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人排队9人托!央媒为民除害,怒揭大锅卤菜骗局,结局大快人心

10人排队9人托!央媒为民除害,怒揭大锅卤菜骗局,结局大快人心
2025年04月08日 22:16 娥姐美食

当 “摆摊暴富” 成为流量密码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你是否见过这样的场景:一口冒着热气的大锅前围满了人,豆角、千张、藕片等卤菜被装进小盒,标价几十元甚至上百元,顾客举着手机边拍边喊 “专门从外地开车来吃”,不到半小时,满满一盆卤菜被抢购一空。视频配文更诱人:“90 后小伙摆摊 3 个月还清 50 万负债”“夫妻档靠卤菜月入 15 万”……

在实体经济低迷的当下,这类 “摆摊暴富” 的故事像一颗炸弹,炸中了无数想靠双手赚钱的普通人。有人算了笔账:按视频里的销量,日入过万似乎不难,学费只要不到 3000 元,包教包会还管吃住 —— 这样的 “低投入高回报”,谁能不心动?

揭开 “排队神话” 的真面目

然而,当越来越多学徒交了学费、揣着 “独家秘方” 回家摆摊后,现实却狠狠泼了冷水:摊位前冷冷清清,偶尔来几个顾客,尝过之后也鲜少回头。更有人发现,同一条街上竟有三四家卖着相同口味卤菜的摊位,一问才知道,大家都是同一个 “师傅” 的徒弟。

直到央视记者卧底调查,这场骗局才彻底曝光:

  • “排队大军” 全是雇来的托:拍摄现场的 “顾客” 其实是专业群演,按次收费,负责营造抢购氛围,甚至配合拍摄 “好评” 镜头;
  • “独家秘方” 竟是公开配方:所谓的 “秘制卤料”,不过是从网上扒来的基础料汁,成本极低;
  • “纯分享” 人设全是套路:博主背后有专业团队跟拍,日常控评删差评,营造 “零差评” 假象,目标根本不是卖卤菜,而是靠收学徒费割韭菜。

那些月入十万的 “摆摊神话”,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 “流量收割术”:先用虚假场景吸引流量,再用 “低门槛致富” 的诱饵钓住学员,等学费到手,立刻拉黑失联。

为什么骗局总能屡屡得手?

这场骗局中,最令人痛心的不是骗子的狡猾,而是普通人对 “勤劳致富” 的朴素信仰被利用。骗子精准抓住了三个心理:

  1. “幸存者偏差” 下的侥幸:看到别人 “成功”,就误以为自己也能复制,却忽视了背后的托儿、剧本和流量包装;
  2. “低成本高回报” 的诱惑:3000 元学费看似门槛低,加上 “三天包会”“自备食材不捆绑” 的 “诚意”,让人放松警惕;
  3. “挣快钱” 的焦虑:经济压力下,人们急于找到突破口,反而忘了最基本的常识 —— 真正赚钱的生意,谁会轻易外传?

央视出手,大快人心!

面对愈演愈烈的骗局,央视联合多地监管部门直击现场,曝光了 “10 人排队 9 人托” 的真相。随着更多媒体跟进报道,涉案博主被调查,学徒们的维权之路终于有了转机。虽然部分人因金额未达 3000 元立案标准难以追责,但这场曝光让更多人看清了套路,避免沦为下一个受害者。

给所有人的三个提醒:

  1. 警惕 “完美人设”:网上那些 “零失败、高收入” 的创业故事,99% 都是包装出来的,真正的生意从不靠 “卖课” 赚钱;
  2. 拒绝 “速成神话”:餐饮行业靠的是口味、选址和服务,三天就能学会的 “独家秘方”,大概率是烂大街的普通配方;
  3. 实地考察是第一准则:哪怕交了学费,也要先蹲点观察师傅的摊位真实销量,尝一尝味道是否真的过硬,再决定是否入局。

正如一位受骗学徒在维权群里说的:“我们不是贪心,只是想靠双手挣点辛苦钱。但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可能是陷阱。”

希望这场骗局的曝光,能给所有怀揣创业梦的人敲响警钟:真正的财富,永远藏在脚踏实地的努力里,而非镜头前的 “排队神话” 中。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别让 “勤劳致富” 的初心,成了骗子眼中的 “待割韭菜”。

【文末互动】你身边有人遇到过类似的 “创业骗局” 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提醒更多人避雷!

信息来源:综合网络公开报道

114条评论|74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通常来说,男人很少会因为吃东西专门排队好几个小时
4月9日01:09举报129回复
满街都是卖卤菜的,还会有人信这个骗局?
4月9日01:15举报73回复
像我这种哪儿排队都不凑热闹的人举个手
4月9日01:24举报67回复
最新评论
用户7905119064广东湛江
调味品也有骗局,无鲍鱼成分,叫鲍鱼汁
4月9日12:41举报回复
边城小V湖南长沙
一个卖牛杂的,一个卖卤菜
4月9日10:59举报回复
抵制霸权主义江苏南京
造假和诈骗在我们这边是付出成本是最低的
4月9日10:50举报回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