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央国企接到“窗口指导”,最后两个月要多拿地,听到这个消息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开发商未来逐渐不会那么缺钱了。
近日从银行传来的消息,坚定了我们的这个判断。最晚到明年年初,大部分开发商的资金饥渴都会得到解决,程度或许是“根本性”的。
这个消息涉及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审核制将变成备案制。10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在论及“白名单扩围”问题时,提及了“备案制”,但如何操作未做说明。现在,从银行操作层面看,就是开发商直接找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决定放贷后直接到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称协调机制)备案。
而在此前的“审批制”操作中,开发商需要先得到协调机制的批准,进入白名单,然后再推送给银行,银行审核之后,才能放贷。备案制省掉了“审批”这个环节,操作更丝滑,更多房地产开发项目可以更快进入白名单获得融资。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是备案制和审批制并行,两者没有替代关系。当然,我们觉得,如果运行得好,备案制操作越来越多是完全可能的,甚至是趋势。
其二,无论是审批制还是备案制,只要进入了白名单,商业银行一律单列授信额度。
商业银行每年年初都会定下全年的信贷投放计划,贷多少款出去,是有“总数”的。如果额度用尽,就会推迟放贷。而这个“总数”的依据之一,就是在报计划时,各个项目的授信额度。
在原有操作中,没有单列的授信额度,即便进了白名单,符合放贷标准,但是有可能遇到银行当期信贷额度用尽的情况,这样就只能等到下一个阶段银行有额度时再拿到贷款,这样一来,进了“白名单”,也不意味着可以万无一失拿到贷款。
白名单项目一律单列授信额度后,就不存在这个问题。通俗一点说,就是银行先把这笔贷款额度“留出来”了,项目开发商只要达标,一定能够拿到贷款。
这个单列授信,不分央企、国企、民企,一视同仁。
这两个重要变化,虽然是在操作层面,但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开发商资金部门的朋友都评价说“很重要”,对开发商“拿到钱”解决现金流问题有“根本性的帮助”。
监管层的思路已经很明确:先让白名单扩围,让合规开发项目都纳入白名单(这就是备案制的用意),然后再确保白名单上的项目都尽快拿到贷款。
“止跌回稳”这个大目标下,“金融口”的态度显而易见。存量房贷利率那么大的体量该让利都让利了,索性送佛送到西,好人做到底。
谁让你是房地产呢?你若平安,大家都安好。
这套操作,现在已经开始运行,不过由于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总体体量也足够大,所以,我们觉得,在开发商资金链层面反应出效果,大约要等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
也就是说,最晚到明年年初,开发商可能就不那么缺钱了。
这个判断从当下一些宏观数据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首先,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披露,2024年1~8月,房地产开发贷款较年初实现了正增长,扭转了房开贷下滑的态势,房地产的并购贷款和住房租赁贷款也分别增长14%和18%。
其次,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增速虽然仍在下滑,但是,幅度已经明显收窄。在今年3月达到-26%的低位之后,降幅开始逐月收窄,态势非常明显。
如果明年开发商不那么缺钱了,就会连带产生一个问题,新房项目还会继续降价吗?
517新政,924新政,特别是926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止跌回稳”之后,一系列支持措施落地以来,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回暖势头明显。
住建部11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6.7%;二手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4.5%;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环比增长5.8%。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0.9%,自去年6月份连续15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全国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8.9%,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
一线城市增长更为明显,当月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14.1%,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47.3%。北京二手房网签1.7万套,环比增长31%,创19个月新高;新建商品住房网签0.45万套,环比增长50.1%,为今年以来高点。
新房还在冲刺。和银行有放贷计划一样,开发商也有回款计划,每年的四季度是回款任务的高峰。全年考核要在年底进行,四季度的回款就要冲一下指标,因此,四季度,也就是当下,是新房项目回款诉求最强、打折力度最大的阶段。
可以说,完成回款指标是当下新房项目打折的最大动力,而要搞清楚明年开发商是否还会继续降价打折,还是要从“回款任务指标”入手。
回款任务指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平衡房企整体现金流。近两年,不少开发项目的朋友都私下抱怨,市场越不好,回款指标非但不减轻,还会加重,工作难度增加,一线人员压力山大。
不过,还有另一面,之所以市场越差,回款目标不放松,是因为融资端“更难”。房企的现金流就是两部分组成:经营性现金流和融资性现金流,前者是卖房,后者是贷款发债。
惨烈的周期调整中,房企融资性现金流锐减,项目资金周转率下降,集团还要调集资金确保项目正常运转,要使得现金流基本平衡,就只能给销售回款加任务。市场不好,新房卖不出去,为了促销,就只能打折。这就是当下新房降价打折的基本逻辑。
在白名单开始以“备案制”操作,商业银行开始开发项目单列授信额度之后,房企的融资性现金流理应大有改观。项目能够更容易地拿到贷款,更快地拿到贷款,需要集团协调支付的大额款项也会大幅减少。融资性现金流修复、好转,集团层面压给地方公司,城市公司压给项目销售回款目标就不会一直加码。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值得注意:虽然一些央国企接到了窗口指导,要多拿地,但是,战略性集中资源也是同步的,很多央国企已经在内部明确,将资源集中到一线、核心城市使用。这就意味着,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拿地支出会增加。
随着专项债资金的落实,一些原来拿了高价地的房企还会通过退地等方式,拿回一部分资金,现金流的压力也会减轻。
在这样的情况下,回款大幅加码的可能性很小,传导到终端,项目打折降价促销回款的诉求和动力就会降低很多,明年继续“深折”,继续“降价”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明年的新房项目,大概率不会再像今年这样打折降价。
这对有需求的购房者意味着什么?直白地说,年底可能是最佳入场机会。
稳住现金流,才能稳住价格,实现稳定消化存量,从而不给“止跌回稳”大目标的实现增加压力与冲击。
显然,监管层深谙这样的道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