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道艺合一:首届思想与书法工作坊”第三场研讨&对谈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行。活动由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主办,本期主题为:思想史与书学的现代转型——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引入。此次活动邀请到来自哲学、史学、艺术学等不同领域的9位专家学者莅临现场,并遴选出来自校内外各个学科的40名学员,以多个维度重新审视这场书学领域中的“古今之变”。
上午9时,活动在南山校区南苑大会议室举行,本场活动由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讲师丁筱主持,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学术院长陈忠康发表致辞。
致辞
陈忠康院长在致辞中说,本届工作坊的举办出于书法专业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邀请了文史哲各领域学者与本院师生展开对话,一方面希望拓展视野,明晰书法于艺术以及人文学科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另一方面也希望改善当今学生偏重技能、技巧的学风。我们应当追溯书法系初创先驱的优良传统与学脉,以学问至上,致力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师生需要树立起一颗“向学之心”,在提升综合学问修养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书法的全面认识与方法论,这样艺术道路才能走得更久远。
致辞结束后,进入主题发言环节。参与本场活动的嘉宾有: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沈浩,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吴飞,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陈壁生,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朱天曙,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美术系副研究员汪永江,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副所长、文学院教授张兴成,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理论系主任、教授戴家妙,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教授钱伟强。9位参会学者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切入,围绕近世思想史与书法的现代化转型展开深入探讨。
主题发言
汪永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美术系副研究员
现代书学转型语境下的个人创作风格建构
汪永江老师从现代高等书法教育实践中的教与学出发,认为康有为的意义在于其是现代书学转型的关键人物,他不仅改变了时人对书法的认识,而且深刻影响了现代书法专业教育。以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为标志,体系化与进化论的书学思想开启了现代书学转型之路,书法创作史逐渐成为书法通史、断代史、专题史的核心。汪老师认为,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开创者以个人风格建构意识指导书法教育,学生则应通过辨体择帖、五体合一、资学相兼、内求化用的过程加以实践,这也是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体系化与进化论书学史观拓展的必然产物。
渠敬东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社会学系教授
法书春秋:碑帖之争与古今之学
渠敬东老师从“法书”谈起,以“天游”观、“智灵”观与“通变”等角度切入康有为的书学思想,认为书法既可“通道”,也能“安物”。康有为不止据于经学立场,且沟通儒道思想,既见全体的大,又知一己的小,这是其讨论书法之前的重要前提。同时,他提出康有为所倡“尊碑”实与其贬古文、尊今文的思路一脉相承。古文以两汉为界,书法以六朝为界,康有为虽讲本汉,实则重在六朝,立场为反宋学、反理学。最后,渠老师列举书中所谈指法,引出“气”与“质”之问,强调气的质与势结合在一起,所谓“藏锋”即藏于天地之中,只有深明自己在天地间的“小”,才有可能见“大”。今日读《广艺舟双楫》,目的在于重返自修与自省,回到元气,回归自己,才是读书之本。
戴家妙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书法理论系主任、教授
吾眼有神 吾腕有鬼——康有为与《广艺舟双楫》
戴家妙老师着眼于《广艺舟双楫》“吾腕有鬼”的线索,直指康有为理论中的四大矛盾之处:其一,新变与通变之间的矛盾,未能理清通变的原理;其二,求新与求古之间的矛盾,将历史的“古”与审美的“古”混为一谈;其三,尊北碑与卑唐碑之间的矛盾,因其审美主观性强而偏好新出的、体格健壮多变的碑刻;其四,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表现为理论上的尊碑与实践上的学帖相异。戴老师认为康有为对天性与气势的发挥值得肯定。
张兴成 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副所长、文学院教授
古今之变:思想史视域中的《广艺舟双楫》
张兴成老师从《广艺舟双楫》的学科性质引出时人对其单一的传统定域问题,认为该书为晚清中国政治和文化剧变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部思想史和哲学著作,应从康有为的整体思想格局去理解。其思想融清代碑学与今文经学、西学之变革精神为一体,为中国书学找到了一条通古求变,返本开新而又能应对时势之理路,促进书学的“现代转型”。张老师从思想史视域引领我们重新审视了康有为书学的结构与意义,并推究其“变”背后之“通”的价值,强调这彰显了中国文化“道通为一”的传统精神。
沈浩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对当代书法高等教育的启示
沈浩老师从书法学科的顶层设计来理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细数当下书法教学应该关注的问题:重史大于重论、技术分析与学理探究失衡、局部深入与系统考察的关系和文史研究与艺术表达的关系。并强调应关注书法教学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象,尤其要注重艺术与文化、实践与理论的会通。沈老师指出,《广艺舟双楫》中体现的问题意识都是围绕着“变”而展开,即时代之变、学术之变和书法之变,以书来观世界是解读这篇文章的核心。我们应细究其立意之前提,去认识、辨析和理解其观点。
吴飞 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教授
艺术的文质之维——从康有为的角度看
吴飞老师首先提出,《广艺舟双楫》与康有为同时期著作所呈现出的观点既有区别又有呼应。其次,参照《新学伪经考》,分析《广艺舟双楫》中对刘歆作伪的双重态度,体现出康有为对“文”与“八分”理论的重视。最后,探讨《广艺舟双楫》所呈现出的“文质”关系,强调康有为在书法理论中总体崇尚古朴,与其春秋学中体现出的“文质”进化论完全不同。康有为论书应更多出于自身体会与习练的自然,而不像其公羊学附会西学那般勉强。故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文”是尚“质”之“文”,即合于自然之“文”。
朱天曙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变法”与“尊碑”——《广艺舟双楫》与清代碑学体系的建构
朱天曙老师从书法史的角度,围绕“变法”与“尊碑”两大主题,肯定了《广艺舟双楫》挖掘碑学审美价值和构建碑学话语的重要作用,梳理康有为写作的时代大环境,指明其碑学理论的渊源和影响,并详述了“变”的深层逻辑和必然性。同时,朱老师指出康有为碑学理论的局限及其晚年的反思与转变,提出碑学虽然拓宽了中国人学书的视野,丰富了书法的审美内容,但帖学作为中国文人书法的主要脉络,其价值不可抹去。
陈壁生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教授
康有为的书法理论:以清代碑学为中心
陈壁生老师提出,经学塑造了中国文明的基本价值,书法作为中国文明的一个分支,在一些问题上,与经学的发展有共同的逻辑。康有为即重视时代风潮与书法的关联,认为审美思潮的兴起源于时风之变迁,而学术风潮变化的背后即经学的变化,故清代碑学复兴与经学复兴密切相关。顾炎武之后,发明“汉学”,实事求是、修学好古成为清代的学术风尚,经学研究方法的改变影响了史学、文学、地理学等方面,碑学、篆书、隶书的兴起亦是此思潮影响之产物。此外,陈老师对比清代经学与书法“复古”的规律,指明清代经学以复古为解放,从清初复东汉许慎、郑玄之古,到清代中期复西汉今文经学之古,相类似的,清代书法的发展,书家的兴趣也从帖学,到碑学,乃至石鼓文、金文,呈现出不断复古的特征。
钱伟强 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副教授
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碑学思想的异质问题——以清代学术史为中心
钱伟强老师用经术谱系图阐明三人各自的学脉归属:阮元基于乾嘉汉学和金石学,故重篆隶轻二王;包世臣基于经世学派,故试图从北碑中重构起新的二王笔法系统;康有为基于公羊学“以例解经”,故借碑进行纯理论建构。三家学脉的归属差异带来了解碑方式和倾向的截然不同,而非简单传承。钱老师认为《广艺舟双楫》寄托了康氏拨乱反正、托古改制的理想,是一部借书法呈现的“政治寓言”。
嘉宾对谈
下半场活动中,参会学者分为三组,针对思想史与书学的现代转型问题,以对谈的形式继续交流,期望围绕主题碰撞出新思路。
第一组对谈嘉宾为吴飞、沈浩和陈壁生老师。学术主持丁筱老师从学科建设层面进行提问:传统学术分类中,书法属“小道”,但康有为将书法视作可通“道”的途径。在书法升级为一级学科的背景下,请问书法能否发展为人文学科的枢纽或者沟通古今的通道,甚至可以在未来承担中国文明的使命?吴飞老师认为,古人所面对的现实是“道艺合一”,而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已经持续一百多年的“七科之学”。当书法成为一级学科后,看似升格实则面临灵魂缺失、与其他领域脱节等问题,过度专业化会破坏传统教育、思想、学问的自然研究。沈浩老师提出,讨论《广艺舟双楫》无疑为书法学科的发展更加提振信心。书法发展到当代,虽作为文字传播的实用功能不及过去,但作为“通人之学”,作为中国人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有路径和通道,这个价值和文明观不能丢。从思想史专题来探讨书法,实则还予书法“灵魂”,这才是接下来能够健全发展之根本。陈壁生老师比较了书法与文学、哲学的发展情况,指出从学科的角度看,文学对应古代的集部,史学对应史部,哲学较多用子部,相对而言,古代纯粹讲书法理论的材料比文史哲少,如果书法学科也像文史哲一样,专门研究古书,便很难有足够知识存量进行学科性研究。但是,书法学科有两个主要优势,一是重视创作,文学系不培养文学家,哲学系不培养哲学家,但书法主要是培养书法家。二是书法理论本来就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个分支,其源头在经史之学。所以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应突出创作,同时,应加强经史之学的比重。而且,在书法理论上,要将书法理论纳入到中国文明体系中。
第二组对谈嘉宾为渠敬东、汪永江和张兴成老师。学术主持丁筱老师围绕而康有为理论中的书法公学和私学概念进行提问:从私学角度看,书法以“成已”为目的,构造个体生命成长。从公学角度看,如艺术为权利和体制所制约,该如何平衡和破局?渠敬东老师谈到近代中国的知识结构改变以后,学问只在知识的累积,而没有走入到人生里去。他谈到道统与书画的关系,有两点核心需要重视:一、中国人讲修身,修身是道统的延续。中国所有周正的道统,最后都要落实到笔头或者实践。在此意义上,艺即是道,书法就是大学问,“小”即是“大”。二、道统不止存在人世间,还存在于山水和天地。佛道的核心价值在于在儒家之外开出了认知自然的维度,而书画即是其首要的表现方式。汪永江老师认为,书法对今天的意义也可以理解为艺术对整个社会的意义。书法学科的实践者应有其担当,保有独特性并充分发挥创造力,做出对社会有意义、能够保存文明的作品,以此在当下现代文明语境当中,对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这两个维度做出有力回应。张兴成老师指出两点。其一,讲文明要追溯到根源,博物很重要,能勾连上文明最原始的地方,感受到跟天地、远古和文明的呼吸。其二,我们应从康有为回到大的气象,在大的文明的转折点中进行思考而获得启示。
第三组对谈嘉宾为朱天曙、戴家妙和钱伟强老师。学术主持丁筱老师围绕中国学问的内在一致性发问:康有为的“崇碑”论接近一种对以往书学轨迹、意义的重新发明,而“碑学”有其自身的命题与内容,并不全然指向康有为的政治意图。请问今天我们该站在怎样的立场上理解康有为的书学思想?朱天曙老师认为我们不能将《广艺舟双楫》仅当做一部书法史和书法理论,而应看到一个时代,看到康有为全方位的思想。书是“艺”的内容,我们要从“艺”的内容来挖掘“道”的内涵,挖掘其中知识的学问和心性的学问,最终关注到“人”和时代的问题。书法的维度非常广阔,要把握书法的属性和宽广维度,从小技走向大道。戴家妙老师对比康有为和沈曾植,认为沈曾植的学问做得更深,而康有为更有才气。阅读《广艺舟双楫》时,我们既要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也要能看到其局限,而不是盲从,故研究历史需关注不同人生经历和性格对其书写面目的塑造。钱伟强老师提出中国学问的特点是反身自求,康有为书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元气和充沛生命力,是我们现在非常缺乏的。六艺是中华文化的根本,要通过实践去学六艺,而不仅当做一种知识。传统学问首先要立志,每个有志于学习传统文化的学生,都要梳理起这种精神,技道并进,相互作用。
学员提问交流
各位专家学者贡献精论,展现了对主题内容的进一步思考,本场对谈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结束。之后,来自校内外的40位学员与在场嘉宾进行问答交流。
提问:李廷华先生评《广艺舟双楫》中提到:“赵子昂处两宋尚意书风盛行之后,亦以笔法渐懈而张复古之帜。”这个“古”基本认为是魏晋或二王。请问老师对于元代复古的“古”有没有其他理解?
渠敬东:这是康有为的说法,我们应综合各种说法形成自己的看法。今天讨论康有为,我们就认真地讨论他,理解他。赵孟頫是特别难的,因为是宋代皇室之后,遭遇家国之亡,在元代又承担了许多骂名,他的人生颠沛曲折,但他有自己独特的志向,朝代的更迭不能改变,那就从作品中抒发。赵孟頫绘画作品直追魏晋,甚至更早,我们可以从画里反推他书学上的判断和实验,不要只谈书法,懂画对理解书法特别有帮助。
朱天曙:赵孟頫为什么要复古?因为宋人尚意,使晋人的传统滑坡,再加上宋代对颜真卿的推崇,两重氛围之下,赵孟頫认为应建立新的秩序,回归二王正统,他一方面学习二王,同时也增加了李邕等人的方法。印章上他也主张复古,回归到汉魏传统中。
总结
最后,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教授代表美院,为“道艺合一:首届思想与书法工作坊”的三场论坛作总结发言。沈浩教授首先感谢各位到场嘉宾参加对本学术品牌项目的支持,尤其本次活动为书法专业的同学极大地提振了信心,令大家认识到书法并非小道,而是大成之学、君子之学。并指出,今天的书法学科,既要树立为己之学的认识和态度,又要成为应对新时代的创造之学。通过书法学科来感知传统力量,书法所承载的创造精神也会进一步转化成新的文明力量。沈浩教授提示同学们注意,要站在专业立场上发问,问题要与时代、社会相关联,这样做出来的才是有温度的学问、有价值的创作。我们与古人的差距不在技艺,而在精气神。汉代的雄浑气象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这正是康有为尊碑的原因之一。书法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们很幸运地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成了一份事业,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书法”这份事业创造得更有声有色。
至此,“道艺合一:首届思想与书法工作坊”研讨&对谈三场活动圆满结束,后续将出版本届工作坊文集,敬请大家持续关注。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