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吹来莱茵河之风,门德尔松专场展现上海交响乐实力

浦江吹来莱茵河之风,门德尔松专场展现上海交响乐实力
2024年06月17日 18:55 澎湃新闻

00:42

昨晚门德尔松交响乐作品专场,终场时观众用雷鸣般的掌声多次邀请指挥张诚杰返场谢幕。本文视频、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 何涛 拍摄。(00:42)

今年是德国浪漫派作曲家门德尔松诞辰215周年。昨晚,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莱比锡之声——门德尔松交响作品专场音乐会》。

门德尔松出身名门,家境优渥。他的祖父是哲学家,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是钢琴家,门德尔松四岁便开始接受系统的钢琴与绘画教育。他14岁的生日礼物是一支私人管弦乐团,他家中往来的宾客都是德国顶级文化名人,诸如歌德、海涅、黑格尔等等。良好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作品中高贵的浪漫与精致的优雅。他的绘画才能也时常展现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的音乐总是充满富有诗意的画面感,瓦格纳就称门德尔松为“风景画家式的作曲家”。

不到40岁便去世的门德尔松是位高产的作曲家,给世界留下了七百多首作品,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公演过。由上海歌剧院策划、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资助的这场纪念音乐会,精选了作曲家三首独具个性色彩且在国内音乐会上难得听到的管弦乐作品。它们分别是上半场的《美丽的梅露西娜》序曲和《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下半场的《a小调第三交响曲》。

场刊

第一支曲子以西方神话中为了爱情放弃神性的水仙女为创作灵感,门德尔松用音符描绘出莱茵河畔的迷人风光,弦乐与管乐交错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在严谨与和谐中又注入了诗意和忧伤,让整首作品散发出柔和宁静但是又颇具浪漫色彩的艺术气质。在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的出色演绎下,至此,在场观众已经充分感受到来自200年前的德国最精致、最优雅的交响乐正统。

每一位坐在现场听交响乐的观众都应该感到深深的幸福:这一台子的音乐家,个个都童子功出身,个个都身怀绝技,而此刻,他们就坐在你的面前当场为你演奏,你享受的是古典时代欧洲贵族的待遇。

指挥张诚杰(左)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少年钢琴家吴一凡(右)。

上半场的第二首作品,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少年钢琴家吴一凡担纲钢琴独奏。纯净轻快但又不失力度的琴声一响起,让人不免立即想去翻看节目单上对这位钢琴家的介绍。原来这位钢琴家2018年还在读上音附小四年级,而去年就已经获得了首届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青年钢琴比赛的大奖和第三届范克莱本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的亚军。

下半场的曲目又称《苏格兰交响曲》,作曲家从构思到完成前后花费了十多年时间。1829年,门德尔松到苏格兰旅行,在他寄给家人的信件中附了一张手写曲谱,这段后来成为这部交响曲的开头几小节。作曲家将苏格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谱成了用耳朵可以感受的音乐,有时欢快,有时苍凉,有孤寂的情绪,亦有明亮的态度。第二乐章尤其柔美悦耳,凡是到过苏格兰的听众,跟随着乐声的进展,眼前必能徐徐再现苏格兰高地那优美而壮阔的风景。

张诚杰的指挥风格流畅、举重若轻,是近些年中国音乐人才海外深造后纷纷回流的硕果之一。

本场音乐会的指挥张诚杰也是上海音乐学院及附中培养出来的优秀青年指挥家,从上音本科毕业之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德国莱比锡门德尔松音乐与戏剧学院继续深造,取得了指挥专业和钢琴专业双硕士学位。他的指挥风格流畅、举重若轻,由于手势洒脱,观赏性也极强。终场时观众用雷鸣般的掌声多次邀请指挥返场谢幕,就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昨晚的这场音乐会体现出上海交响乐的综合实力,也是这些年中国音乐教育不断进步、音乐人才海外深造之后纷纷回流共同结出的硕果。每一位可以在这样的舞台上演奏这样曲目的音乐家,都历经了十年二十年持续的自身努力和多方培养,而需要多少音乐演奏人才作基数,才能凑成一支合格的交响乐团。上海有不止一个这样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交响乐团,诚乃本城观众之幸。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