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光秃秃的消落区变绿色长廊

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光秃秃的消落区变绿色长廊
2022年08月25日 16:04 澎湃新闻

因三峡大坝防洪调度需要,三峡库区水位变化使两岸形成了垂直高差30米的消落带区域。作为长江的一级支流,整治前的香溪河沿线消落区土石裸露,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2020年9月,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启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修复工程(秭归段),该工程也是三峡后续规划的一个重要项目。2022年8月中旬,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实地走访发现,经过治理,近7公里的香溪河消落区已从过去光秃秃的土石面貌变为生机勃勃的绿色长廊。

资料显示,三峡水库建成完工后,根据拟定的“蓄清排浊”的运行方案,库区水位冬季最高保持在175m,夏季最低保持在145m,这样1年内形成垂直落差达30m(145m-175m)的消落区。消落区湿地生态系统是水库淡水水生态系统与库岸上陆地生态系统交替控制或相互影响的地带,该系统极易受到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干扰,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

据秭归县水利和湖泊局介绍,目前,香溪河两岸消落区植被恢复面积达到了46.82万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4平方千米,治理岸线长度达6公里。此外,秭归县还利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修建了生态廊道、机耕路、水肥一体化柑橘示范园等,通过系统的综合治理措施,促进消落区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成形,形成消落区湿地绿洲景观。

经过整治,香溪河沿线的消落区已形成绿色长廊。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秭归县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韩敏表示,在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上,秭归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文化创意为引领,通过生态修复,重塑了绿水青山,为未来的金山银山转化奠定了生态景观资源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日益完善便利的基础设施,也让当地百姓受惠、增收。

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对维护三峡库区水质安全、确保三峡工程安全运行、延长三峡水库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生态修复重塑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这是三峡库区人民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的生动写照。

香溪河大桥。

光秃秃的消落区蝶变为绿色长廊

香溪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神农架地区,由北向南,在三峡之一的西陵峡附近汇入长江。香溪河流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古代名人屈原、王昭君的出生地。

西陵峡口,香溪河汇入长江。

另一方面,作为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和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受三峡蓄水影响及周边人类活动影响,过去香溪河流域存在着植被遭破坏、活力不足、文化发掘不够、产业发展低端等问题。

生态保护刻不容缓。2020年9月,秭归县启动三峡库区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修复工程(秭归段),而综合治理首先要恢复消落区的植被。

每到夏季,由于三峡大坝防洪调度需要,三峡水库水位会消落到145米高程,而9月之后,水位又要蓄水到175米高程。水位的变化使两岸形成了垂直高差30米的消落带区域。消落区不仅不美观,还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存在安全隐患。秭归县水利和湖泊局项目中心技术负责人周立军告诉澎湃新闻,治理前,消落区是光秃秃的一片,局部地区地质不稳定,时有岸坡有崩塌发生,同时存在一定的水土流失和岸边污染。

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修复工程(秭归段)长约7公里,消落区的植被恢复由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项目经理刘俊峰直言,这里的消落区地势陡,施工难度大;由于是主航道,波浪大;水位高差最大有30米,岸坡冲刷厉害,植物存活困难,“复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据刘俊峰介绍,消落区的治理坚持草本植物为主、灌木为辅、乔木点缀的原则,对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在不扰动原有土体的情况下,采用三维纤维网护坡固土后,播种狗牙根草籽;在地势陡峭区域采用人工栽植狗牙根并辅以三维纤维网固定幼苗,防止波浪冲刷;在地势平坦区域,以植被恢复为主,生态混凝土技术为辅,打造滩涂草原,在消落区植被恢复的同时,为净化水体、鸟类栖息创造有利条件;在水位线173-175m区域,种植桑树、柳树等喜水性强且适合地方环境的树种。

狗牙根当地称为马眼兰,经过实地考察,反复试验后,最终选择了这种适应地方生长的植物。公开资料显示,狗牙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可匍匐地面蔓延生长,茎上常生不定根,耐淹耐旱,覆绿周期长,生长密度大,难以被其他植物入侵,是良好的固体保土植物,尤其适合三峡水库消落带区域的生长。

经过治理,消落区已被绿油油的草坪覆盖。
经过治理,消落区已被绿油油的草坪覆盖。

“高峰期,有200多人同时在消落区施工,一直持续了两三个月。”刘俊峰说。

8月中旬,澎湃新闻实地走访看到,经过治理,消落区已基本被绿油油的草坪覆盖。虽天气炎热,但草儿生机盎然,有些还开了花。

昔日光秃秃的消落区已焕发新颜,成为一条靓丽的沿河景观带。数据显示,目前,香溪河两岸消落区植被修复总面积达到了46.82万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4平方千米,治理岸线长度达6公里。

消落区同一位置治理前后的对比图,上图系治理前拍摄,下图系治理后拍摄。

秭归县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韩敏表示,目前,秭归境内的香溪河近7公里消落区复绿工作已基本完成,并已通过验收,但复绿工作的成效如何,还需要等待一个水文年的检验,“如果这些植被被水淹后还能自然地生长,那么就说明复绿工作成功了”。

澎湃新闻采访了解到,不仅秭归县,香溪河沿线消落区的复绿工作也在其他地方同步进行。

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在秭归县内,香溪河流域分布着万古寺村、香溪村、向家店村、官庄坪村等多个居民点。这里是地势陡峭的山区,土地少,村民们以种柑橘为生。

据秭归县水利和湖泊局介绍,在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中,创新提出“生态”+“人文”双线并行的治理路径。其中,生态线以两岸山水林田湖草为载体,对香溪河两岸山体、田地、消落区及水体进行自然和人工相结合的生态修复,打造青山绿水宜居的生态生活空间;文化线以两岸重要村庄为节点,丰富两岸村庄历史文化内涵,在空间环境中植入文化要素,提升景观空间文化品格。

位于香溪河东的万古寺村,面积7.6平方公里,有2300多人口。这里有屈氏后裔1300多人,有“中华屈氏第一村”的美誉。万古寺村党支部书记屈家明告诉澎湃新闻,加强生态保护,尤其是对消落区的保护,一直是当地村民的期盼,村民们也积极投身其中,如积极参与清理消落区的杂草以及复绿工作;严禁在消落区耕种,并互相监督;全村发起了“厕所革命”,对垃圾分类处理,杜绝向香溪河排污;率先禁止放鞭炮,杜绝使用塑料餐具;使用有机肥,提倡生态种植柑橘等。

万古寺村。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反哺了当地村民,让村民们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据屈家明介绍,三峡大坝蓄水后,淹没了村里大量肥沃的土地,导致一部分村民较为贫困。移民搬迁刚完成时,留下来的问题很多,如邻里纠纷、收入问题等,需要一件件去解决。在产业方面,靠山吃山,万古寺村的经济来源高度依赖柑橘种植,然而过去由于品种单一,集中上市,柑橘的价格低,村民们的收益并不好。

“经过多年探索,万古寺村于2018年形成了成熟的柑橘种植模式。”屈家明表示,首先对柑橘的品种进行改良,多品种种植,使得一年四季均有柑橘上市。再是生态环境好了,提倡生态种植,柑橘的品质更好,价格也更高。目前,当地一斤柑橘可以卖到3元左右,一亩柑橘林的纯利润有1万元左右。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万古寺村柑橘种植面积3800亩,年产7000多吨,柑橘年产值8000多万元。

“十年前,村集体收入是零,去年有12.7万元。目前,村民的人均年收入16000元左右,同十年前相比翻了一倍。”屈家明说。

今年35岁的屈代松是万古寺村村民,早年外地打工,在深圳从事出境旅游,月收入过万。2016年,看到家乡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相关扶持政策越来越多,屈代松意识到家乡潜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便返乡发展。

从小种柑橘的屈代松很清楚,当地种植柑橘的痛点在哪里:山区地势陡峭,纯靠人工背化肥、背柑橘,“重体力,效率低”。经过摸索,屈代松从国外引进了小火车技术,解决了最后几百米的运输难题,“10个人背一天的柑橘下山,人工费要3000元,这个运输量小火车用50元的油钱就能搞定”。

屈代松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引进小火车技术解决了柑橘运输的最后几百米难题。

屈代松表示,在当地柑橘林引进小火车,虽有一定的前期投入,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成本。当地村民在自家柑橘园修建小火车,政府能按总价补贴30%。近年,这样的小火车在当地柑橘林遍地开花,去年秭归全县新增了3万米的小火车轨道。

作为小火车技术代理商,屈代松一年能收入20万元左右。除此之外,他家还种有10多亩柑橘,一年能收入10多万元。

万古寺村被成片的柑橘林萦绕,村中道路全部硬化黑化,干净整洁,绝大多数村民都住上了楼房。屈家明向澎湃新闻表示,万古寺村将深入挖掘屈原文化、龙舟文化、端午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和活动大力繁荣特色文化,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村里的变化很大,大家都注意爱护环境。”“80后”熊喜安是万古寺村民,一直留村发展,通过种柑橘、开车、跑船等,全家一年有近20万元的收入。熊喜安的希望是,“希望更多的游客来村里参观,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

万古寺村内挂着的横幅。

天堑变通途,助力富民梦

“以前,我们村去县城要两次轮渡,需3个小时。大桥通车后,去县城只要1个小时。”万古寺村党支部书记屈家明赞不绝口的“大桥”,就是秭归长江大桥项目。该项目包括秭归长江大桥和香溪河大桥,路线全长5.419km,总投资22.68亿元,于2019年9月建成通车。

从空中俯瞰,长江、香溪河交汇的悬崖峭壁间,犹如“长龙”的大桥穿梭于高峡平湖之间,把天堑变为了通途。如今,该项目已成为长江、香溪河交汇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秭归长江大桥项目包括秭归长江大桥和香溪河大桥。 秭归县水利和湖泊局 供图

事实上,兴建长江大桥,一直是秭归人民的梦想和期盼。

千百年来,长江、香溪将秭归陆域一分为三,交通阻隔,人货往来全靠舟船,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了汽车轮渡,既不方便,也不安全。随着车流量逐年增加,轮渡运力不能满足需求,遇柑橘销售或重要节假日,轮渡码头两岸待渡车辆排成长龙,有时甚至五六小时才能过江。若晚上或者恶劣天气出现紧急情况,只能望江兴叹。秭归县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韩敏举例说,未修大桥前,像归州镇万古寺、胡家坪的村民去县城,需要坐两次轮渡,极为不便。

未修大桥前,秭归归州镇、水田坝乡等地的村民出行极为不便。

澎湃新闻了解到,20多年前,秭归县开始谋划建设沿江大通道,提出了建设长江大桥的构想。但当时全县上下正集中精力抓移民搬迁,国家在秭归境内尚没有过江通道的规划,建设长江大桥投资巨大,单靠县级财力无法解决。

作为三峡后续规划工作的重大项目之一,2009年前后,秭归长江大桥项目筹建工作正式启动。2015 年 12月,该项目正式开工。 为了解决资金缺口,该项目采用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的“PPP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设计和建造中,坚持了生态优先理念,追求工程与自然和谐共融,大桥与景观相互辉映。

据秭归县水利和湖泊局介绍,在设计中,分别嵌入“彩虹卧波”“昭君抚琴”文化元素,提升工程文化底蕴。其他部位采取架空桥梁、开挖隧道等设计,最大限度减少生态破坏。同时,在风格、色调、绿化、照明等方面进行景观设计,力求大桥与周边景观相映生辉。

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设计理念,开挖和覆盖部位及时复绿,植树植草绿化边坡2万多平方米。实行渣土综合利用,减少弃渣90%,约80万方。异地建场预制构件,借地堆放建筑材料,减少了现场场平开挖量及弃渣量。投资2000多万元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景观照明和涂装,装扮美化大桥。此外,增设了4处观景平台,为后期景观深度开发预留了接口,为桥旅融合留下伏笔。

韩敏介绍说,大桥通车后,方便了秭归南北两地过江出行,“解决了江北三镇7万多人的出行问题”。从大的交通格局来看,大桥通车后实现了沪蓉、沪渝高速连通,将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以及恩施、张家界、西安六大世界级黄金旅游区连成一体,它还将湖北西部八大5A景区连接起来,成为湖北旅游的“黄金桥梁”。

同时,这座大桥也是一座“富民桥”。

韩敏表示,当地村民以种柑橘为生,过去运输一直是大难题,大桥通车后,每斤柑橘的利润可提高3毛左右。

大桥通车后,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村民胡家专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是一名果农,种了30年的柑橘树,家里有8亩地,过去因为交通不方便,采摘的柑橘全靠人工背,卖不上价钱,只能卖1万多块钱。我们梦想着有一天能修一座跨江大桥已经盼了上百年。自从这座桥修好以后,我们收入翻了好几倍,一车八吨,能卖到3万2千元,同样的产量,如今比建桥前多收入2万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