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尽在功德寺:财富人群在换仓

阳春尽在功德寺:财富人群在换仓
2025年03月21日 22:11 攸克地产

3月21日,尽管是个工作日的周五,但是北京最具大宗购买力的人群中,多一半都在海淀区功德寺。因为这一天,他们要在这里选房、交钱,看看是否有足够运气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

北京楼市的目光都在功德寺。3月21日,和樾望云、和樾玉鸣同日开盘,销售指导均价都是10.5万元/平方米。这两个项目销售业绩如何,将检验小阳春的成色,也将塑造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预期。

一日战罢,业绩喜人。和樾望云对外宣称,热销85亿+,和樾玉鸣对外宣称热销67亿+。

功德寺两项目热销,把小阳春又推向了新高度。不久前,同在海淀区颐海云颂开盘,当日签约606套,销售金额72.5亿。相隔3日,海淀树村地块以溢价27.9%出让,北京楼面成本单价首次突破10万元。再加上21日和樾望云与和樾玉鸣近期创下的新高热销业绩,北京小阳春“拉爆”态势尽显。

一位项目上的朋友告诉我们,他们团队今天很可能要通宵加班。除了要完成当日销售的后续手续和收尾工作,还会专门拨出人手接待“新客户”。“今天开盘还没收工,就有很多客户询问剩下房源的楼层、面积段、户型等情况,准备下手,我们还在整理剩余房源的情况,尽量会让大家都满意。”

还没等我们说完话,这位朋友简短“抱歉”之后,就挂断了电话,因为已经有客户的电话又打进来了。

无论你预期如何,是悲观还是乐观,感性抑或理性,功德寺的大场面都可以告诉我们:北京楼市最关键的小阳春确实来了。

功德寺的大场面,讲述了“一明一暗”两条逻辑。明线逻辑是“价格倒挂”,暗线逻辑是需求变化。明线逻辑有特殊性,恐难复制,但暗线逻辑却有普适性,在相当程度上表明了市场趋势。但功德寺供需双方感受热闹之余,还要思考“门道”。

和樾望云与和樾玉鸣在某种意义上是“历史产物”,因为还限价。正是因为拿地时附带的销售指导价条件,才做实了倒挂。功德寺两项目属于上地版块,同区域内,相近学区条件的次新房、“老破大”价格都在12~13万元/平方米,如果户型偏小,单价还会更高。

功德寺两项目的销售指导均价都是10.5万元/平方米,这就有了至少2~3万元,实际甚至更多的价差。更何况新晋单价地王树村地块的楼面成本单价已经抵达10.23万元的高位,在不限价的情况下,市场普遍预计销售单价会高达15万元起步,这又是至少5万元的价差。

上地片区是北京楼市价格最坚挺的区域市场,即便在剧烈调整期,上地房价也往往能走出“逆势”。这意味着即便未来楼市有不确定性,上地板块也能有巨大的“保底”能力。“倒挂”+“保底”,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功德寺大场面就是最好的说明。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但凡看过两个项目样板间及对项目相对了解的朋友,对于项目的品质还是很认可的。无论越秀、华润还是绿城,都希望把这两个项目打造成为今年北京10万+豪宅的标杆。因此从设计用心程度及产品成本投入程度,都是显而易见的。这与项目价格倒不倒挂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出于做好作品的信念和决心。

明线逻辑易于理解,暗线逻辑需要思考。纷纷攘攘的热闹之下,究竟买功德寺两项目的是什么样的人,在买功德寺两项目之前,他们都做了什么,有没有共性?我们觉得,这是最具价值所在。

两个项目的好友第一时间向我们友情提供了粗略的数据。以和樾望云为例,二次、三次及以上置业的客户比例均在72%以上,年龄36岁~40岁占了28%,41岁~45岁占了24%。而和樾玉鸣,户型整体偏大,二次、三次及以上置业客户占比约85%,年龄30-45岁占比约45%,年龄45岁以上占比约55%。

我们身边买功德寺两项目的朋友情况,与上述数据基本相符,但是,他们在买功德寺两项目之前,却大都做了相同或相近的事——集中卖掉自己手中“不新”的房子。

他们在“换仓”。

这些有“换仓”操作的功德寺两项目客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其一,房地产业、金融业、互联网和科技企业管理层居多。但因为项目在海淀,高校、医生等行业高知人群占比也很高。其二,卖掉的房子,位置不乏在传统意义上的核心区,有人不止是卖掉一套,甚至有卖掉两套的;其三,房龄在15年左右的中早期商品房,也在他们的“处理”范围之内。

我们逐一来看这三点共性都说明了什么。

第一点, 房地产也好,金融业也罢,或是互联网高管,都是上一轮经济周期的红利占有者。在上行周期中,通过各种方式,都形成较为殷实的家庭资产配置,住房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他们都是专业的“懂行人士”,现在“换仓,实际上是在调整自身资产配置的结构,这是一种信号。

第二点, 卖掉的都是什么房子?我们接触到的几个案例,都处理掉了传统意义上城市核心区的房产,这些房子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破小,虽然地段、交通等十分便利,但是在居住功能,环境适配等方面都有明确且无法改善的缺陷。

第三点, 房龄10年、15年的中早期商品房用来置换,这个多少令我们有些意外,因为在很多人眼中,这些商品房还属于“次新”。 这些人群连“次新”都下手处置掉,足见他们换仓决心十分坚决。

综合以上三点,可以得出结论,就是包括次新商品房在内的,房龄较长的住房,哪怕是地处城市核心区位,如果存在明显缺陷,未来贬值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晚处置,不如早下手。

这个选择是周期切换的表现。上一个周期中,住房是卖方市场,住房产品的功能表现其实十分一般,进步很慢,甚至退步。当下周期中,住房是买方市场,产品供给端优化迭代很快,也就是纯粹居住意义上的“好房子”越来越多。

好房子,值得再重复几遍,必须得是好房子。房企建造的是真正的好房子,才受到这批置换人群的钟爱。从这个意义上说,“好房子”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正是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呼声。

告别资产价格上行周期后,房子的价值和价格长期看,就主要由功能决定了。比较之下,功能和体验有明显缺陷的房子都会贬值。

再进一步说,随着功能和体验更好的房子逐渐入市,进而进入二手房市场,上一代、两代住房的贬值幅度会逐步增大。因此,当下是新旧周期交接的时段,正是调整的时机,这已经不仅仅是“卖旧买新”的置换那么简单了,这种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体系的重塑。

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之下,他们处置了旧房子,成为了功德寺两项目的客户。我们觉得,这样的态势可见的未来将越来越显性,“换仓”既是必要,也是必然,这正是和樾望云、和樾玉鸣讲述的暗线逻辑,和它的价值所在;也正是这种“换仓”,成就了今天功德寺的大场面和好业绩。

总有人先知先觉。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