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财政机关文化】做无怨无悔的财政人

【我心中的财政机关文化】做无怨无悔的财政人
2025年03月24日 14:01 中国财经报官博

【我心中的财政机关文化】

做无怨无悔的财政人

姜秀花

1995年,我从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到乡镇政府从事财政工作。随后10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底层民众的情感,为我在市财政局更好地服务人民奠定了基础。

从入职伊始,我便浸润在浓厚的财政机关文化氛围之中。财政文化,是一种无形却强大的力量,它贯穿于每一项财政工作的流程,扎根在每一位财政人的心中。

2004年,我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开封市财政局,从单一的财政政策执行者转变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责任更大。

回顾过去20年,我经历了多次财政体制和机构的重大调整,以及财政政策的修订。我见证了财政人无怨无悔的努力和奉献,身边的领导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

作为政治机关的财政部门,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并在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下,发挥表率作用。

自2004年起,省政府调整了省市财政管理体制,实行按税种划分收入,省市共享。2004年,开封市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亿元,增长32.3%,市本级、县级、区级收入分别增长25.9%、38.4%、30.9%。改革激发了各级政府组织收入的积极性,有效遏制了挖税、拉税现象,实现了财政收入高速稳定增长,体现了体制调整的初步成效。

2004年,市直机构改革与部门预算、国库单一账户改革同步推进。为确保顺利转交,全市316个单位的预算指标需录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这是一项紧迫且繁重的新任务。我们周末几乎没休息过,直到完成所有指标录入。科长得知后,决定让我们休息一个周末。其间,虽然我渴望像其他母亲一样陪伴孩子,做贤惠妻子照顾家庭,当孝顺女儿看望父母,但作为共产党员,在组织和工作需要时,我选择优先完成任务。

2005年,开封市启动行政区划调整。为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实施意见,市财政局全面负责财税统计工作,包括核定各区县的经济指标、建立计划统计体系、处理收支基数及债权债务的划转、企业交接等任务。这项工作涉及大量表格制作、方案制定和会议协调,预算科的同事们加班加点。期间,由于胳膊疼痛难忍,我匆忙就医,却被告知需住院治疗。科长和同事们得知后忍不住纷纷流下泪来。

2006年4月,财政部下达通知: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尽管身患疾病,我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繁忙的战斗中。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建立新的政府收入分类体系、支出功能分类体系以及支出经济分类体系,这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分类体系最重大的一次变革,同时也是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又一次深刻创新。为了确保改革顺利进行,我们全力以赴整理相关材料,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活动。我们模拟编制了2006年的部门预算,对新旧科目提取的表格和数据进行了详细对比,并保留了备份。一套完整的单位部门预算包含20张表格,为了确保新系统参数的准确性,我们常常连续工作,在表格上仔细标注发现的错误,并反复进行测试。

为了贯彻中央部署推进的工资制度改革和津贴补贴规范化政策,2007年全年,我们持续保持着高效的工作节奏,不曾有片刻懈怠。一方面,我们仔细核对并统计由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审批通过的工资表。另一方面,我们竭尽所能地寻找资金来源,以确保工资和津补贴及时、足额地发放到位。那一年,预算科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至凌晨,这已成为了我们的工作常态。作为财政工作者,我们应为热爱的财政事业贡献青春,无怨无悔地度过这一生。

(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财政局)

编辑:傅博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