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5融资,上市即千亿!“芯二代”寒武纪成“AI芯片第一股”

4年5融资,上市即千亿!“芯二代”寒武纪成“AI芯片第一股”
2020年07月30日 16:54 野马财经

  作者 | 郝美平

     来源 | 野马财经

创立4年,68天就完成过会。作为“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登陆科创板,引发资本市场的狂欢,按照发行价,寒武纪市值200多亿元,不过上市之后,寒武纪市值几度冲上千亿。

持续的高研发投入,让寒武纪的芯片技术获得市场的认可,不过,正如寒武纪的创始人陈天石所言:“上市并非上岸,寒武纪才刚刚起航。”

“AI芯片第一股”诞生了!7月20日,芯片明星企业寒武纪(688256.SH)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64.39元/股,本次募集资金总额为25.82亿元。

寒武纪的上市引发投资者追捧,7月21日开盘后大涨32.29%,市值一度超1100 亿元,截至7月30日,股价稍有回落,收盘于243.17元/股,市值为972.9亿元。

“芯二代”成香饽饽

其实在上市之前,寒武纪已经声名在外。约6亿年前,在地质学上被称为“寒武纪”时代,大量无脊椎动物在短时间内出现“生命大爆发”。如今作为芯片公司的寒武纪,正如其名字在地质纪元上的开创意味,意喻着人工智能即将迎来大爆发的时代。

寒武纪无疑是国内AI芯片的拓荒者,作为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虽然是“芯二代”(第二代芯片公司),却是国内芯片独角兽。2019年6月,寒武纪入选《福布斯》杂志中文版颁布的“2019 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

2015年,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和中科院计算所的支持下,陈天石主导的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寒武纪”首次成功流片。随后,陈天石带着原型芯片,拿下了来自中科院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这也成为陈天石创业的起点。事实上,在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见面”之前,寒武纪早已经成为诸多明星投资机构的香饽饽。天使轮之后,成立4年的寒武纪接连经历了5轮融资,融资金额在40亿元以上。

资本疯抢背后,可以说成立4年的寒武纪见证了AI芯片从长期空白落后到高速发展的时代。

图片来源:寒武纪官网(陈天石)

如今,寒武纪的控股股东是创始人陈天石,持股33.19%。1985年出生的陈天石,16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后来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学位,现任寒武纪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现在寒武纪董事会的成员有多位都是80后。随着寒武纪上市,也造就了一批80、85后亿万富豪。

云边端全面布局

目前寒武纪的3大业务分别是终端智能处理器IP、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以及智能计算集群系统,聚焦云、边、端三大场景。

自成立以来,寒武纪实现了技术的产业化输出,先后推出了用于终端场景的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1M系列芯片、基于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产品以及基于思元220芯片的边缘智能加速卡。

陈天石在介绍寒武纪的业务架构时表示:“云边端一体的作用就是让开发者省力省心,让我们自己也省力省心。云边端一体意味着,部署在不同场景的芯片在硬件层具有统一的指令集和架构,在软件层具备统一的应用开发环境。这能减少公司和开发者研发不同种类芯片时的成本,是我们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来看,2019年,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产品收入占比为15%,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占比为18%,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占比为67%。其中,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成为寒武纪营收的主力。

事实上,寒武纪最初的营收主力是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2017年至 2019年,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分别为771.27万元、1.17亿元和 6877.1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95%、99.69%和15.49%。

对于2019年,处理器IP授权业务营收的下降,寒武纪解释主要是因为和华为海思终止了IP授权合作。

2017年,寒武纪与华为合作。寒武纪研发的全球首款可商用的深度学习处理器寒武纪1A处理器应用于华为手机,这款芯片也成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手机芯片。

此后,从华为mate10到华为mate20,寒武纪一直与华为合作。最初,华为mate10推出后,一度火爆到一机难求。而寒武纪作为华为手机的芯片合作方,也一夜成名,让C端用户都知道了寒武纪的存在。

不过,2018年末,华为发布了自己的芯片。2019年,华为和寒武纪正式“分手”。所以,在2019年的营收构成中,寒武纪的处理器IP授权业务收入开始缩水。

华为一度是寒武纪最大的收入来源,终止和华为的合作。寒武纪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会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拓其他客户。

图片来源:寒武纪官网

与华为“分手”,非但没有阻止寒武纪发展的脚步,其业务布局和营收表现反而更好了。2017年至2019年,寒武纪营收规模从784.33万元上升到4.44亿元,作为科技独角兽企业,寒武纪实现了三年营收50倍增长。东兴证券认为,目前寒武纪收入体量较小,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未来的营收将稳步增长。

“独角兽”抢跑千亿蓝海

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寒武纪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80.73%,205.18%、122.32%,换言之,寒武纪的营收都用在了研发上。

寒武纪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合计8.13亿元,处于行业的较高水平。目前,寒武纪共有研发人员680名,占总员工的79.25%,硕士及以上的人员占比超过60%。

有很多券商看好寒武纪,国信证券认为,寒武纪是引领“芯二代”的先锋。AI芯片的市场规模将由2019年的110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726亿美元。国信证券进一步解释,寒武纪的算法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凭借先发优势和国内市场规模优势,有望在AI芯片领域领先全球,实现国产化。

国元证券则以寒武纪已获得的订单以及潜在订单为出发点,预计寒武纪有望在2022年实现盈利。

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有力地推进了寒武纪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2018年,寒武纪推出了国内首款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寒武纪 MLU100,最后又推出MLU270、MLU220等创新产品。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纪已获授权的专利共计65项,PCT专利申请120项。

无疑,资本追捧背后,寒武纪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在人工智能的机会窗口,一如陈天石所言,寒武纪站在远大征程的起点,而未来是一片蓝海。

市场调研公司Tractica的研究报告认为,当下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不足200亿元,但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保持40%-50%的增长速度,预计2023年即可突破500亿元,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85亿元。

陈天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英特尔52岁,AMD51岁,英伟达27岁。与他们相比,寒武纪只有4岁,还只是个“孩子”。如今,4岁的“孩子”,在千亿蓝海中,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作为市场香饽饽的寒武纪,一上市就冲到了千亿市值。未来,技术加身的寒武纪能否真正成为芯片龙头企业,还有待时间来检验。你之前了解寒武纪吗?你是否看好寒武纪的发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