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圣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电影

这所全世界影迷的朝圣殿堂,每年要放映2000部电影
2024年06月28日 14:40 澎湃新闻

说到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影资料馆,恐怕非法国电影资料馆(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莫属。它由亨利·朗格卢瓦(Henri Langlois)于1936年创立,是世界上最古老、收藏最多电影及相关物品的机构。时至今日,法国电影资料馆不仅致力于保存与梳理,还定期策划各种主题展览及展映活动,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普及推广。虽然我们习惯称它为资料馆,但这座位于巴黎贝希街51号(51 Rue de Bercy)、面积超10000平方米的场馆,已成为融博物馆、电影院、图书馆、档案馆、收藏室于一身,吸引全球影迷前往朝圣的殿堂。

位于巴黎贝希街51号的法国电影资料馆外观

近年来,法国电影资料馆还乐于跟海外国家合作开展各种交流活动。眼下正在外滩源壹号举办的中法女性电影项目“创造中的她”主题展览(即日起至7月13日)以及接下来两个周末将在上海影城与上海百美汇影城集中展映的相关影片,就得到了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大力协助,出借了女性电影先驱爱丽丝·居伊、“印象派电影”旗手谢尔曼·杜拉克、玛格丽特·杜拉斯、阿涅斯·瓦尔达等人的多部作品。

跟随这批珍贵的影片,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宣传、外联和发展主管让-克里斯朵夫·米卡伊洛夫(Jean-Christophe Mikhaïloff)也一同来到上海。在此期间,他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并就亨利·朗格卢瓦去世后资料馆的变化、丰富藏品的渠道、大型展览及展映活动的策划、衍生文创产品的开发以及面对当下法国电影界掀起的反性侵运动,资料馆抱持的态度等问题,一一做了回应。

中法女性电影项目“创造中的她”展览现场

【专访】

在朗格卢瓦去世后,资料馆的体量得到进一步扩大

澎湃新闻:提到法国电影资料馆,我们往往会想到一个人——亨利·朗格卢瓦。在有些人比如曾长期担任朗格卢瓦助手的雅克·里夏(Jacques Richard)看来,他在世时的法国电影资料馆跟他去世之后的法国电影资料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机构(参看2015年第04期《新民周刊》刊发的雅克·里夏口述《朗格卢瓦:世界上最好的馆长》),你认可这种说法吗?

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创始人亨利·朗格卢瓦

米卡伊洛夫:毫无疑问,亨利·朗格卢瓦是电影收藏方面的先驱。早在1930年代,他率先就将电影视为与绘画、雕塑同等重要的艺术形式。而且他认为,电影值得被珍藏,值得人们去学习和研究,也值得被传播。这种想法在当时非常前卫。

法国电影资料馆可以说诞生于一个科学技术取得突破的时期。当时诞生了有声电影,在此之前,默片盛行,没有有声对白,只有配乐。但事实上,“默片”这种叫法是不准确的,因为那时电影并不是完全没有声音,它们也是有音乐贯穿其中。随着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的诞生,我们从默片时代过渡到有声电影时代。在电影的历史长河中,从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创造了电影开始,到1927年、1928年有声电影出现,朗格卢瓦树立了一种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收藏电影的模式。

朗格卢瓦在1970年代去世,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异常丰富的电影收藏。虽然我们的场馆名叫法国电影资料馆,但其中不仅有法国电影,也是世界电影的记忆库,有中国电影、美国电影、意大利电影、西班牙电影等各个国家的影片。可以说,他的收藏是世界电影的宝藏。而且,藏品还不限于电影胶片,包括剧照、海报、书籍、服装、道具等林林总总与电影有关的东西。今天,法国电影资料馆除了继承朗格卢瓦在电影方面的珍藏、保留电影记忆外,更重要的是向年轻一代普及和传达电影的魅力所在。

资料馆中的视听图书馆

关于雅克·里夏的观点,我是不赞同的。在朗格卢瓦去世时,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团队仍在正常运作;在他去世之后,馆内的收藏也不断得到充实。朗格卢瓦的宗旨,即对于电影的保存和珍藏,还有向大众传递电影这项艺术形式魅力的工作,也没有停止过;而且,资料馆还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得到许多合作伙伴和赞助商,比如香奈儿的帮助。这让我们有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去展示或展映法国电影资料馆的珍贵收藏。要说的话,其实在朗格卢瓦去世后,法国电影资料馆获得了更多的资金、人力、场地以及技术上的支持,整个资料馆的体量也变得更大了。

澎湃新闻:在把这样一个带有很强的朗格卢瓦个人标签的机构变成国有机构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米卡伊洛夫:首先,应该是对资料馆中馆藏的爬梳。整个资料馆里收藏了大约50000部世界各国的影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胶片。我们致力于将它们全部数字化,这样就可以向全世界传播这些作品。如何能将这些馆藏完好无缺地保存下去是最大的挑战。这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有政府的出手才能继续下去,尤其是数字化的过程。

还有一大挑战就是要不断丰富馆藏,这也离不开空间、人力和资金。我们现在在巴黎有好些个场馆用于专门存放胶片、机器、道具和戏服。

资料馆专门用来存放胶片的仓库

电影放映都是围绕特定主题展开

澎湃新闻:你们是如何判断什么样的电影或者与电影有关的东西是值得收藏和保存的?

米卡伊洛夫:首先,馆藏的增加主要依靠捐赠或购买。当有人捐赠时,我们有一个由电影史和艺术史的专家组成的审核小组,他们会用专业知识来评判影片或物品是否有收藏价值。比如,有人可能会捐出比较古老的家庭录影,但这对于电影资料馆来说,或许意义不大。不是所有留存下来的影像素材都值得被资料馆拿来收藏,要知道保存影像作品的成本其实是相当高的,因此甄选是必须的。至于海报之类跟电影有关的物件,它们的价值与电影的知名度、导演的知名度以及稀缺性息息相关,我们尤其会结合时代背景来考察稀缺性因素。

举个例子,我们资料馆曾经举办过一个苏菲·玛索的电影回顾展,既包含她作为演员的作品,也涉及她作为导演的作品。资料馆专门送给她一把象征荣誉的椅子,馆内也有一把带有她名字的椅子。之后,苏菲·玛索为了感谢资料馆,丰富我们的馆藏,就捐赠了她在影片《初吻》里穿的那件外套。作为1980年代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电影里的服装,它自然是有价值的。

需要注意的是,电影胶片不像雕塑、绘画、建筑完全借由实体留存下来。当我们在放映一部电影的时候,一旦关闭机器,整个画面也就消失不见了。说到底,它是没有实体的艺术形式,但又必须借助实体才能保存下来。

澎湃新闻:那么,现在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展映及展览的频率大概是一年几次?什么样的主题会激励你们去策划特展?

米卡伊洛夫:资料馆是面向大众开放的,一年大概会放映2000部影片,都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以电影回顾展的方式呈现。比如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的时候,我们策划了一个关于中国电影中的女性肖像的回顾展,包括1930年代在上海拍摄的《神女》在内,其间放映了从1930年代到展映举办当下的三十多部中国电影。

还有一些个人影展,往往会聚焦一位导演的职业生涯,有在世的导演,也有已故的。这样公众有机会得以回顾电影人的每一部作品。有时候也会举办一位演员的回顾展。以上这些都是电影放映方面的活动。

马丁·斯科塞斯电影回顾展海报、詹姆斯·卡梅隆主题展海报

再来说说大型的特别展览,这种展览的频率大约是一年两次。比如说吸血鬼专题展览,就会借助全世界的吸血鬼电影来展示吸血鬼的各种形象。再比如阿涅斯·瓦尔达的特展——那是我们第一次围绕女性知名导演举办大型专题展览。还有像詹姆斯·卡梅隆主题展览,是通过他个人的藏品来展示他的创作过程。

阿涅斯·瓦尔达回顾展现场
资料馆为瓦尔达回顾展特别设计的外墙图案

澎湃新闻:多年前,我在法国电影资料馆参观马丁·斯科塞斯特展时买过一个环保袋,现在仍然经常使用。当下,中国的各类博物馆、资料馆之类的文化机构也变得很重视文创产品的开发。能否请你谈谈法国电影资料馆在这方面的经验?

米卡伊洛夫:你说的这款环保袋是围绕知名导演的专题展开发文创产品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记得当时斯科塞斯本人还来到巴黎为他的个展揭幕。法国电影资料馆有其形象战略,并且在文创衍生品的开发上已经持续了将近20年。我们推出的文创产品中,一种是将法国电影资料馆作为一个品牌开发的周边产品,如印有logo的环保袋、笔、钥匙扣之类。这些文创产品对于推广资料馆的知名度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根据罗密·施耐德回顾展推出的茜茜公主马克杯
根据梅里爱展览专区推出的环保袋
法国电影资料馆钥匙扣

还有一些产品是根据特别的展览、展映活动以及我们的馆藏物件开发出来的。比如,我们就为刚刚修复完成的阿贝尔·冈斯执导的《拿破仑》印制了T恤,上面有1927年电影的光影图像,特别漂亮。我们还会为特展开发一些在该展览期间售卖的文创产品,比如罗密·施耐德特展时的冰箱贴、马克杯、小摆设,詹姆斯·卡梅隆特展时的阿凡达书签等。

电影衍生文创产品的开发是很重要的。就像我之前说的,电影不能脱离一个实体本身而单独存在。影迷在看完展览后,往往也希望能有一些实物留作纪念。

不能因为某个电影人的个人行为,就去抵制整部作品

澎湃新闻:今年是玛格丽特·杜拉斯诞辰110周年。中国的观众比较了解作为作家的杜拉斯,但身为导演的杜拉斯对我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这次“创造中的她”展览及展映项目中包含有她执导的《音乐》,请问如何能更好地去理解导演杜拉斯?   

杜拉斯的《音乐》是“创造中的她”展映影片之一

米卡伊洛夫:玛格丽特·杜拉斯是 20 世纪法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她的文学作品也是当今世界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品之一。今年5月,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了玛格丽特·杜拉斯电影作品大型回顾展,以促进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对话。回顾展的形式与这次汉唐文化策划的“创造中的她”项目类似,也是将展览与展映接合在一起。

杜拉斯也拍摄过许多电影,其中有一些直接改编自她的小说,这些电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关于女性身份和对自由的追求。她的电影作品往往是前卫和政治性的。尤其是她的第二部电影《毁灭,她说》,她的激进主义光是在这个片名里就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多亏了香奈儿的支持,法国电影资料馆刚刚完成了这部作品的修复工作。我认为,这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它表达了一位从未停止过质疑自身所处时代的女性的当代视野,今天我们有必要观看或再次观看这部作品。

澎湃新闻:眼下法国电影界正掀起一场反性侵运动,热拉尔·德帕迪约、雅克·杜瓦隆、伯努瓦·雅克、安德烈·泰希内、菲利普·利奥雷、尼尔斯·塔维涅纷纷被控诉行为不端。面对这样一场社会运动,法国电影资料馆抱持什么态度?今后还会放映他们的作品吗?

米卡伊洛夫:首先,我们不是法官,我们不会去审判这些人。比如《大鼻子情圣》,它根植于法国传统文学,被导演让-保罗·拉佩诺拍成电影,拿过恺撒奖又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我们仍旧会认可这部作品本身取得的成绩。我们不能剥夺观众欣赏这样的电影的权利。所以,我们不会因为它的主演是热拉尔·德帕迪约就不去放映这部影片。毕竟我们不能因为某个电影人的个人行为,就去抵制整部作品。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会再去推崇或者致敬这些卷入纷争的电影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