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不离家 服务“买得起”​——北京探索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养老不离家 服务“买得起”​——北京探索破解居家养老难题
2022年12月19日 13:39 中国财经报官博

连日来,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蔡先生几乎跑遍了整个北京城——实地考察十几家养老机构,只为给家中两位80多岁的老人寻一处“养老港湾”。

“老人年岁已高,行动不便,都有基础疾病,日常得监测血压、血糖、心率等,保姆已经满足不了需求,需要相对专业的看护,只能考虑相关养老机构。”蔡先生告诉记者,养老机构多在郊区,四处咨询下来,每人每月收费都要上万元甚至更高,这让收入不够高的他颇为踌躇。

如何让北京老年人尤其是居家失能失智老年群体,享受到价格普惠、品质较高且能就近就便的养老服务,已成为北京等大城市养老问题的痛点。

“如果有既专业、又实惠的居家养老服务就好了。”蔡先生的这一期待并非空穴来风。就在前不久,北京推出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开启了一场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

“老”北京加速走来

北京已跨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且还在加速“变老”。

北京市老龄办、市老龄协会发布的《北京市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441.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20.18%;6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311.6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4.24%,同比增加20.4万人,也是近5年增量最多的一年。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4%,就意味着该地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以6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计,北京市16个区中,东城、西城和石景山区老龄化程度最深。相比郊区,中心城区老龄化程度增速更快。2021年,中心城区常住老年人口增加8.4万人,同比增长3.5%;郊区常住老年人口增加3.3万人,同比增长1.7%。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必答题”。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也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北京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养老服务体系?在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会长黄石松看来,做到机构、社区、居家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是关键所在。

近年来,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在机构养老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及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报告》显示,2021年,市财政累计投入支持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达16.12亿元,发放养老机构建设、运营补贴约2.5亿元。

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运营养老机构579家,累计建设运营养老照料中心276家,建成运营养老服务驿站上千个,逐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床边、身边和周边”以及“市、区、街、居”构成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

“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并存

尽管从整体看北京市养老服务供给十分充足,但其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诉求和期盼有所偏离,供需并不对等。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普惠型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养老产业小散乱现象突出、养老服务供需匹配明显错位、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较为突出,这直接导致老年人‘买不到’与‘买不起’养老服务问题并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城市养老‘一床难求’与床位大量闲置并存。”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无奈之下,许多市民只能通过保姆提供的家政服务替代专业的养老服务。

“一床难求”,实际上是指对老年人而言,难以获得价廉质优、就近就便的养老服务。从地区分布看,北京的养老机构多数都在五环、六环外,但老年人口大多集中在市区居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供需错配,在家庭周边找不到既普惠又专业的养老服务。此外,受传统观念以及费用较高等因素影响,还有很多老年人并不愿意去机构养老,从而导致养老机构床位闲置。

据北京市民政局统计,目前,该市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仅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也就是说99%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中,85%为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在全市22万余名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中,85%也选择居家养老。

对此,北京市近年来已采取措施适应这一现状。早在2015年,北京就在全国率先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明确将养老服务的重点从机构转向居家,逐步从无到有搭建起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这是在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对超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客观规律的科学认知和把握。”黄石松表示,北京市人均GDP已经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的水平,且近年来老年人口结构和需求发生变化,面临机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积极性不高、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经营困难等问题,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必须实现从“有”到“优”的突破。

居家养老是大城市养老的痛点、难点,是养老服务体系最大的一块拼图,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黄石松认为,老年人所需的照护服务,既要有专业性,也要有家庭般的温馨,只有同时满足“服务普遍、就近就便、服务质量可靠、价格可承受”这四个条件,养老问题才能获得长久的解决。

一场深刻的供给侧改革

派驻养老管家、护理员进家门,重点为居家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一场养老服务模式创新正在北京各地展开。今年10月,北京市民政局依托北京健康养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康养集团)在西城区正式启动创新完善养老服务模式试点,聚焦99%的居家老年人最迫切的养老服务需求,突出“床、护、助、餐、医、康”一体化,将专业养老服务搬到老年人家中、床边。

当前,我国养老机构服务市场已呈多元化发展格局,社会力量成为机构投资运营主体,政府也在积极引导国企加速“入局”。

“近些年,北京养老产业发展主要依靠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现有市场主体规模小、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国有企业参与较少。”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同于以往单纯依靠政府推动养老设施建设、统筹建点布局的思路,本次试点转由政府引导支持市场主体运作的方式,构建居家养老市场化运行体制,即加快培育政府引导、国企引领、多元主体参与、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的养老服务产业业态,先行发挥国企有政府信用背书、经济实力雄厚、老百姓信赖等优势,驱动产业发展,促进养老事业进步。

作为此次北京试点运营机构的北京康养集团成立于2021年10月,是北京市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资产转型养老服务及市属国企涉老业务的整合主体,也是北京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打造健康养老产业的“主力军”。

从目标群体来看,此次服务模式试点瞄准了居家失能失智老年人,重点解决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化照护的刚性需求,并在兜底线、保基本的基础上突出普惠性。

目前,试点地区已有首批500多位老人享受到改革红利,家住西城区广内街道的古树林就是其中之一。

古树林今年68岁,因脑溢血导致生活处于半自理状态,日常靠轮椅出行。“除了照顾饮食起居,护理员还会提供泡脚、按摩等保健服务,带他去公园活动,还会耐心疏导老伴的负面情绪,服务很是周到细致。”古树林的妻子刘海宁坦言,现在家庭护理一个月的花销是6000多元,而之前请保姆也要5500元,相对而言,这份服务更好更划算。

“老年人的需求非常多元化,我们推出了家庭照护7大类、20小类、98项服务项目,精准对接老人个性化、差异化的实际需求,提供普惠‘服务包’。”北京康养集团副总经理张硕说,“目前很多项目还没有‘解锁’,我们也将积极推出更多的试用产品和免费体验服务,让基本养老服务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供给背后,是完备的人才、供应商和信息平台网络。据悉,北京康养集团组建了由养老管家、护理员、志愿者构成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引入了家政护理类、助洁助浴类、中医理疗类等20家优质服务供应商,开发了智能化线上供需对接平台,不断增强供给能力。

截至目前,北京创新养老试点模式运行取得初步成效,老年人实际体验反馈“零差评”。下一步,北京将以市中心城区为重点,逐步向西城区其他街道乃至全市推广复制,力争在2023年覆盖10—15个街道。

“养老服务体系新模式是新生事物,必然有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民政部门将会同人社、卫生健康等部门,同步研究制定居家养老照护支持政策、完善养老护理职业发展体系、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等,积极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探索形成养老服务“北京模式”。

来源:中国财经报

记者:敖阳利

编辑:傅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