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访谈|公众如何参与上海无废城市建设?减碳行为有回馈激励

民生访谈|公众如何参与上海无废城市建设?减碳行为有回馈激励
2024年04月17日 17:04 澎湃新闻

2024年3月27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无废城市建设地方立法。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如何更大程度地调动公众参与?减碳行为怎样拥有更强获得感?

4月17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晏波在做客《2024民生访谈》时表示,当前上海正在高标准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其中“废”指固体废物,主要分成包括生活垃圾、建筑固废、工业固废等七大类,每种废物都涉及源头减量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

“我们希望能够发动各方面的‘无废细胞’。所谓‘细胞’可以包括校园、工厂、学校、医院等社会生活单位,其内部形成减量、循环、代谢的系统。”晏波介绍,比如一些小区内建成较成熟的二手物品交换平台,实现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满足一定的创建标准就可被视作“无废细胞”。当前,上海已出台“无废细胞”建设的管理规程和评估细则,鼓励引导各领域广泛开展“无废细胞”建设,在各类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方面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首批260个“无废细胞”预计将在今年6月建成。

未来,如何激励更多市民参与进无废城市建设中?晏波表示,需要让更多市民感受到降碳行为带来的切实获得感。“我们从去年以来大力推行碳普惠平台,简单来讲就是把‘碳’定量化,希望市民参与进来注册碳账户,通过科学评价体系,检测居民行为到底减碳多少。”晏波介绍道,在上海,碳普惠的推广普及正在加速。自2022年底发布《上海市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上海目前已推出4个碳普惠绿色出行示范场景,以及另外2个居民节电和光伏发电场景。

“其次是‘普’,即通过搭建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与交通、餐饮行业等建立联系。但减碳数据的收集过程会涉及个人隐私,需要格外注意信息集中和信息保护。第三是‘惠’,针对不同的人群的减碳行为,设置不同的回馈和激励方式,比如有的市民喜欢商品折扣券,有的喜欢文旅活动门票,我们会设计不同的渠道惠及老百姓,让他们感受到减碳行为得到激励。”在晏波看来,碳普惠作为推动消费端减碳的重要手段,将能聚沙成塔,促进全社会低碳生活新风尚的形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