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家的身心现状,基本可以概括为三个字:“脆脆鲨”— —“脆,但杀不死”。打工人谁不是上班累成狗,下班葛优瘫,无力精致养生,啤酒泡枸杞已是最大努力。
好在现代人病虽多,招儿更多。减肥可以看吃播,犯懒可以“赛博养生”。看着屏幕里的人泡脚、艾灸、喝养生茶,就觉得自己的身体也健康多了。
奈何市面上真正的中医剧少得可怜,中医综艺节目则以中老年为主要受众。而最近一档年轻化的中医综艺《国医少年志》,让人看到了“赛博养生”的希望之光。
这档节目,太贴近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了。王勉、徐璐、夏之光这些嘉宾都像是观众的“病替”。
节目中的老中医也很接地气,第一步不是号脉,而是检查外卖订单。奶茶、麻辣烫、炸鸡,看得老中医眉头紧锁,屏幕前的观众想必也是心虚十级。
但你以为老中医只会教你“早睡早起多运动,多吃蔬菜少吃肉”,一转头专家已经带着大家在山间吃上鸳鸯锅了。
外卖麻辣烫不能吃,不代表火锅不行。原来麻辣火锅配上太子参、麦芽、白山楂、山药、陈皮,就能变成养胃清补健康锅,这诱惑太大了。
吃完火锅,国医大师带着大家去听琴,介绍五音疗愈。
节目组显然知道这届年轻人没耐心去听《高山流水》《庄周梦蝶》,于是介绍了平替代餐——你的杰伦。
肝气郁结可以听角音的《稻香》;脾胃不和可以听宫音的《东风破》。有什么比吃着火锅、唱着歌就把生养了更快乐的呢?
然后,你还可以跟着节目检查一下自己的身体,比如做出下图手势。
如果无名指可以分开,恭喜你骨格清奇;如果不行,则很可能是中焦不通,说明你经常熬夜、胡吃海塞。
是不是还挺沉浸上头的?
一档综艺都能把中医玩儿出花来,就更让人不解,为何这么宝藏的中医题材,在剧集市场里就是火不起来呢?
给中医剧“号号脉”
谈到近几年的中医剧,还能让人有些印象的,要数赵露思、吴刚主演的《后浪》。这部剧在疫情期间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制作。播出时,网上对中医的讨论度明显提升,但也有观众认为剧集没有掌握好戏剧性和专业性之间的平衡。
去年,TVB还有《你好,我的大夫》,讲述一群医院里的年轻中医医师治病救人的故事。一直擅长行业剧的TVB,算是交了及格的答卷,豆瓣有7.0,口碑也算不错。
但在港剧青黄不接的式微环境下,这部剧也没什么太大水花。
微短剧更是嗅觉灵敏,趁着中老年微短剧的风潮,麦芽推出了中医微短剧《国医仁心》,讲述医院被排挤的老中医大夫转身逆袭的故事。
虽然还是被欺压者逆袭的爽剧套路,但能关注到中医题材,也算是微短剧中的一股清流。
虽然也难免被吐槽专业瑕疵,但国产医疗剧近年来保持着稳定的产量。光是去年,就有《问心》《非凡医者》《白色城堡》等七八部医疗剧播出。
在我印象里,中医剧的代表作还要追溯到2003年李保田主演的《神医喜来乐》。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医剧仿佛再也没留下过什么痕迹。
其实中医剧一直在,只是存在感不强罢了。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中医题材的特殊性,容易滑向两个极端。
要么过于严肃正经,像没有糖衣的苦药丸,难以下咽;要么过于荒诞不经,压根就是糖豆,毫无营养。
“苦药丸”系的作品品质不错,但市场反响不佳。
比如2019年有毛卫宁执导,高满堂编剧,陈宝国、冯远征主演的民国中医剧《老中医》;还有2009年由吴子牛执导,赵文瑄、徐帆主演的《大国医》。
这两部剧都根正苗红,一水的黄金班底、老戏骨,正剧气息十足,但严肃有余,容易形成年龄壁垒。
电影方面,像以国医大师为原型的高分电影《精诚大医》和抗战中医题材的《正骨》这样的作品,也都透着一种“正襟危坐”的严肃之感。
“糖豆系”则是古装剧居多,比如刘诗诗、霍建华主演的《女医明妃传》,香港TVB的《本草药王》,以及2022年播出,讲述张仲景生平故事的《医圣》。
这类剧集在剧情上各有所长,但基本都是以中医人物为噱头,讲的主要是偏于宫廷权谋的故事。
相比之下,摆明搞笑的中医题材喜剧,反而清晰脱俗些,比如陈赫、王传君、姜妍主演的《医馆笑传》,以及2022年贾冰、刘桦主演的《医是医,二是二》。
最近的中医元素类剧集,开始往偶像剧的方向发展了。
比如去年拍摄,由李宏毅、苏晓彤主演,讲述痴迷医术的少年符生与伙伴们之间故事的悬疑古偶《天书黎明》;
以及今年三月开机,由张凌赫、徐若晗主演,讲述中医何苏叶与重度失眠女患者之间爱情故事的偶像剧《爱你》。
如果认真开辟中医剧的新道路,这届“脆皮”观众想必会买单。只是高深又晦涩的中医剧,怎么能做得既有营养又下饭,方法很重要。
药方一:形式上不拘一格
中医剧要想“良药可口”,不如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适当年轻化、增强娱乐属性。
与其去偶像剧里当配菜,不如考虑走少年热血路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日漫有《棋魂》《中华小当家》,这些本来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我们当然也可以有如少年热血漫一样的中医“冒险”。
在这一点上,《国医少年志》虽是综艺,却是个很好的范例。像节目中那样男女搭配,走地图、拜山门的闯关式中医RPG,做成剧也会有看点。
比如节目中呈现的进山采药,捉癞蛤蟆取蟾酥,采摘仙侠剧里的“彼岸花”做成药材,挑战二指禅和内家功夫等中医修炼,别有一番类似修仙打怪的乐趣。
或者,也可以走高精尖路线,以新奇视角打开带有猎奇性的中医大门。
这个方向可以参考纪录片,在中医这种专业性题材上,纪录片是先行者。
比如被称为“中药版舌尖上的中国”的《本草中国》;以大自然为主体,展现中医滋补养生哲学的《万物滋养》;以及故事性较强,讲述采药人经历的《秘境神草》。
同时,也可以在形式上玩儿起来。像早年间的《皇朝太医》就已经玩起了人格分裂的梗。罗海琼饰演的女大夫拥有灵枢、素问两种人格,这一设定还顺手普及了《黄帝内经》。
中医剧本就可以很多元。毕竟优质中医剧可能寥寥无几,但江湖从来不缺有名的大夫。
《七夜雪》里的薛紫夜、《长相思》里的小夭、《唐朝诡事录》里的费鸡师,甚至《甄嬛传》里的温太医。只不过中医大夫向来只是点缀,不够硬核。
只要能让内核硬起来,外面的糖衣怎么好吃怎么来。武侠、仙侠、宫斗、悬疑都无不可,不妨“借壳重生”,改良中医剧或许更易消化。
药方二:专业上拒绝硬伤
形式上怎么花哨都没问题,但中医题材剧的专业知识必须过硬。
看剧养生这么寓教于乐的方式,之所以无人问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剧集的严谨性普遍不高,导致“赛博养生”风险太大。
比如《女医明妃传》中谭允贤用鸟粪救人的桥段,戏剧性是够强,但医理上就支撑性不足了。
《本草纲目》中确实有记载鸡屎中的白色部分可以入药,名为鸡矢白,“下气,通利大小便,治心腹鼓胀,消症瘕。”
鸡矢白主要是治腹胀的药,用于急救救命还是过于追求戏剧效果,反而会让人觉得中医过于神叨,甚至近于巫蛊。
就像《后浪》中的“老瓦片加童子尿”治瘫痪的偏方,因为没有合理解释,只会让人一脸黑人问号。
其实,与其“装神弄鬼”,不如把“基础课”讲扎实,毕竟观众也不真指着追剧看病,在看剧的同时能学点有用的养生知识就够了。
【文/云看天】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