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藏书的人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晒书影、晒书房。
这里所谓的“晒”,并不是像古人那样,为了预防潮湿和虫蛀,把书放在阳光下晾晒,进而形成一种文人墨客展示藏书、显露才学的特殊方式和特有的读书文化——而是指当下的爱书人将书影和书房拍成照片,制作成小视频,在朋友圈晒,在微信公众号晒。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讲述了一个好玩的故事:“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意思是说他有满腹诗书,一肚子都是学问。到了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朱彝尊有样学样,他在六月初六这天袒肚露胸晒太阳,自谓“晒书”,同样是为了炫耀腹中的才学。
今人在手机上晒书影与书房时,常常会冠以一个“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理由,其实与古人晒肚皮的目的并无二致,说白了都是为了让围观的吃瓜群众知道,他们很有学问。苏东坡诗曰:“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人大多身无长物,唯一的宝贝就是藏书,拿出来显摆显摆,悦人耳目,娱人娱己,并没有什么不妥。
收藏者的心理大抵都是相似的,手上持有宝物,就想拿出来晒晒,如果老是藏着掖着,内心总是感觉不爽。就像太史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所说的那样:“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我都这么发达了,你们居然都看不到,于是,内心的寂寞与怅然便油然而生。
我不讳言,我也喜欢晒书影,喜欢晒书房——买了新书要晒,淘到旧书要晒,捡了漏要晒,得到珍稀异本更要晒……拍照、剪辑、上传、发圈,每天忙得不亦说乎,我却总是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自从进入智能手机时代,我慢慢养成了一个习惯:新书到手,总要拍摄成书影,凑成一个九宫格,发到朋友圈,美其名曰“晒书单”。然后便充满了期待,书友的每一声叫好,每一个点赞,每一句留言,都会让我莫名激动,高兴上好半天。
就这样,一边聚书,一边晒书,日积月累,竟也颇有可观。不知不觉间,我的“晒书单”就有一千多条了。这样算下来,不到十年时间,我便增加了几千本藏书。其中既有我一向偏爱的文学书、历史书和哲学书,也包括我重点收藏的日记系列、笔记系列和民俗系列。如此杂乱无章的书单,足见我的阅读口味之杂。
说来惭愧,这些书摆放在我的书架上,却大多原封未动。因为我根本没有精力阅读这么多书,只好在内心宽慰自己,以后迟早会读它们,只是暂时没有时间而已。我甚至还买重了很多书,因为有些书我只是随手翻阅了一下,便放在一边,等我想读这本书时,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于是又买了一本。而我曾经买过的那本,却又常常在不经意间,被我从书架的某个角落里翻检出来……
也许,在有些人看来,晒书影也好,晒书房也罢,完全是毫无意义的事情。然而,我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被赋予意义,有时正是这些无意义的事情反而最有意义,因为生活其实是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惊喜和小细节构成的,它们影响着你的情绪,也经常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心情——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的自适其适,与其在现实社会中纠缠于一些不必要的人际关系,不如在虚拟的手机朋友圈中寻找一些惺惺相惜的天涯知己。
事实上,对于我来说,“晒书单”不仅仅留下了一个聚书的印记,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线索,记录下我聚书的过程,记录下我读书的嗜好,记录下我生活的情趣,乃至形成了一部只属于我自己的私人阅读史。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