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财政机关文化】
月是村庄明
赵磊
岔二村的村民代表大会散会时,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时近中秋,淡红色的月亮如一张圆形的薄纸,就那么恬静地贴在地平线上方,散发着柔和的光。
宋佩华是岔河镇财政所的工作人员,此次驻村一周,是为落实岔河镇两个村子的一事一议奖补资金项目。岔二村的项目主要是路灯安装,全村25条街道需要安装130盏太阳能路灯。今天的村民代表大会放在了晚饭后,参会的23名代表,大多是四十岁以下的青壮年,做事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等村书记把事情说完,大家议论了一会儿,便通过了表决,签字、按手印,一气呵成。下一步,就是招标了。
月亮升高了一点儿,月光透过村委会院子的大槐树,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影子。这时候进来一个人,手里拎着俩袋子,一进门就喊道:“老宋,没吃饭呢吧?我给你带来了煮玉米!”李志山是村委会委员之一,能写会算,还经常参加镇里的文艺汇演。宋佩华笑着看他坐到身边的石凳上,接过他手中的袋子,不客气地啃了一口热气腾腾的煮玉米,真是香甜哪!
俩人聊起了村里统筹款的情况和下一步的招标。李志山负责电线杆的选址工作,宋佩华就问起大家的意见,嘱咐新建的电线杆尽量避开村民家的大门口,以免影响他们进出。李志山拍拍胸脯道,涉及到的每家每户都做好了沟通,没有一户有意见。“一到晚上,村里就黑压压一片,大家早盼着把路灯安上了!前几年村里建的健身公园很不错,村民们都希望晚上也能出来散散步,享受一下夜晚时光。”他说道。
李志山黧黑的脸上,一双眼睛透露出淳朴诚挚的光。宋佩华心想,对他这样留在本村建设新农村的青壮年来说,村里的任何一点改善,都牵动着他的心弦吧!
望着皎洁的明月,宋佩华的思绪一下子飞得很远。
1986年,宋佩华从部队复员,正赶上国家筹建乡镇财政所,就满怀期待地来到了岔河镇。一切业务从头学起,工资发放、收付记账、农业周转金、农业税……那个年代的财政业务都是最基本的,每项工作都要认真做好,每项农业政策都严格落实。
这期间,最让人欣慰和欢呼的是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这对全国的农民来说,无疑是平地一声春雷!这是国家为农民减负,是矗立在华夏历史长河里的一座丰碑!这之后,国家财政的建设资金逐年向“三农”倾斜。农村、农业、农民是国家重点关怀对象,财政人的工作有了新的方向,地力补贴、燃油补贴、经济作物补贴,各项支农资金源源不断流向“三农”,投入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美丽庭院建设、文化生活建设……
所里的财政人更忙了,日日夜夜加班加点。但大家又是何其快乐,能够在这个时代做一颗螺丝钉,是何等的幸运!
岁月的长河不断向前奔涌。转眼间,宋佩华已经在乡镇财政战线俯首耕耘近四十年,明年就要退休了。他知道自己早已从一个“青葱少年”变成了满头华发的老者,但总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奋战在财政一线的热血青年,甘愿为财政工作奉献到退休前的最后一天。四十年来,他一直没有离开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看着它一天天走向丰饶,走向富裕。
宋佩华和李志山一前一后,安静地走在村路上。有明亮的月光相伴,今晚的夜路不需要手机照明。用不了两个月,村里的130盏路灯就会全部亮起来,到那时,乡亲们就可以随意散步,去公园溜达,在小广场上跳广场舞。他想,这些路灯照亮的不仅是村路,更是农村的康庄之路,农民的美好生活之路!
月是村庄明。月与路灯同辉,照亮的还有他这个老财政人的心田。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财政局)
编辑:张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