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创新安徽”精彩乐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奏响“创新安徽”精彩乐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财政支持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2022年09月26日 15:27 中国财经报官博

对着空气动动手指就能轻松挂号,就像科幻电影中的画面一样神奇——这是记者日前在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超科技)展厅内看到的景象。

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等“国之重器”相继问世,“九章”“祖冲之”号系列量子计算原型机等成功研发,建成各类国家级研发平台216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原始创新不断,“创新安徽”精彩乐章奏响江淮大地。

10年来,安徽财政通过增加投入、完善政策、深化改革等有力举措,为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提供坚强保障。特别是2017年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以来,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从2017年的260.41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416.1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从4.2%提高至5.5%,助推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0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加大投入 铸就“国之重器”

一种粉末状的药品将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这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以下简称大健康研究院)最新的科研成果之一,专门治疗由肥胖导致的早期糖尿病。目前这款药品正向国家申报临床研究批件,未来有望成为我国微生物活菌制剂类原创新药。

负责这一任务的核心研发团队由国际顶尖名校的多位科学家组成,依托大健康研究院创新平台,他们围绕世界生物医药最新科研方向——微生物活菌制剂开展科研攻关,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

大健康研究院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安徽省共同发起建设,参照国家实验室体制机制建设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健康领域的重大创新平台,它的建设以满足生命科学、人口健康、疾病防治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出发点,主框架为“1+8+N”模式,即建设1个公共技术平台、8个研究所和若干个联合研究中心。

“大健康研究院着力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之间的路径,形成覆盖科学发现、技术研发、临床试验、中试放大、示范应用等全链条贯通发展的创新体系,力争5年内建成国内一流的大健康领域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一批新药、医疗器械、诊疗技术等,引育一批顶尖人才。”大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姜精如表示。

自去年挂牌后,大健康研究院紧密布局推进细胞药物、大分子药物、靶向药物等6大支撑平台建设,目前已从国际知名机构招聘8位全职课题组长,招引30多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在抗体药物、细胞治疗药物以及微生物药物等创新药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大健康研究院成立以后,对高端人才有了更大的吸引力,有利于汇集生物医药上下游企业,加速试验研发工作。我们团队布局的肠道微生物药物治疗代谢性疾病、肠炎和抑郁等管线目前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合肥瀚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陶万银说。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以来,组建了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空间和环境(筹)5大高能级研究院。科学中心还加强前沿探索和前沿布局,梯次推进12个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

10年来,安徽举全省之力,建成以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实现了由“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

安徽省财政厅厅长谷剑锋表示,在推进“国之重器”建设的过程中,财政部门勇当重大战略“排头兵”,舍得花钱、精准用钱——2016年以来,省市财政安排约183亿元,高水平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以来,省财政累计投入3.73亿元,采取认定奖励、稳定支持和绩效奖补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建设32家省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

同时,合肥市设立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专项基金,以“直接补助+股权投资”方式,支持“NK细胞靶向免疫药物”“高性能双极膜”等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结构 支持自主创新

有核心技术才有未来,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安徽财政加力支持“从0到1”的原始创新,将科技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对着空气动动手指就能轻松挂号,靠的是东超科技自主研发的“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该技术通过核心产品负折射平板透镜,应用光场重构原理,将发散在空中的光线重新汇聚,从而形成不需要介质承载的实像,利用交互控制技术,实现人与空中实像的直接交互。

步入东超科技企业展厅,科幻电影中的画面在这里不断闪现——对着空气点点手指,就能实现电梯开门、马桶冲水、自动取款等。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空中成像车载展示机。有了它,传统的汽车仪表盘将被空中悬浮屏幕取而代之,未来的汽车将更具科技感。”东超科技副总经理朱永志介绍说,目前,公司已经和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达成合作,不久的将来,这款产品便会搭载在汽车上实现量产。

东超科技于2016年在合肥成立,创始人韩东成、范超都是“90后”。疫情期间,他们研发的可交互式空中成像创新产品订单迎来爆发式增长。目前“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正在向医疗显示、公共设施、信息安全、智慧车载、智慧家居等多个行业拓展延伸。

公司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朱永志回忆说,2018年,当公司由于缺少资金苦苦支撑时,合肥高新科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高新投)出资800万元。有了这笔资金,企业研发、运营得以稳步前行。2020年初,当公司再次出现财务危机时,合肥高新投又一次“雪中送炭”,追投1000万元资金帮助企业度过“寒冬”。此外,公司还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近1000万元。

除了资金扶持,政府还提供研发支持,帮助解决产品首试首用的问题。如今,东超科技已累计申请国内外500余项包括发明和PCT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

发展至今,东超科技已获得科技部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最高奖、2022“中国元宇宙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一等奖、2020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荣誉。

企业是创新主体。安徽省紧抓对企业的培育,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紧盯“卡脖子”难题,体系化推进重大科技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精准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省科技创新“攻尖”等计划,构建重大科技攻关体系。10年来,安徽省、合肥市财政安排4.16亿元支持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和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等重大项目预研;在国家实验室获批初期,就安排专项资金引导支持原始创新。

创新方式 培育科技“森林”

仅用6年时间,一家“小不点”企业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成立于2016年1月的安徽禾臣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臣新材料)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生产研发平板显示、光学、半导体等相关行业精抛材料。该企业研发的CMP抛光垫材料和石英光掩膜基板材料技术含量高,且价格仅是国外产品的一半左右,一举打破了该类产品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研发需要持续投入,禾臣新材料也遭遇过资金瓶颈。2020年9月,安徽省科技担保公司在市场调研中接到该企业贷款的申请,立即为其提供500万元信用担保贷款。当年企业营业收入达6507万元、净利润为1332万元,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

随后,禾臣新材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省级担保公司增信,企业融资渠道逐渐畅通,目前其贷款规模达到4900万元。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8602万元,较2020年增长32%,今年全年营收计划为1.1亿元以上。

10年来,安徽财政把支持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创新方式,支持科技创新“栽树工程”, 培育科技“森林”。成立安徽省科技担保公司就是亮点举措之一。

因轻资产、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融资难已成为“老大难”问题。扶持科创企业,如完全靠财政资金补贴,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专业性、灵活性不够;完全靠市场也不利于科技创新。只有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才能更好地实现创新驱动。

基于此,2018年底,安徽成立全国首家省级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通过构建全省科技担保体系、建立科技担保模式,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安徽省科技担保公司董事长朱安国介绍,公司率先在全国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科技融资担保体系,以“白名单”和推荐机制为抓手,建立风险共担、风险共管科技担保工作机制。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开展“科技融资担保”业务802.66亿元,服务科技企业10280户(次)。

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王召远告诉记者,近年来,安徽科技创新企业数量多、发展快,企业融资需求相应增加,为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效应,省政府决定设立省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发生贷款损失的银行和担保机构,资金池将给予20%—30%的补偿;对银行开展的企业首笔贷款,或是以纯信用、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和存货抵(质)押等方式获得的贷款,风险补偿比例再提高5个百分点,放大财政资金效应。

“科技创新的突出特点是风险大,省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构建起政府、银行、担保、征信多方协同联动、精准高效的科技企业贷款服务体系,让科技企业创新吃下‘定心丸’。”王召远介绍,截至目前,资金池入库企业达到20137户,已累计向4992户企业发放12329笔贷款,共计334.88亿元。

安徽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吴祎明介绍,2017年以来,综合采取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省财政资金投入超18亿元,引导市(县)资金投入超14亿元,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达88.94亿元,累计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项目2307项,其中70%左右的项目和资金集中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65%以上的项目由企业牵头承担。

在财政的有力支持下,全省高新技术企业从2012年的1742家增加到2021年的11368家,位居全国第8位。 

深化改革 加快成果转化

10年来,安徽既注重原始创新,在高精尖领域破解技术“卡脖子”难题,又依靠科学装置“沿途下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机器人能看病吗?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大讯飞)的“智医助理”机器人让人耳目一新。

在科大讯飞企业展厅,记者看到,“智医助理”可以根据医生和患者的对话迅速生成电子病历并给出病情诊断,医生可通过“智医助理”查看病史,还可查询相似病例、临床指南和对症使用的药品。

通过认知智能相关技术,“智医助理”全面学习了相关医学专业教材、临床指南和经典病例等海量资料,为医生提供鉴别诊断,从而辅助医生提升诊疗质量、提高诊疗效率。

“智医助理”产品线负责人马文君介绍,“智医助理”作为全球首个通过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医学人工智能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目前,该产品已在全国30余个省份、377个区县实现常态化应用,累计提供4.7亿余次AI辅助诊断建议,经“智医助理”提醒而修正诊断的有价值病例累计超过58万例。

基于全球领先的核心技术,科大讯飞加快了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在教育、医疗、政法、智慧城市等应用领域成效显著。

1999年,科大讯飞开启了中国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的探索之路。创业举步维艰之际,在合肥市政府的积极组织协调下,安徽信托、美菱集团和合肥永信三家国企分别拿出1020万元、各占17%的股权,正式成立了科大讯飞。智能语音的“种子”从此在合肥扎根发展并不断壮大。2008年,科大讯飞成功上市,成为智能语音领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2012年,安徽省政府与工信部省部共建“中国声谷”,打造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合肥市政府每年拿出6亿元支持企业发展,惠及企业超700家,支持企业核心技术研究、数据创新、上台阶发展等领域。

截至2021年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1425家,同比增加39.2%;实现营收1453亿元,同比增加37.1%。

10年来,安徽财政着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仅2021年,省财政就安排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示范应用项目补助资金和保险补偿项目补助资金1.26亿元,覆盖170个项目。合肥、蚌埠、芜湖等市财政还安排专项资金对绩效评价优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予以支持。

此外,省财政还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2014年以来,以债权投入或股权投资方式累计安排14亿元,支持320家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科技人才团队。2018年以来,累计安排8亿元支持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目前已设立13支子基金、总规模36.31亿元,投资项目64个、投资额达11.12亿元。

今年3月,安徽发布《关于改革完善省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措施》,提出将最大限度赋予科研人员经费使用自主权,进一步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并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等,使科研人员创造的价值获得合理回报。

为了释放创新活力,安徽财政加快实施结果和目标导向的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强化分类绩效管理,简化绩效评价指标,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确保科研经费自主权接得住、管得好。

10年间,安徽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并跑领跑,区域创新能力由10年前的全国第15位跃升至第8位。

来源:中国财经报

记者:李忠峰、杨文君;通讯员:黄亚林、谢红

编辑:刘彬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