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这个居民区里,藏着近10个特色文化艺术团队

上海长宁这个居民区里,藏着近10个特色文化艺术团队
2024年06月25日 13:11 澎湃新闻

书海漫步读书小组、合唱队、编织组、扬帆启艺书画班、鼓乐队、书法小组……你知道吗?新华路街道杨宅居民区面积虽不大,却有着近10个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团队,不仅丰富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也让邻里关系更加融洽。

新华路街道杨宅居民区老旧小区多、居民户数多、文化需求多样。针对这一特点,杨宅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文化团队建设,为居民们搭建了一系列学习、分享、交流的舞台,让居民们走出家门、融入团队。如今,这些文化艺术团队活跃在杨宅居民区,将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异彩纷呈……

“书海漫步”读书小组

“书海漫步”读书小组是一支由居民区老年协会成员与社区居民组成的团队。小组的创建宗旨是快乐读书、快乐生活。

读书小组的学习内容包含新闻时事、生活小窍门、养生指导、健康常识等。成立以来,小组成员们每月定期开展活动,不仅交流彼此的阅读心得,还通过朗读优秀现代文、分享励志故事、说唱学习、安全知识宣传等方式,不断丰富小组成员的文化生活。

杨宅合唱队

杨宅合唱队成立已有20余年。多年来,团队新老接续、动态更替,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排练及演出状态。通过一批批老师和学员们的探索,合唱队声乐指导牛老师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歌曲教学技巧,使得队员们的演唱水平不断提高。即使刚入队的成员,经过几周学习,识谱能力也迅速见长,发声和唱功都会得到显著提升。

合唱队还会根据队员的年龄段、喜好以及歌曲难易程度和高、中、低音的要求,选择个性化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

杨宅编织组

杨宅编织组由居民区内热爱手工编织的居民自发成立。成立以来,组员们每周都会定期在活动室交流各自的编织心得,取长补短,学习编织技巧。

编织成员们不仅心灵手巧,还热心公益。近年来,他们每逢冬季,便会组织集体编织活动,为社区高龄老人、独居老人、老党员等送上亲手编织的羊毛围巾、帽子,并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编织防寒保暖的羊毛衫。一件件“爱心牌”毛衣,款式多样、颜色丰富,漂亮又厚实,传递着“爱心妈妈”给孩子们的冬日祝福。

“扬帆启艺”书画班

扬帆启艺书画班是由居民刘先生牵头组建的一支文化团队。他不仅是社区居民,也是新华路街道多个文化团队的授课老师。

书画班每月都会举办山水画沙龙活动,由刘老师现场进行创作、点评和指导;同时,书画班还时常邀请知名画家前来举办专题讲座,丰富居民们的绘画知识,提升居民们的绘画水平。前不久,书画班的优秀作品还在新华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进行了展示。

杨宅女子鼓乐队

杨宅女子鼓乐队是一支成立于2023年11月底的新生队伍,由8位平均年龄大于70岁的“花样奶奶”组成。她们虽退休在家,却喜欢文艺,尤其喜爱有节奏感的非洲鼓。

从没有老师、没有鼓,到克服困难上网找课程资源,并把桌子当鼓练基本功、练节奏,再到自筹资金订购鼓,成员们互相探讨、共同研究,不断摸索、不断练习、不断提高……经过不懈努力,2023年,“花样奶奶”们带着非洲鼓表演,站到了杨宅居民区的新年联欢会上,赢得满堂喝彩。

杨宅书法兴趣小组

为深入挖掘社区内书法艺术类人才,培养居民对书法的兴趣,以书艺增进友谊,在杨宅居民区党总支的支持下,2024年3月,社区书法爱好者牵头组建的杨宅书法兴趣小组正式开展活动。发展至今,已有成员15名,其中年龄最大的78岁。

小组作为居民书法学习交流的开放平台,定期组织书法知识学习、交流书写技艺、分享学习心得、书法作品展示等各项活动,并不定期组织成员参观书画展览,让大家享受书法带来的乐趣,为“康乐杨宅”建设添墨增彩。

杨宅睦邻点

杨宅居民区共有“康乐杨宅”“常青藤”“常青树”三个睦邻点。老人们在睦邻点中分享各自的生活经验、交换社区的信息资源、化解邻里矛盾纠纷,不仅感受到了来自社区的温暖,也增强了凝聚力和归属感。

近年来,读书、健康、法律咨询等课程的加入,让睦邻点的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此外,睦邻点还会不定期开展手指操学习、集体生日、传统节日聚会、参观养老院等邻里互动及交流活动。

图片来源于新华路街道杨宅居民区

撰稿:甘力心

原标题《长宁这个居民区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特色团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