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数据波动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在即,降准降息空间几何

金融数据波动叠加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在即,降准降息空间几何
2024年05月13日 19:10 澎湃新闻

随着4月金融数据出现异常波动,以及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表明确,后续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5月15日,央行将开展本月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备受关注的1年期MLF利率,此前连续8个月保持不变。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当下降准降息的概率边际抬升,汇率弹性大概率加大。时点而言,海外货币政策预期转鸽与外部汇率波动加大时或易触发降息,政府债加速发行期间或易触发降准。金融数据“挤水分”和“降息降准”并不冲突,先要堵住资金跑冒滴漏的漏水口(抑制资金空转),降息降准才有事半功倍的疗效。

央行5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7300亿元,同比多增112亿元;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1987亿元。4月末M2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末低1.1个百分点;M1同比下降1.4%,增速较上月末低2.5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维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基调,预计二季度可能降准,后续存款利率和LPR有望下调。

该机构指出,货币政策可能更多会从配合财政发债和缓解银行息差压力的角度进行货币政策操作。二季度有望降准,降准或会选择在长期特别国债发行的时点附近,即5月下旬或6月中旬,以补充长期流动性。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要求银行禁止手工补息并降低了银行负债成本,新一轮降存款利率或在2-3个月后落地。在降准和降存款利率后,LPR有望跟随下调,并传导至企业贷款利率。

5月13日,财政部公布了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表,其中,5月17日将招标首发400亿元人民币30年期特别国债,为今年首期。

银河证券宏观团队提出,降准降息可能临近,其中降准可能很快到来,降息可能在二季度。

该机构认为,降息推升通胀温和回升。MLF利率水平偏高带来基础货币投放受阻。叠加M1货币乘数下行,推升通胀面临阻力。经济虽然实现良好开局,但避免“前紧后松”,政策需保持持续性,刺激实体融资需求,保持合理信贷扩张。同时银行负债成本已有所下降,净息差对降息的束缚减弱。

市场也有声音认为,稳定汇率的考虑意味着降息不会很快到来。

招商证券宏观团队指出,以防低通胀与稳汇率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将坚持宽松总基调,但表现方式将从去年的价格型宽松向数量型宽松切换,以财政货币协同与结构性再贷款化解政策传导堵点。在特别国债酝酿发行与防止资金空转套利的过程中,降准降息短期恐难以兑现。

“综合4月金融数据与一季度货政报告,货币当局对信用扩张的态度,以及施政思路更加偏向于追求‘质’,而非单纯的‘量’。这在近期监管行为上(例如,为防止资金空转而禁止手工补息)得以充分体现,关注监管思路变化对机构行为的影响。对于市场而言,传统金融指标的显著变动一时可能造成心理冲击,但随着金融数据质量的提高与有效融资需求的显现,金融与经济走势的相关性会明显增强,预测能力也将提升。出于对长期收益率偏低的担忧,在财政放量的初期,央行或不急于开展‘降准降息’的操作。”上述机构指出。

浙商证券认为,政策工具层面,近期降准优先级或大于降息。

该机构指出,鉴于当前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汇率的措辞多处用了“坚决”,外部因素仍有制约,叠加其对成本表述从“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转为“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后续市场对降息的判断或仍需紧盯DR0007和政策利率之间的相对位置。若后续政府债加速发行,“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取向”的政策逻辑下,货币政策有一定必要去配合降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