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参谋长前线遇袭,集团军指挥部遭集火打击?俄军究竟怎么回事?

总参谋长前线遇袭,集团军指挥部遭集火打击?俄军究竟怎么回事?
2022年05月03日 14:16 星空军事

5月1日,多家乌克兰媒体爆出消息称,乌克兰军队在南部伊久姆前线,对俄罗斯陆军近卫第二集团军指挥部进行了远程打击,俄陆军电子战部队副司令兼任第二集团电子战部队司令安德烈·西蒙诺夫少将当场阵亡。就在外界为这位在俄乌战场上倒下的第9位俄军将领(如果加上北线尚未证实的2位俄军少将就是第11位),感到震惊之际,5月2日又有一个更加劲爆的消息传出。据说在俄第二集团军司令部遭到袭击时,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大将,正好抵达前线视察,并被乌军击伤腿部,后由俄空天军图-154运输机紧急送回莫斯科治疗。这一消息瞬间成为全球舆论的热点。

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

就目前情况,格拉西莫夫受伤的消息并未得到俄乌双方的公开证实,这一消息来源以乌克兰民间媒体为主,甚至是由个人在社交媒体发布。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阿列斯托维奇在接受采访时称,乌克兰军队确实在4月30日晚攻击了哈尔科夫州伊久姆市第12学校,这所学校在当时被俄第二集团军作为指挥部使用,并表示乌军的打击造成了俄军100多人伤亡,但没有回复关于格拉西莫夫受伤的问题。而美国《纽约时报》则表示,格拉西莫夫在当地时间4月30日下午,确实视察了第二集团军指挥部,只是目前尚未确定在乌军发动攻击时,格拉西莫夫是否已经离开。不过,无论此次乌军袭击是否击伤格拉西莫夫,这个重磅事件注定将带来深远影响,因为格拉西莫夫真的不是俄武装部队的普通将领。

格拉西莫夫大将

在很多人看来,“参谋长”也就是个高级参谋,在军队中属于辅助性质的职位,毕竟指挥决策权力来自团长、军长。而且,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官,是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另外还有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格拉西莫夫在外界印象中,更多的是以绍伊古副手的印象存在,许多人都是通过俄罗斯与土耳其谈判中的那个著名段子,才知道这位俄罗斯陆军大将。但事实上,这种观点与事实存在严重偏差,可以这么说,格拉西莫夫虽然名声不如总统和部长,职位也确实在绍伊古之下,但若论真正在俄罗斯武装力量,尤其是陆军部队中的威望,另两者则远远比不上格拉西莫夫。

格拉西莫夫大将的著名微笑

格拉西莫夫出生于1955年,之后进入喀山苏沃洛夫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前往苏联陆军驻波兰北方集群第90近卫集团师第80坦克团服役,从排长一路升迁至营长。在苏联解体后,格拉西莫夫进入总参谋部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在90年代末期受命执掌第58集团军,在第二次车臣战役后期表现出色,因此得到上司赏识一路晋升。最终在倡导新面貌改革的俄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在2012年11月因贪腐案倒台后,迅速接任俄罗斯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职位,并在2013年2月晋升大将军衔,一直至今。

格拉西莫夫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表现出色

在俄罗斯武装部队的编制构成中,总参谋长办公室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门。既要负责制定俄罗斯各军种长期发展计划(相当于美军国防部长办公室),还要监管整支武装部队的战略运输(相当于美军运输司令部),以及国防部所有部门的设备采购,甚至还对俄罗斯情报总局和空降兵部队等战略预备部队,拥有日常控制权。其权势之重,职能之多,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很少见的。

事实上,在2021年12月坠机事故中身亡的印度比平·拉瓦特上将,其职位“国防参谋长”就曾被外界认为是印度军队效仿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长而设立的职位。相比之下,现任俄国防部长绍伊古是文官出身,主要掌握的是人事和财政权。换句话说,在目前整支俄罗斯武装部队中,担任总参谋长职位已逾9年的格拉西莫夫大将,是最具权威、影响广泛、权力最高的高级军官。

印度比平·拉瓦特上将在米-17-V5坠机事故中身亡

正因如此,此次格拉西莫夫前往乌克兰前线,才被认为是俄军将进一步集结力量,发起新一轮攻势的重要标志。所以,网络爆出格拉西莫夫可能受伤的传闻后,才迅速引发了外界如此之大的关注。毕竟,军衔本身并没有绝对的意义。早在2006年9月12日,俄国防部曾在弗拉季高加索市郊坠毁一架米-8直升机,导致机上2名中将身亡、1名中将重伤(俄后勤部副部长巴维尔·亚罗斯拉夫采夫中将、俄国防部军事卫生总局维克托·库良耶夫中将身亡,俄北高加索军区副司令亚历山大·舍列什科夫中将受重伤),这一度成为俄军成立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事故。

早年俄军米-8直升机保养不善故障连连

不过,俄军当时虽然损失了两位高级将领,但2名分别出自后勤和军医体系的中将,并没有对俄军造成太大影响。相比之下,曾担任俄第5集团军司令员,在2017年前往叙利亚担任顾问团团长,素来被称为“跛腿将军”的瓦列里·阿萨波夫中将,在2017年9月抵达前线遭迫击炮弹袭击身亡,却在俄罗斯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位空降兵中将的阵亡,引发了俄罗斯在叙利亚战场以及其他多地展开一系列报复行动,俄罗斯官方也为这位一手开创俄罗斯空降兵大规模直升机机降作战理论的优秀将领举行了国葬。俄罗斯民间评论家更是认为,这位优秀高级军官的阵亡,堪比俄空降兵部队损失了半个空中突击旅。可见,同样是中将军衔,但待遇却是天差地别,毕竟在空洞的军衔背后,一位优秀高级将领所带来的意义要重要得多。

在叙利亚阵亡的瓦列里·阿萨波夫中将

而在近日这场突袭事件发生后,外界很容易就想到的一个问题是,格拉西莫夫这位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军方灵魂第一人,为何刚刚抵达前线,就遭到乌克兰军队远程火力的袭击?

事实上,在格拉西莫夫遇袭受伤的消息传出后,网络就流出乌军出动美制M-777超轻型155毫米榴弹炮,使用精确制导炮弹定点打击俄第二集团军指挥部的消息。不过这一点很快就被乌克兰军队发布的视频纠正,由乌军无人机拍摄的战场视频,很明确的展示了多枚重磅武器精准落在俄第二集团军指挥部附近的过程。因此,乌军此次动用的武器,很快在舆论口中又变成美军在不久前交付乌克兰军队的“海马斯”火箭炮。但根据乌军公开的消息,其使用的武器是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BM-21“冰雹”远程火箭炮。这种火箭炮,在一个多月前俄罗斯军队围困基辅时,曾被乌军摆在基辅胜利广场,公开威慑当时尚在俄军手中的戈斯托梅利机场。

美制M-777超轻型榴弹炮已交付乌克兰军队

因此,总是将乌军在战场上获得的战术成果,归咎于从其他国家获得的先进武器,实际上是不可取的。以此次俄军第二集团军指挥部遭袭为例,最关键的看点只有两个:一是俄军指挥部距离前线的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乌军可以使用较为老式的BM-21火箭炮进行远程精确打击;二是乌军是如此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准确掌握俄军核心指挥节点动向,收到格拉西莫夫抵达前线视察的信息,并在俄电子战部队就在附近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突然打击的。

乌克兰仍在使用老式的BM-21火箭炮

对于第一个问题,在俄军行动中高级将领接连阵亡后,就已屡屡被外界讨论。如今,随着更多关于俄军部署动向及作战指挥的信息流出,背后的本质问题也逐渐公开。在2009年,当时新上任的俄国防部长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针对之前俄罗斯陆军的集团军-师编制脱离现代战争需求的问题,掀起了规模浩大的新面貌改革,最终在短短三年之内,俄罗斯陆军就组建了110多个“新面貌旅”,并将总兵力减少了近10万人。而在2013年11月新任国防部长绍伊古上任后,就对这项被认为过于激进的改革进行了部分调整,先后恢复了8个坦克师、摩步师的建制。

国防部长绍伊古上任后重建的塔曼师

然而,在总计9万多人的8个重型师之外,剩余约33万俄陆军力量,仍然是以旅级战斗单位进行编制。最让外界诟病的,是在新面貌改革之前充当俄陆军基层核心,总规模超过3万人的准尉职位,在新面貌改革中被全部撤销,即使在新面貌改革结束后也没有被恢复,这就使得俄陆军基层组织出现了很大问题。并且,在目前的俄陆军组成中,只有42%的作战人员是属于意志坚定、技术娴熟的合同兵,剩余58%都是服役时间短、战斗力有限,并且收入微薄的义务兵(义务兵每年只能获得数千卢布的津贴)。基层骨干的大量流失以及为缩减开支而大量填充的义务兵,导致俄陆军部队的战斗力受到极大削弱。这一点,在俄陆军此次军事行动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战力强悍的合同兵在俄陆军中占比较低

比如说,此次俄军为达成战略佯动,特地在开战前以演习名义向白俄罗斯调派俄中部及东部军区的三个集团军,在战斗爆发后向基辅突进的过程中,就明显存在突进速度缓慢、进攻力度不足的情况。甚至在这三个集团军驻扎在白俄罗斯期间,白俄罗斯警方甚至发布通告,要求当地民众将捡到的武器弹药上交。而这些被丢弃的武器弹药,既不是乌军跑到白俄罗斯抛弃的装备,也不是俄军缴获的乌军装备。另外,西方媒体在早期还曾爆出,俄陆军士兵甚至将乌方民用设备打包寄回其国内。由此,俄陆军义务兵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可见一斑。

向基辅突进的俄陆军坦克部队

对比起来,此次与俄陆军在北线并肩作战的俄空降兵部队,大约80%的成员均是战斗经验丰富的合同兵,并且绝大部分都在叙利亚战场上经过实战检验,因此战场表现极为出色。无论是突袭戈斯托梅利机场,还是俄空中突击第41旅在地面向基辅进攻的过程中,都表现出极为强悍的战斗力。甚至连目前俄罗斯全面攻占的赫尔松,实际上也是由俄空中突击第7、11旅两支空降兵部队,担任主力获得的战果。

突袭戈斯托梅利机场的俄空降兵部队

当然,由于空降兵自身战术和装备的原因,在作战规划之初并未打算投入这种大规模正面作战,以机动著称的空降兵战车,却存在防护不足的严重弊端,导致在战场上遭受了大量损失。所有这一切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在目前俄军阵亡的将军中,空降兵部队军事主官或空降兵部队出身的军官占了近一半,这与目前战场上俄陆军部队兵力占绝对多数的情况,显然形成鲜明对比。在战场阵亡的俄陆军高级将领,往往是由于下属部队进攻不得力,在前线指挥督战的过程中遭到乌军袭击。

空降兵出身的安德烈·苏霍维茨基是俄军此战阵亡的第一位少将

事实上,从侧面对比也能有力证明这一观点。相比于目前俄军过高的高级将领阵亡比例,俄军上校级旅、团级军事主官在战场上阵亡的比例,明显低于将领阵亡比例。考虑到在实际部队中的少将、上校比例,就能充分说明,这种高级军官前往一线督战指挥,并非所有军官都会认可的绝对规定或惯例,对于一些真正有进取心、有勇气的军官中才会如此,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些俄陆军部队作战不力,迫不得已只能亲赴前线指挥。

阵亡的第247近卫空降突击团团长齐泽夫斯基上校

至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颇令人疑惑的是,在此次俄第二集团军指挥部被袭击时,俄军专司电子战的高级军官也同时在场。近日,美国国防部对外公布了不少关键信息,美军已经在波兰部署大批高空侦察力量,除少量预警机之外,主要由RC-135电子侦察机以及MQ-4C高空无人侦察机充当主力,部署规模和侦察监控之广超乎了外界想象。如果再考虑美国卫星侦察体系的支援,美国军队实际上能够比较准确地获得俄军部署动向,尤其是陆地战场上的行动,几乎都在美国军队的监视之下。

美国已在波兰部署MQ-4C高空无人侦察机

由于俄军在先进电子战装备和微电子领域与美国的巨大差距,使得俄军在这场电子侦查的对抗中,表现差强人意。俄空天缺乏专用的电子战机,通常都是由苏-35S战斗机搭载电子侦察和干扰吊舱勉力充当,但效果终究远逊美制EA-18G、我国歼-16D这类专用电子战机。因此,俄军战场指挥,尤其是陆军核心指挥节点特有的电磁信息,屡屡被美国先进电子侦察机捕获。如此一来,俄军总参谋长抵达前线这样的大事件能够被美军掌握和利用也就不难理解了。

俄军恐怕非常期待歼-16D这类先进电子战机

更关键的是,无论是俄陆军装甲部队基层骨干力量的缺失,还是通讯和指挥体系电子设备的高辐射特征,想要全面解决都将付出巨大成本,并且耗时良久,绝非简单更新少量指挥设备,或者重新征召后备部队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因此,在俄军高级军事主官,不得不前出到一线沿线调度指挥和督促作战,而指挥控制通讯又在很大程度上暴露于外部电子侦察的情况下,俄军高级军官面临的威胁将会非常之高,战场上的伤亡数字或许并不会停留在当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