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画家梵高诞辰170周年,澎湃新闻获悉,5月22日起,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梵高的柏树”(Van Gogh’s Cypresses)为主题举办特展。展览围绕梵高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阿尔勒和圣雷米画下的树木展开,从1888年至1890年在瓦兹河畔欧韦去世,这是梵高最后生活的地方。
展览仅展出了44件作品,讲述了柏树带给梵高的慰藉。《星夜》与《麦田里的柏树》自1901年以来的首次同台展出。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474/w1908h966/20230527/9389-40c804101ee915d13eb8b542c4e1ff62.jpg/w700d1q75cms.jpg)
是什么成就了一场轰动一时的艺术展 ,规模还是质量?
早在1990年,当梵高博物馆将近140幅梵高的油画和素描聚集到阿姆斯特丹时,一场耗资巨大的大型展览的吸引力似乎取决于展品清单的长度。不出所料,有120万人观看了这场回顾展。
30多年过去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展“梵高的柏树”问世,它表明了当下大展的截然不同的方式。展览只展出了44件作品,但预计会吸引大批观众,作品数量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了。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01/w1079h1222/20230527/ab7c-cfb0bffb8a31b02d32857c487ae913ac.jpg/w700d1q75cms.jpg)
44幅作品,不乏名副其实的杰作。著名的《星夜》(1889)描绘了一棵高耸的柏树和旋转的夜空之下,这件作品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出发,向北来到大都会博物馆。与来自圣保罗、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等更远地方的梵高作品共同组成展览。
“梵高的柏树”规模并不大,只占据了三个展厅。这也不是一次回顾展,但当如此多高水准的作品聚集在一起时,迸发出让人无法抗拒的火花。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413/w1200h813/20230527/c45a-c5c9e35243ec94c83474fa40e5539d5b.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550/w1200h950/20230527/00a6-c0515339b8a16b0db62da4e8b4807ae6.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38/w1364h1074/20230527/00b9-ab9d6e826ed9e3960b25c3e5c0594d83.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62/w1332h1030/20230527/4daa-4826ddd29dbca324afbfe6cc1c149fbd.jpg/w700d1q75cms.jpg)
相比之下,另一幅来自英国国家美术馆同样创作于1889年的柏树就显得乏味了,它因笔触平坦的渲染而变得相对迟钝。这两幅画相同构图的作品,也在相隔一个多世纪后的重逢。
梵高在画这些作品时,精神状况并不稳定。他曾经说过,他描绘的树木是“我所看到的样子”。这很能说明问题:他把它们画得高大而结实,周遭的风景以强烈的、卷曲的笔触翻滚而出,仿佛树木是超出他掌控的世界中,唯一能保持基本不变的东西。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389/w1200h1589/20230527/724b-dc2795bee094d6b271e5dce811b5b244.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64/w1316h1048/20230527/7221-b4c00c275dbe1be936f17b623b9018ac.jpg/w700d1q75cms.jpg)
梵高究竟从柏树中看到了什么?这很难说。他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解释了很多事情,但没有说明这些常青树的象征意义。因此,展览主要依靠梵高的生活和作品线索进行可能的解释。
“梵高的柏树”始于他1888年抵达阿尔勒,并指出梵高最初画这些法国树木时想到的是荷兰家乡所见的树木,但仅从展览作品看,这个观点不足以立足。因为展览没有展出他在普罗旺斯之前的作品,不过如《小径和波拉德柳树的风景》(Landscape with Path and Pollard Willows ,1888年3月)的树干斜折在道路上,与梵高荷兰时代的作品中所见的树木相同。两者之间的联系意味着艺术家在流动的世界中寻找固定的存在。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432/w1634h1198/20230527/b4e9-87a6e28ba166d55e9a411f5fd360dd1e.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60/w1358h1102/20230527/4e93-7a7dc3e5573e1a4b39d9896cf7ae92bb.jpg/w700d1q75cms.jpg)
1889年4月,梵高画了这幅画。接下来的一个月,他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并出现了幻觉,于是住进了圣雷米一家精神病院。至此,他的调色板变暗,在随后的作品中,柏树浓墨重彩的深绿色几乎成了黑色。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暮光之行》(A Walk at Twilight,1890)是一幅令人惊叹的画面,一对夫妇穿过一片稀疏的灌木丛风景,画面上方是落日余晖。白日将尽,但光线没有完全消失。一些柏树守望着熬过漫漫长夜。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10/w1102h1208/20230527/a9fd-ef7d328f813f2b49200e6ba42c19a860.jpg/w700d1q75cms.jpg)
“梵高的柏树”并没有体现出展览想要表达的“进化”——很难理解他在1890年7月自杀前的几个月里对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看法,虽然,策展人也尽力从私人藏家手中借展作品。
《精神病院花园里的树》(1889)是通常不在公众视野中的作品之一,却可能是最色彩斑斓的梵高画作之一。这幅画描绘的是梵高曾住过的圣雷米精神病院窗外的景色,与展览中另一幅画不同,这幅画表达室内的窗玻璃。相反,我们看到的是长满草的花园上方的一棵柏树,但近景两棵缠绕在一起的树,挡住了望向自然的视野。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356/w1200h1556/20230527/1b71-3a1196f94457381177e50296b0e4f41d.jpg/w700d1q75cms.jpg)
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构图,暗示着大自然的不屈——我们可以凝视它,寻找意义,就像梵高所做的那样,但自然按自己的规则存在,梵高接受了。
过于著名的《星夜》可能会抢走“梵高的柏树”中的聚光灯,但缓慢而耐心地观看,会发现这样一个小而有力展览的美妙之处,每一件作品都是宝藏。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18/w1334h1084/20230527/4d73-b3650036d5a5cbd7308b8dc4917ce16b.jpg/w700d1q75cms.jpg)
展览简介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60/w1448h912/20230527/a9c2-f6c622289f11ca261af71a679906926a.jpg/w700d1q75cms.jpg)
展览现场
文森特·梵高(1853-1890年)有着追根究底的神奇本领。在1888年4月的一封信中,这位荷兰画家预见了自己的潜力,并在日后实现了——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或金色的麦田上描绘普罗旺斯地区独特的常青树。然而,直至一年多后,当他离开阿尔勒,到附近的圣雷米精神病院治疗后,灵感的火花才激发出那些如火焰般的树木。
在普罗旺斯生活的两年,梵高不断探索高大的常青树,并在其艺术思维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长期的关注,让他发现这个主题既迷人又具有挑战性。他惊讶于“还没有人像我看到的那样画过它们”,在作品中赋予柏树标志性的形式。从第一次遵从灵感画下独创性的柏树,到1890 年5月离开精神病院前,以雄心进行的“最后一次尝试”。梵高赋予了柏树独创性的视觉体验和引人注目的魅力。
发明的根源(阿尔勒,1888年2月—1889年5月)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54/w1436h918/20230527/bfac-166fc4eb0596c59da42b2e7cf4704cb7.jpg/w700d1q75cms.jpg)
展览现场
在巴黎生活了两年之后,梵高来到阿尔勒,准备以他所钦佩的“真正的色彩画家”的精神,为艺术注入“来自灿烂的南方丰富的色彩和阳光”,他们“给我们一些充满激情和永恒的东西”。他注定要用这样的方式使这一地区著名的柏树为世界所知。
普罗旺斯乡村最引人注目、最具传奇色彩的吊桥和树木立即引起了这位荷兰艺术家的共鸣。他很快表达了对柏树的“需求”,并在作品中为它们保留一席之地。健壮、长寿的常青树不仅与死亡、重生、不朽有着古老的联系,而且在这一地区生长了数千年,抵挡着猛烈的北风。很少有主题比柏树更能象征法国南部,或者更能与之对自然的持久和修复方面的欣赏产生共鸣。
在阿尔勒找到立足之地后,梵高希望普罗旺斯能吸引更多其他艺术家,那年秋天高更的到来,唤起了梵高探索将这种“有趣的黑暗音符”融入阳光普照的风景的愿望。他对柏树初步研究表明,观察和反思之间丰富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其实践基础:“要在这里找到事物的真实特征,你必须看着它们,画很长时间。”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492/w826h1266/20230527/b8c7-dd99de49c3b698f2bcfbc6b4790876af.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30/w1384h1046/20230527/d7ab-58d8ff07b58344c49b6001a36dcfa24a.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86/w1352h1034/20230527/9aba-a9dfa658042e8cdbc793b2e5f2f74d49.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28/w1344h1084/20230527/7df0-771bff73fb0e8247028d6b334c490d77.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210/w1484h1126/20230527/0578-ef00db37556ac1876bf860ea019616d5.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40/w1358h1082/20230527/4f84-af82228414ddccdf0133a930da661168.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98/w1358h1040/20230527/6158-9713986a64664fea324535956d0bccc5.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98/w1342h1056/20230527/a420-dc6f4e5f3f1b720ec3332543dd524ab7.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56/w1390h1066/20230527/0168-032b36d8a15131d9827bcba0dc6d2e91.jpg/w700d1q75cms.jpg)
标志性图像(1889年5月—1889年9月 圣雷米)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10/w1444h866/20230527/84da-c504beb94b8d92b4e318caca99eb1dc8.jpg/w700d1q75cms.jpg)
展览现场
1889年5月,梵高来到圣雷米精神病院。这座坐落在阿尔皮勒山麓的前修道院,处于一个戏剧性的环境中,相比阿尔勒的平地景观,这里质朴而崎岖。医生悉心照料(医生诊断他患有癫痫病),并给他分配了一间空房作为临时画室,自此,梵高以惊人的速度提升着自己的艺术,虽然医院条件的限制和不时发作的疾病,让他的努力时常停顿。
6月,梵高获准探索精神病院围墙外连绵起伏的乡村。此后,他发起了一场“绘画运动”,这也是他探索柏树主题的作品所付出的最艰巨的努力。在迅速而自信的连续创作中,他越来越密集地瞄准了六处风景中庄严的雄伟树木。梵高在自然观察和画室研究中汲取灵感,扭转了自己早期的关注点,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表达风格,将令人回味的色彩与反自然主义的线条结合在具有感染力的作品中。作为该地区的路标和灯塔,代表希望、毅力、韧性的柏树引发了梵高特别的共鸣,他将自然的宏伟与自己的创作追求融为一体。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270/w784h1086/20230527/d77a-1dc1ce17a79cabfd8f817c62ad87857c.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40/w1378h1062/20230527/4e9a-2afd8ce080c5dd8499de8c88f4f00882.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40/w1362h1078/20230527/f1d9-ef1156f8eae4ba63b2081e2ed7f925c4.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36/w1366h1070/20230527/a473-8d1b87f3ef5b940d455a725fe17f1134.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336/w740h1196/20230527/d8cd-96e9ec674caa2dd8cb751b4ab7f5bb43.jpg/w700d1q75cms.jpg)
拓展风格(1889年10月—1890年5月,圣雷米)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56/w1444h912/20230527/a4ab-a96f77d95a7a9848b5bb133d24c95b4a.jpg/w700d1q75cms.jpg)
展览现场
1889年7月中旬,梵高在画室里平静地度过了一次精神崩溃后,在秋日带着新的动力和决心回到了户外绘画。他设想自己的作品将形成以象征性的主题为基础的“一种合奏,一种‘普罗旺斯印象’”。他重新关注柏树、橄榄树和山脉,着眼于提取它们的真实特征,赋予它们更大的气魄,并发誓要在病院坚持下去:“在没有东西可以证明自己对它的感受和热爱之前,很难离开这块土地。”
当谈到柏树时,梵高承诺“跟着感觉走”,但事实证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尽管他对那年10月的作品倾注了心血,并在后来的一连串信件中表达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但他重新处理柏树主题的“巨大愿望”却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分散和偏离。而且,自己也承认,被“面对自然时,控制我的强烈情绪”所吓倒。柏树继续占据着他的思想、萦绕在他的脑海里。
展览最后一章极具煽动性,强调了梵高艺术的本质,即以他的决心和智慧推动了自己艺术的发展。1890年5月,他通过探索新的风格领域来解决绘画用品的短缺问题,并最终来到想象中的“迷人之地”——迎接挑战,利用他所掌握的技法,在柏树主题上开创出独特的形式。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308/w822h1086/20230527/d102-721fcd801314a2084410dc6ddaf5caa5.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320/w846h1074/20230527/8e12-215121d47f53e6242f2ce7e5c169e08b.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300/w816h1084/20230527/7fe2-3a4fd604e66b9b31038703ba70f267b1.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776/w1374h1002/20230527/8b4a-15928c2b7b87eb7eb24a61516ade0a54.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0/w1326h1074/20230527/afb0-fb3fbe89436b44860a90baf3511bd732.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22/w1344h1078/20230527/9af8-6b32a6dd7e8a98778606d2a9f41de741.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308/w824h1084/20230527/1633-4b43c6fd93d30c690dc1735c3ad45175.jpg/w700d1q75cms.jpg)
![](http://k.sinaimg.cn/n/sinakd20230527s/338/w852h1086/20230527/afc5-d6dfac92ad3c2634a05145c9fdcd5de2.jpg/w700d1q75cms.jpg)
展览将持续至8月27日,本文编译自ARTnews作者亚历克斯·格林伯格的展览评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网站。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