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业总裁:四类电影具有抗周期性,可解决观众每隔6至12个月的审美变化

阿里影业总裁:四类电影具有抗周期性,可解决观众每隔6至12个月的审美变化
2024年06月16日 18:49 澎湃新闻

“过去三年,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巨大的变化,相信很多电影公司也都有同感,我们不知道该拍什么样的电影给观众,传统意义上的一些类型和题材,观众似乎并没有那么喜欢,而此前有明显天花板的题材,如悬疑类题材这两年又得到观众热捧。”

6月16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论坛上,阿里影业(1060.HK)总裁李捷认为,观众对于电影的价值主张、审美趋势周期是6至12个月,而电影的制作的周期是24个月到36个月,制作方在长周期内如何契合观众短周期的变化,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李捷表示,阿里影业初步判断未来有四种类型的电影具有抗周期性,可以解决观众每隔6至12个月的审美变化,“一是品质感电影,视听上的‘电影感’是电影与短视频、剧集、综艺最大的区别,电影院里的沉浸式体验无可替代;二是大制作的电影和工业化的电影,虽然它有一定的风险,因为投入大;三是个体命运与家国情怀、时代共鸣相关联的电影,而不是一些架空的、虚构的电影;四是让中国的观众看到全世界各个国家不同类型、不同文化、不同表达方式的好电影。”

李捷认为,今天的电影行业遇到一些挑战和困难,整个行业都要有一些定力,未来的5至10年可能是更大的投入,但是也会有更大的回报。

对于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影制作的影响,李捷表示,技术革新在过去20年一直影响的是搜索信息门户、社交等,GPT-4发布后,制作领域和内容创作领域有较大的变化,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主要方向,“在视线所及的3至5年内,人工智能给影视产业带来的影响是一种优化、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方向上的,传统影视制作是以创作者、创意为核心,这个不会因人工智能而改变或动摇。”

李捷透露,公司在AIGC领域的好几个方向都在做大的投入,此外,阿里影业也看好虚拟拍摄加AI,阿里影业目前在国内已投入7个虚拟拍摄的影棚,希望虚拟拍摄能够从更具象的角度,解决电影实拍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在科幻电影、灾难电影等题材方面的表现。

5月29日,阿里影业发布2024财年业绩,截至2024年3月31日,阿里影业实现收入约人民币50.36亿元,同比增长44%;经调整EBITA连续4年实现盈利,盈利约人民币5.04亿元,同比增幅61%。 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共参与出品、发行影片超60部,其中《孤注一掷》《消失的她》《热辣滚烫》《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长安三万里》等十五部影片进入同期票房前20,累计票房占总票房超60%。

财报披露,阿里影业电影投资制作待映项目超50个,版权及开发项目超30个,《封神第二部》《东极岛》《群星闪耀时》《无悔追踪》《镖人:风起大漠》等多部优质影片将根据市场情况陆续上映或在逐步推进中。

据大智慧VIP,截至6月14日收盘,阿里影业涨2.17%,报0.470港元/股,总市值138.60亿港元。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