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领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这一领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2024年05月23日 16:46 中国财经报官博

中新天津生态城,无人机按照指定航线自动完成城市巡检任务;深圳坪山燕子湖会展中心,乘客坐上“空中的士”10几分钟后便可抵达福田CBD……

作为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低空经济”正加快融入各行各业,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根据测算,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1月10日,在深圳坪山燕子湖会展中心,直升机起飞前往福田CBD。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万亿元级产业浮出水面

低空经济是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

发展低空经济,通俗来说,就是把“路”修到“低空”去。在这条新“路”上,同样会出现“路上的‘车’”、“开‘车’的人”和因“路”而兴的产业。

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拉开了开发低空资源、促进通航发展的序幕。

2021年2月,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低空经济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被作为“新增长引擎”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下,低空经济涉及的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传统通航作业保持稳步增长,空中游览、航空运动、医疗救护等新业态也在加速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有超126万架无人机,同比增长约32%;全国注册通航企业690家,是2015年的2.5倍。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

工信部研究机构赛迪顾问4月发布报告预计,2026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2月27日,5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龙在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附近海域上空飞行。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避免“一哄而上”同质化竞争

在多地加力布局低空经济的情况下,怎样避免“一哄而上”和同质化竞争?

“川渝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低空旅游需求和潜力大,应急救援等场景也很广泛,未来将成为两地发展低空经济的着力点和亮点。”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临近空间创新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全保说,对地方政府来说,要立足地方资源禀赋,把握民生需求,突出场景特色,依托产业基础定位低空经济发展方向。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向重点企业有效集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打造地方名片。

王全保表示,发展低空经济拼速度更拼耐力,要坐得住冷板凳,潜心做好装备核心技术和低空智联技术攻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应用场景。

专家建议,还要不断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协同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究。构建贯穿低空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证、运行支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标准体系,为低空经济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低空经济对通用航空等前沿新兴交叉领域人才需求巨大、要求很高。”覃睿说,目前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复合型、交叉型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要加强相关学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推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精准育才,助力低空经济蓬勃发展。

来源:新华视点

编辑:傅博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