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务员十年后辞职,体制内不是你想的那样

当公务员十年后辞职,体制内不是你想的那样
2023年11月11日 18:17 澎湃新闻

她是繁繁,做了十年公务员后,她选择了辞职。她曾对这份稳定又光鲜的职业充满期待,然而真正工作后,现实却让她感觉幻灭。辞职前,她经历了长达9个月的抑郁状态,时常半夜惊醒,工作时也容易情绪崩溃。

如今她正在和朋友做一档聚焦体制内职员的播客节目。离开体制后,她找到“旷野”了吗?体制内外的生活有何不同?选择离开体制的人,会后悔吗?

做了10年公务员后选择辞职的繁繁

☞一起聊聊体制内外的生活

繁繁

曾在一个机关单位干财务,在工作十年之后,于今年3月选择辞职,如今为播客节目《体制内|小职员们的聊天局》的主播。

后悔离开体制内吗

@Deryy:从您认识的人来看,离开体制内的人,大部分后悔吗?

繁繁因为我认识的辞职的人(比如我播客里的辞职嘉宾们)只是少数,样本容量太小,加上后悔了的小伙伴可能并没有来报名上节目的强烈意愿,所以目前我的嘉宾当中没有出现有明确“后悔”表述的人。因此我的回答可能并不一定具有参考性,但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些辞职的小伙伴们。

1.辞职嘉宾豆豆,她因为不适合这样的工作,所以选择辞职出国重新读书,她很明确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所以目前为止我没有听到她说后悔。

2.公考培训师毛毛,她觉得自己做公考培训师比在体制内适合自己太多,她喜欢也适合当公考老师,所以她也没后悔。

3.辞职已经10多年的英语老师朱文卿,他已经完全展开了新生活,我用一句话形容过他“本来以为你曾后悔,没想到你只是不喜欢偶尔的几个民宿客人”。

4.《墙里墙外》的主播百里,正在满怀梦想地做一个艺术家,她的搭档甚至做了一档播客《离开体制的100个女孩》,所以虽然我几个月没问她了,但她应该也没后悔。

5.小璐,国有企业的工作对她来说本来也就是最快的变现工具,自己的经济危机一过马上就辞掉,她应该也谈不上后悔这个话题。

6.若愚,这是播放量最高的一期吧,他从省直机关辞职后,本来找了很好的“下家”才辞掉工作,没想到疫情改变了很多事,中间一个月空档期是过得不太理想,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又找了一份工作从头开始,现在已经做到合伙人的位置,他应该也是没有后悔的(中间那一个月有没有后悔我不太确定)。

7.南叔,辞去副县长职位,在民企呆了6年后,又回到国企,中间6年后不后悔我没问,但我问过他还会出去吗?他也说,如果有自己没干过的,比如外企中的合适岗位,说不定他会试试。

如果是问我个人的话,目前还没有。

@小兔兔家人同意吗?您是单身吗?是否考虑过利用人脉创业?

繁繁我比较幸运,我第一次产生辞职想法的时候他们不同意,但这次,我家人都非常赞成。我不是单身,以及我还有个孩子。

我并没有“人脉”,现在做的几件小事也跟原单位完全无关。

@澎湃网友kkUYK:十年来体制内的工作环境有变化吗?如果不喜欢的话,为什么呆了十年才离开呢?

繁繁为什么10年呢,其实我在刚上班1-2年的时候也想过辞职,但没敢。工作环境的变化,我觉得有挺多的,但我辞职跟环境的变化倒没什么关系,应该是因为个人终于敢于面对沉没成本这事了。

哪种人适合体制内

@一路走来看星星什么类型的人适合体制内工作?体制内工作压力来源是哪些呢?

繁繁合与不适合,我觉得无法用简单的i人e人、追求稳定、热爱挑战来区别,因为体制内的岗位本身也非常不同。比如今天刚认识一位学雕塑专业,考到体制内雕塑设计岗位的人,我以前从不知道体制内还有这个岗位,不过压力来源倒是有一些源于听友们的总结。

1.加班很多,需要一边听别人讽刺你工作那么轻松,还要一边加班。

2.工作要求很高,常常听说半夜三更打电话,第二天早上9点要材料的故事。

3.责任大,很多岗位有很多事需要独当一面,促使人飞速成长但是也同时有很多责任需要承担。

4.学历高一点、学校好一点的小伙伴,薪资增速可能不如自己的同学们。

5.为人处世可能在某些岗位较体制外更加重要。

@笔记本3000你在体制内一天工作的流水账如何?怎样给你不适应的状态?

繁繁每天的工作其实不是很雷同的,“流水账”这个词应该不能完全概括,相反有一些还是这个词不包含的挑战性,体制内现在很多工作并不是那么千篇一律和流水账。

至于不适应的状态,我觉得不是“不适应”,是“不适合”,一个人想要去适应一个环境,总会有很多办法的,我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还行,大多数小伙伴也还是很能适应的。

@黑色印章我没在体制内待过,但是毕业后换过几份工作,现在也三十岁了。刚开始不想考公的原因是想发挥能力,但是我工作之后发现,大部分工作都是对人的消耗。现在考公的念头愈发强烈,既然工作都差不多无趣,还不如得到一份稳定,你怎么看呢?

繁繁是的,我们也有嘉宾是临近35岁甚至踩线考公考编的,考公真的是追求稳定生活的一个很棒的路径,至少不用担心35岁被裁。但是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比如开个玩笑:我辞职前的最后一天都是加班到晚上快10点的,体制内的很多岗位也很卷。然后就是我们节目有一期也提到过一个观点——工作很有可能(我个人的观点是并不是全部)就只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具,然后意义可能需要去生活中找。

@澎湃网友byets你觉得体制内外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繁繁因为我没有在体制外的公司或者组织工作过(现在的自由职业不算的话),所以这个信息大概来自嘉宾的一些经验:体制外更多是效率优先,体制内更多稳定优先,在这个基础上所有的不同也就很好理解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