖内容,在刚开始的日常部分里已经埋下了大量“细思恐极”的细节,玩家可以从烤箱里翻出电锯,还会在通风管道里窥见一堆数据卡带。到了正式的惊悚部分,每个章节都融入了经典恐怖元素。例如某个追逃关卡的怪物设定像极了SCP—173,某个章节有很强的《P.T.》既视感,某段剧情演出里,米塔从显示器里爬出来……游戏里的Jumpscare有点多,每当我意识到“前方有个莫名其妙的东西在抖动”或者“后退时被原本不存在的东西挡住”,极大概率会遇到怪物突脸。《米塔》对于Meta手法的挖掘不算太深入,但都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叙事需求。因为涉及到剧透和游玩体验,就不详细展开说了。不过,其中的某些细节让我联想到了另一款游戏《女性交流》,它在某个结局里突然有几秒钟黑屏,显示器像镜子一样倒映出玩家的脸,起到间离效果。这个Meta手法简单至极但足够有效——前提是全屏玩游戏,而不是像我一样窗口化。《米塔》一周目流程不算长,我大概用了5小时,其中包括了经常不小心点到“退出游戏”、再开的时候要从章节开头重新玩的时间。总而言之,如果想在一天假期里获得过山车一样的情绪体验,《米塔》是个不错的选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