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周保云委员建议:加大养老行业从业人员就业补助

两会之声|周保云委员建议:加大养老行业从业人员就业补助
2025年01月16日 20:03 澎湃新闻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月15日上午在上海世博中心开幕,市长龚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提振消费,更加注重推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

上海市政协委员、金山区总商会监事长、上海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理事长周保云 受访者供图

对此,上海市政协委员、金山区总商会监事长、上海颐和苑老年服务中心理事长周保云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来自养老行业的政协委员,他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银发经济尤其关注。在15日下午政协委员参加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会上,他专门就如何发展银发经济、养老金融如何兜底等提出了三条建议。

周保云指出,现在的机构养老还存在很大问题。目前,上海市已有约17万张养老床位,但实际入住的床位只有8万多张,也就是说,有50%左右的床位是空置的。《中国健康老龄化发展蓝皮书(2023-2024)》显示,中国养老模式基本构成是“9073”——约90%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如果去掉50%的空置率,目前上海机构养老的床位实际占比只有约1.5%。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子女、想住(养老院)的老人住不起;另一方面则是养老院经营成本高、床位过剩。据测算,老人入住上海养老机构的平均支付能力需要6000元/月,而老人退休工资的平均水平只有4000元/月,当中有2000元的差额。

“所以,我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提的第一条建议,就是建议政府把给养老机构的建造补贴,改为直接给老人养老补贴,由政府或养老金融来补足这每月2000元的差额,提高那些需要进入养老院的老人的支付能力。这样一来,老人得到了照顾、养老院有了经济保障、养老院的护理员等从业人员也有了就业保障,可以实现三方共赢。”周保云告诉记者,他的第二个建议是通过正面宣传引导,转变外界对养老院的传统观念和不良印象,让更多的老人及其子女愿意选择和接受去养老院养老这一方式;第三个建议是加大对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的补助,因为只有优秀的人才愿意进来,这个行业才有希望。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周保云还向今年的上海两会提交了《关于加大养老行业从业人员就业补助的提案》。该提案分析指出,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导致养老行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但是由于行业微利、难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补助和吸引力不足、难以留住人才,专业人才短缺、致使服务质量受限,这几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养老行业发展瓶颈。周保云举例道,目前上海养老护理员队伍中,超过55岁的护理员占比接近40%,而45岁至65岁的从业人员是养老服务队伍的主体,这导致养老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程度偏低、专业素养不足,难以保证服务的专业性和高质量。在他看来,必须积极吸引更多年轻人和具备专业技能的大专高职毕业生加入养老行业,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养老服务的整体质量,还能有效缓解专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为他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在这份提案中,周保云给出的建议是建议相关部门制定长期、专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就业补助,吸引和引导更多年轻人和专业人士进入该行业。具体补助标准可根据从业人员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因素进行分级设置,确保补助金额能够有效弥补收入差距。针对年轻的专业人才,建议相关部门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支持,包括职业培训、职称评定、晋升机会等,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增强对养老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可定期举办行业研讨会和培训班,提供进修机会,鼓励从业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