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酒是百药之首”?小六说酒之我见,为你揭秘!

为何说“酒是百药之首”?小六说酒之我见,为你揭秘!
2020年08月16日 22:17 小六说酒

民间一直流传着“酒是百药之首”的美誉,古籍有把酒称为“汤药”的。可能现在有人可能会说:现在某某研究证明酒精是对身体百害无利的东西,酒精致癌论等等。这个也像手机的辐射,也是致癌的,大家会不用它们吗?你明知道油炸物,也有致癌物质,多少人吃得不亦乐乎?对于这个致癌问题,小六觉得它只是一个量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劝你戒酒的医生、教授们平时也有喝点酒的?说实话,小六还真的经常见到他们开怀畅饮的。有朋友和我一样,都看到他们喝酒的吗?给小六举一下手哦。

话说回来,小六是相信科学的,但也相信中医经过几千年实践而总结下来的传统经验。我不敢说它们全对,可在实践得来的经验总结的面前,多少有信服点。中医认为酒是性温的,味辛而苦甘,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等作用。其中,《黄帝内经》有“汤液醪醴论篇”,专门讨论用药之道。但不是所有药都能加入酒,《神农本草经》就说到:“药性有宜酒渍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还有很多中医古籍中提到酒入药的相关记载。

自古以来,酒与中医是有不解之缘的,细心的酒友会发现“医”的繁体“醫”中有个“酉”,酉者酒也,也说明医在酒的基础上所以“酒是百药之首”也不为过。医家喜好用酒,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的特性。

“酒是百药之首”,小六又根据常识尝试使用科学理论来发表一下愚见:中草药中的医药成分很多在其组织上,但有精华成分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酒精(乙醇),因为酒精(乙醇)是有机溶剂。当熬药时候,加入酒(乙醇),刚好药效成分在酒精(乙醇)作用下被溶解出来了,而酒精则在药汤沸腾中又挥发掉了,患者喝了这药汤后,药效更好,见效快,估计他们也曾对比过不加酒时候的药效。我们先人可能不懂这是什么原理,就误以为这是酒起到药效的作用。也认为熬药加入了酒,药效好,就是因为酒具有药效性,所以总结出了“酒是百药之首”的名句。

这点也恰恰说明,我们先人也会利用到了一些科学手段的,但是没有被总结到科学上、没有解释出来而已。也没有再深入研究加酒后的药效成分,是不是这酒起的作用,不过我们先人能用酒来入药治病,已经表明中国先人的智慧了。真说不定,酒精(乙醇)做有机溶剂的灵感,也得益于中国白酒入药的启发。

我相信现代提炼某些药物成分时候,也会用上这个酒精(乙醇)来做有机溶剂的。酒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我们没有更深入地认识它而已。

中国古语云:是药三分毒。说明药吃多了,也会中毒,也对身体有害!既然酒可视为药,那么喝酒超量了,伤害身体,那也是情理之中的。我们不能说药伤身了,就不吃药,对吧?我们万事还是要看一个量吧!

很多喝酒的酒友,也活得很健康长寿的,也有一些因喝酒而出事的。在生活中,不见得“喝酒”就是致癌短命,“不喝酒”就能健康长寿。适量喝酒,可以助兴,使人心态开朗、豁达,让人享受人生的乐趣。事实表明好心态、好心情,开朗豁达,也有助健康长寿,也能让人战胜病魔,也能起到康复作用,酒就成了间接的药,说“酒是百药之首”也能说得通的。

还是那句好话:酒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有益,用不好伤己害人。

小六不是鼓吹“喝酒好”,美化酒,但我觉得酒不应该被我们全盘否认。

更多酒类知识与详情,欢迎与小六交流。如有不足的,也望各位大侠多多指教,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哦!

作者:小六——《小六说酒》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