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丨严查请托“打招呼”,还学术评审客观公正

马上评丨严查请托“打招呼”,还学术评审客观公正
2024年10月14日 20:08 澎湃新闻

科研诚信是学术研究与科技创新的立基之本,但是不少科研人员却在相关过程中“打招呼”,导致科研项目申请者与评审专家“猫鼠一家”“沆瀣一气”。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二批次)》,处理了十起相关科研不端案件涉事主体。

其中,陕西某高校教师刘建妮的案例引人瞩目。她在项目申请时向评审专家“打招呼”请托,而在自己成为评审专家后泄露身份并为他人提供帮助,被撤销相关科研项目,追回已拨资金。应该说,此类案件带有一定的典型性。

科研项目申请者“打招呼”与评审专家被“打招呼”,被自然科学基金委视为一个“顽疾”,并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足见该问题的严重性。这说明的确有一些科研人员通过“打招呼”争取科研项目,并在自己成为评审专家后“投桃报李”,甚至形成“攻守同盟”,干扰和影响科研诚信与学术风气。

10月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刊发《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二批次)》。

“关系”“人情”“面子”侵扰同行评议制

在传统社会里,人们讲究私人关系的内外不同和亲疏有别,并基于私人关系而开展社会交往。学术界作为一个“小社会”,不是在真空之中的象牙塔,也会受到社会风气的熏染与左右。科研人员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在人情关系方面也难以免俗。

同行评议制这样的正式制度,有利于确保学术评审的专用性、独立性与公正性,是科技界独立自主运转的根本制度。但是,同行评议制也遭受“关系”“人情”“面子”等非正式规则的侵扰,往往难以完全按照学术潜力与质量进行评审。

当前,科研项目申请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类“国字号”科研项目的资助率下降明显,往往意味着十中选一乃至百里挑一。不少科研项目申请者希望不“打招呼”或“请托”,但是担心其他竞争者会这样操作,使自己陷入竞争劣势。所以,他们往往铤而走险,同可能参与评审的专家私下联系,希望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

项目申请者与评审专家的身份是相对的,评审专家也会申请科研项目,不敢得罪同行或不留情面。虽然一些评审专家对“打招呼”不胜其扰,但是有时候也碍于情面而难以回绝。与此同时,如果项目评审过程中对评审专家的个人身份信息保护不力,也会使他们有所顾忌而不敢公正评审。

近些年来,科研项目申请与评审的行政负担有所减轻,科研人员在申请和评审项目的过程中遭遇的学习成本、合规成本与心理成本都明显下降。但是,科研项目申请与评审的人情负担、关系成本还没有显著减少,也使“打招呼”这样的情况依然存在。

如果“打招呼”这样的不良风气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那么科研人员就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维护关系,进行无谓而有危害性的“搞关系”“拜码头”“走后门”。如果对“打招呼”听之任之,长此以往就会使学术界山头林立、乌烟瘴气。让本应得到重视的科学研究,得不到应有的关注。

保护和鼓励科研人员投诉,加强信息共享

早在2020年,科技部就印发《科学技术活动评审工作中请托行为处理规定(试行)》,明确禁止请托行为。为什么请托“打招呼”屡禁不止?如何让学术评审风清气正?

类似的问题,在政府采购与招投标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围标”“串标”等问题不时发生。近些年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建立与相关制度健全,在逐步推进阳光采购与公平竞争。

从治理“打招呼”等学术不端来看,科研资助机构与科技管理部门需要敢于对不公正的学术评审“亮剑”,通过公开披露相关问题与典型案例,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打招呼”往往是私下进行的,带有一定的隐蔽性,往往难以及时发现。这也意味着,要保护和鼓励科研人员举报投诉,为查处违规行为提供线索。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科学基金委不仅公布因“打招呼”而被处理的人员,而且将其相关信息同其他部委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共享,通过科研诚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联合惩戒。这有助于形成更广泛的治理格局,使学术不端无所遁形,并通过联合惩戒加大惩处力度。

当然,不仅要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也需要加强国际科研诚信协作。近些年来,一些科研人员在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遭遇撤稿等处理,也说明需要拓宽全球科研诚信建设网络。中国作为全球科技大国,也需要参与建设全球科研诚信合作机制,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实力提升。

不少科研人员缺乏科研诚信方面的培训,对于具体什么行为是允许和禁止的,经常因为拿不准而不知所措。因此也要进一步推广科研诚信培训与教育,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使科研人员洁身自好。(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