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钱生娃”论争议不断,生育率该如何提高?

“印钱生娃”论争议不断,生育率该如何提高?
2022年01月13日 21:19 野马财经

印钱,就能生娃?

作者 | 周戎

编辑 | 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1月12日晚,原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的微博就“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被禁言,距其发布“印钱生娃”言论不到一周。

此前,任泽平在微博发消息称找到了“最务实有效可行”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

国家尽快建立鼓励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万亿,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解决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让未来更有活力,而且不增加老百姓、企业和地方负担。

网友们前脚刚被这则消息震惊得合不拢嘴,携程集团创始人梁建章后脚就公开力挺任泽平,表示“当前印钱鼓励生育是可行的”。甚至两人还一同捐款,设立了育娲人口研究院,希望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做些有建设性的事”。

作为知名专家、企业家,任泽平和梁建章为国献策无可非议,但如果脱离基本经济逻辑和全球生育历史的大背景并不能解决问题核心。

印钱真的有用吗?

任泽平的观点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其抛出一个宏大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逻辑前后矛盾,禁不起推敲。

《解决低生育的办法找到了——中国生育报告》中,任泽平表示,建议建立鼓励生育基金,“印钱生娃”,印2万亿,用10年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

很多人担心多印出来的钱,会引发通货膨胀,对此,任泽平表示,不会通货膨胀,因为专款专用。短期有助于拉动需求、稳增长,长期有助于社会活力、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诚然,多印出来的钱在M1阶段,还可控制,但是一旦流通到M2,那么在市场经济“无形的手”控制下,2万亿很快就会如潮水般涌向各行各业,引发通货膨胀。

例如我国为了扶持新能源产业,推出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以《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为例,2022年1月1日起,续航里程300公里(含)至40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补贴0.91万元。

补贴的0.91万元,最理想状态下,就是全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但这些钱一旦被消费者拿到,就不能保证消费者一定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内消费。

更重要的是,外国的经验,已经昭示“补贴生娃”并不能有效提升生育率。

以日本为例,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日本出生人口为40.5029万,同比下跌2.568万,创2000年以来新低。整体而言,2021年日本全年出生人口数量很有可能跌破80万。

这还是在日本生育补贴屡屡提升的情况下出现的结果。《朝日新闻》报道,2021年开始,日本东京都政府决定,将在国家提供的42万日元(约人民币2万6814元)生育补助金的基础上,再追加一份1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384元)的生育补贴。

除了印钱,任泽平还表示,“一定要抓住75-85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抓紧出台鼓励生育基金,再不出台就晚了,不要指望90后00后。”

但是开放二胎后,生育率并未明显改善。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全面开放二胎。2016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为13.57‰,甚至低于2014年的13.83‰。

此外,任泽平“一定要抓住75-85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的观点,仅仅解决了一代人的生育问题,并没有解决90后00后,甚至75-85年可能生的20后“不想生”的问题。

而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75-85年还能生的“时间窗口”,其实并不是最佳的窗口期,因为高龄产妇反而可能会带来畸形儿、流产等额外的生育医疗负担。从这个角度来看,更年轻的85到90后群体,更应该成为生孩子的主力军。

任泽平印钱增加生育率以及抓住75-85年一代生孩子的观点,与低生育率问题的核心,相去甚远。

来源:罐头图库

治水需引渠

有关部门早已看到中国低生育率的问题,推出种种举措,企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2021年5月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就指出,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育儿意愿低的一大重要原因是育儿成本高。

以教育为例,《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报告(2019)》显示,2016-2017年,全国学前和中小学教育阶段,家庭平均教育支出为 8375 元,其中农村为 4595 元,城镇为 10938 元。其中1/4左右的开支,被用在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辅导班。这也是网络上“鸡娃”、“内卷”一类流行的起源。

正因此,2021年7月,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禁令彻底封死了约2万亿元规模的校外培训产业,极大的减轻了生子的教育成本。

除了减轻育儿成本,有关部门也进一步强化女性生育所拥有的合法权益,减轻女性生育负担。《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中国要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在政策的指导下,企业也开始针对女性的生育有制度上的倾斜。

比如,2022年1月,农牧业上市公司大北农就推出了鼓励优育方案。不光产假随着胎数递增,并且补贴也随之提高。如果生三胎,最高可休12个月产假获得九万元奖励。对此,大北农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国平表示:“女性员工生三胎延长产假,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但是有办法可以解决。”

互联网公司也开始推出相应的政策。2021年末,快手在裁员过冬的背景下,被传新增“生育礼金”,并推出父母免费体检计划及父母陪护假,新增生育礼金,提供带薪育儿假并延长产假。

《光明日报》评论:“生育假只是提升生育率、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一部分。从大处讲,调整现有住房结构、完善普惠性托育、消除教育焦虑,从小处看,对哺乳期母亲上下班时间的设定更加弹性,在单位等各种场所增加更加人性化的哺乳室等,都需要政府部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加以考虑。”

人口问题复杂而重大,关乎国与家,你怎么看任泽平的言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