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香赤壁起

在不少人脑海中,中蒙“羊来茶往”的外交佳话已成为一段温暖记忆——2020年2月,时任蒙古国总统哈勒特马·巴特图勒嘎在中国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专程访华,宣布向中方赠送3万只羊,最终送达湖北省;同年12月,湖北省回赠蒙古国物资,除检测仪等防疫用品外,还有中蒙两国人民都非常喜爱的3万片赤壁“川”字牌青砖茶。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的赤壁市,实地探访中(蒙)俄万里茶道的源头城市、中国青砖茶之乡。

党的十八大以来,赤壁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30多项荣誉称号。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分别完成584亿元、20.72亿元,10年来年均增长10.1%、6.7%,入选全省20个高质量发展县(市)。

“今年1—8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3亿元,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可比增长13.6%。”赤壁市副市长王辉告诉记者,冲刺全国百强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是赤壁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茶香袅袅越千年

“万里茶道被称作一条‘飘香’的经济走廊。”在赤壁中国青砖茶未来实践展示馆,讲解员特别向记者推荐了镇馆之宝“天下第一砖”——长8630毫米、宽1006毫米、厚300毫米、重2025公斤的超大青砖茶,寓意着赤壁青砖茶起源于公元1006年。

青砖茶越陈越醇,便于长途运输。兴起于17世纪的万里茶道是以茶叶为大宗货物的国际贸易线路,从中国南方一路蜿蜒向北,经蒙古国乌兰巴托,最终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全程约1.4万公里。2015年,赤壁市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万里茶道源头”称号。

“从此我与这砖茶朝夕相伴,它灼痛了我的舌,温暖了我的胃,安慰了我的心,润泽了我的脑,是我无声的知己。”这是作家毕淑敏2012年到访赤壁后写在《洞茶》中的感受。

洞茶的名字源于青砖茶、出自羊楼洞。走在羊楼洞的明清石板街上,古色古香的茶风茶韵扑面而来,运输茶叶的“鸡公车”在石板上留下深深的车辙。

一间“羊楼书院”门前悬挂着一副楹联:天地流风吟赤壁,江湖夜雨煮清茶。店家说,羊楼洞因茶而起,逐渐成为著名的茶叶贸易集散与制造中心,兴盛时有200多个商号、4万多人,也因此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世界茶叶第一古镇”等称号。

“赤壁青砖茶有众多特色,如产地唯一、功效独特和工艺精湛等。”赤壁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钱红星说,近年来,赤壁市青砖茶产业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议》保护名录,该市还制定了赤壁青砖茶85项标准,涵盖“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赤壁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支持青砖茶品牌推广、产品营销、绿色防控、贷款贴息等政策奖补。赤壁市政府争取省农发行支持,设立了规模为2亿元的青砖茶产业专项基金。

赤壁市农业农村局提供了一组数据:2021年,赤壁市茶叶种植面积16.3万亩,茶叶企业162家;全市茶产量6.8万吨,产值30亿元,全产业链产值102亿元。在今年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赤壁青砖茶品牌价值为38.16亿元。赤壁市还荣获2021年度科技兴茶富农典型县域称号,并连续9年获评全国重点产茶县百强。

“青砖”变“金砖”

在位于赤壁市茶庵岭镇的羊楼洞茶文化生态产业园,有一幢被称作“洞茶木仓”的别致建筑,由环保型原木构建,上下两层,分成48间小木屋。步入木仓,空气中也散发着木香。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一箱箱青砖茶整齐地摞放着。

据介绍,“洞茶木仓”仓储面积2000多平方米,每个标准库可以存放25吨砖茶,最大库容总量为1200吨。小木屋配备了智能化通风、消防和安防系统。门上安装的液晶控制器显示,室内温度35.4摄氏度、相对湿度50.5%。

“‘洞茶木仓’今年1月试运行,上周刚刚通过验收。”羊楼洞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波介绍说,这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全木质构造的砖茶储存仓,可以实现青砖茶后陈化的最佳品质转化。目前,20多家外地客商在这里存放着600多吨货品。

藏茶保管服务激活了产业链上下游,帮助企业构建了新的商业模式,也是对发展产业链金融的有益探索。去年9月,羊楼洞果茶公司凭借在“洞茶木仓”存放的3.5万片价值约1000万元的青砖茶,获得了赤壁农商银行500万元的“青砖茶仓储贷”。

青砖茶的生产周期长,成品青砖茶储存的过程也是缓慢发酵的过程。由于微生物的不同和发酵程度的差异,每个批次的青砖茶口味都会略有差异。

“青砖茶是赤壁人代代传承的‘金砖’,跨越千年正历久弥新,我们顺应市场需求,研发轻便时尚产品,让‘青砖’变‘轻砖’。”赤壁青砖茶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祝裕志说,目前青砖茶产业正在朝着种植绿色化、加工清洁化、产品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公司新建了15个标准化加工车间、18条清洁化智能化生产线,还规划建设了万吨级黄金发酵中心和10万吨储茶木仓。在做优做强传统青砖茶、米砖茶产品的同时,新开发出袋泡茶、速溶茶、茶饮料等30余类、160多款产品。

在赤壁,青砖茶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了周边百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共同富裕。

杨朝生师傅长期从事青砖茶合作社管理工作。他说,现在的不少茶树是1950年前后老一辈人种下的,为了保持产量稳定,每隔15—20年左右需要修剪更新一次。目前合作社共有茶叶生产基地2700亩,覆盖赤壁市和崇阳县,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每人每天的劳务费能有200元。”杨朝生说,青砖茶产业带动了约3.5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

虽然青砖茶的生产采用全自动清洁生产线,但其他环节所需人工较多。从春茶采摘开始,最忙的时候,周边几个乡镇的人都参与进来,甚至老人、孩子也帮着采茶;进入夏季和秋季,通常有150多人负责机械采茶,每人每月的工资约6000元;到了冬季,深翻、下肥等田间管理也需要不少劳动力。

寻古道借“东风”

“寻古道,借‘东风’,走新路。”王辉这样总结赤壁市近年来的发展路径。

赤壁是一座山环水绕的美丽城市,六山两水两分田,拥有18.3公里的长江岸线。三国鼎立从这里奠基,万里茶道从这里发源,三峡工程从这里起步。这正是“寻古道”的底蕴所在。

近年来,赤壁市借好“东风”,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部崛起等重大战略,抓住湖北省委、省政府实施县域经济发展“三百”战略等发展机遇,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去年,赤壁长江大桥已经建成通车;今年底前,赤壁长江取水工程竣工后,市民即将喝上长江水。这些将为全市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走新路”就是聚焦创新驱动,蓄积发展新动力。赤壁组建了青砖茶研究院、安全应急产业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建成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赤壁),启动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赤壁中试谷和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1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9家,完成登记7项省级重大科技成果,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08亿元。

近年来,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对赤壁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办法总比困难多。”钱红星说,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能等靠要,要苦干实干。

“发展靠投资,投资靠项目,项目就是税收、就是就业。”钱红星说。2021年,赤壁市引进各类投资项目257个,目前到位资金270亿元;今年新签约项目95个,协议引资468.73亿元,到位资金181.48亿元。今年1—7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364.51亿元,同比增长15.2%。首期投资111亿元的华润?赤壁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示范区已开工11个,投资35亿元的电子玻璃基地建成投产,保诺科技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了9天,致诺SMT项目签约28天后实现投产,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今年以来,按照“应退尽退、应退快退”的原则,赤壁市财政局全力做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落实,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截至目前,全市落实增值税留抵退税3.74亿元,办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款9238万元。

采访行程结束之际,羊楼洞石板街上深深的车辙再次浮现在眼前,这些先人留下的印迹,给记者以一种强烈的历史感。走在绵延千年的万里茶道上,当今的赤壁人不仅是劳动者、建设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赤壁将努力提升全市经济总量,让百姓的钱包鼓起来,因地制宜推进共同富裕。”王辉说,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赤壁这座万里经济走廊的源头城市将持续“飘香”。

来源:中国财经报

记者:卜海涛 李文娣 通讯员:黄锋

编辑:傅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