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政部官网消息,2025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即将于4月10日至19日发行。明天上午8点30分正式开售。
今年首批电子式储蓄国债最大发行总额500亿元,票面利率与上一期持平。具体来看,第一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1.93%,最大发行额250亿元;第二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为2%,最大发行额250亿元。
据了解,储蓄国债按债权记录方式不同分为凭证式和电子式,本月发行的储蓄国债为电子式,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投资者可在储蓄国债承销机构营业网点柜台或部分承销机构的电子渠道购买。
具体来看,两期国债由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以下称“承销团成员”)代销。其中,已开通储蓄国债(电子式)销售电子渠道(包括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承销团成员通过网点柜面和电子渠道代销,其他承销团成员通过网点柜面代销。

认购起点方面,以100元为认购起点,并以100元的整数倍递增,单一个人国债二级托管账户购买每期国债不得超过300万元。付息方式上,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按年付息,每年4月10日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与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相比,储蓄国债仍具有一定优势。记者浏览多家银行手机App发现,当前大部分国有大行及股份行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分别为1.5%及1.55%。
“考虑到国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次储蓄国债的利率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
储蓄国债具备信用等级高、收益稳定、认购起点低、发行期次多、变现灵活等特点。王蓬博称,储蓄国债是由国家信用背书的债券品种,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对于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健投资的投资者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固定利率和固定期限的设计,也便于投资者进行财务规划。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我国经济恢复向好需要财政政策发力,当前广大居民也有较大的理财投资需求,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募集资金,以及丰富居民投资理财选择的角度考虑,预计未来可能会在发行规模、利率设定等方面给予储蓄国债后续发行一定的支持。
此外,两期国债发行期内不得提前兑取,发行期结束后可提前兑取。提前兑取业务只能通过承销团成员营业网点柜面办理。投资者提前兑取两期国债时,承销团成员按照从上一付息日(含)至提前兑取日(不含)的实际天数和以下执行利率向投资者计付利息,即:从2025年4月10日开始计算,持有两期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二期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票面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承销团成员为投资者办理提前兑取,可按照提前兑取本金的1‰向投资者收取手续费。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根据自身的投资能力、风险偏好以及对未来投资收益的预期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娄飞鹏提示。
编辑:傅博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