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修飞机转行修车,老板抛弃“铁饭碗”,在驰加找到生意秘诀

从修飞机转行修车,老板抛弃“铁饭碗”,在驰加找到生意秘诀
2024年06月25日 10:11 AC汽车

扔掉航司的“铁饭碗”,丢下机务工程师的职业“光环”……2013年,黄健在杭州租下农民房做路边店进入后市场创业,到2016年一纸搬迁令,抹掉了他积攒3年的客源,也击碎了他的“分店梦”。

迁到现址后,黄健明显“水土不服”,郊区路边店的经营思路在市区显得格格不入,“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尝试,让他“开店即顶峰”,得力爱徒先后“跑路”。

到2020年,门店入不敷出成了常态,这让黄健屡屡萌生“退圈”想法。直到他遇到驰加,不仅门店“改头换面”,业绩得到质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经营的认知上有了新突破。

时至今日,黄健依然难掩激动心情,他觉得“收获远超预料”。

01、驰加业务模型助力,技术“偏科店”业绩起飞

作为机电专业的优秀学生,黄健对手艺十分自信,但也逐渐成了“偏科生”。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喜欢打磨技术,疏于钻研“人”。

对技术的执拗,让黄健在经营上“剑走偏锋”。他乐意解决车的各种问题,手艺也有口皆碑,但门店经营相对混乱。这也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现象很常见,错失了一些大单和老客户。

随着驰加业务模型的植入,以米其林轮胎为拳头产品+硬品牌,直接扭转了黄健门店的局面。

驰加专长的轮胎业务,成为黄健的“保底”项目,有这一层收益撑着,黄健终于有了“安全感”,也终于得空调整门店的业务结构。

众所周知,轮胎产品单价高,消费者决策周期相对更长,因此主营轮胎的门店覆盖的商圈更广,用户圈层更大,从轮胎转换机油等其他项目的机会也会更多,而且通过轮胎转化底盘件、动平衡等高毛利业务会更容易。

借助于米其林驰加品牌背书,再结合自己的技术优势,黄健发现和客户的沟通成本降低得非常明显,和客户建立信任也更加丝滑了。

老店复苏,悄然开始。

7个月的时间,门店营收实现翻倍。更关键的是,门店业务“枝蔓”也终于修整完毕:快修业务55%,轮胎业务30%,洗美业务10%,轮胎相关5%,在轮胎的“主干”上,维保的“枝蔓”一派生机。

据了解,目前杭州爱来快修店,总面积270平,6个工位,月均产值相比于加盟前最高值,实现了200%以上的增长

但这只是刚刚开始,重拾希望的黄健,正走向更高更广的天地。

02、从游击队到正规军,门店走上发展快车道

做生意到最后,都在比“做人”。驰加给黄健带来的,还有经营管理上的升级蜕变。

一是标准化体系植入,运营正规了。

黄健首先落实了驰加待客的“8个关键动作”,为门店植入标准化服务流程,从接车到确认服务项目,从施工到检验交车,彻底改变了往日“随性”形象。

有车主评价,“黄总现在做生意,终于不再像是‘打游击’”,黄健知道路走对了,打造“正规军”才是未来的方向。

二是运营系统加持,经营数据清晰了。

接入驰加MARS系统后,黄健门店大小事务都做到了有迹可循,客户资料、施工记录、人员绩效、收支账单...记录高效,复盘总结更是一目了然。

而且,车主维保记录、项目占比、选择倾向、趋势分析等精准信息,解答了门店“服务哪些车主?”和“如何提升服务?”的问题,为制定经营策略也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三是店主培训班“传帮带”,眼界拓宽了。

进入驰加店主培训班后,黄健才知道,自己把当老板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

为塑造门店老板们系统性的经营思路,驰加店主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格外详细。围绕品牌策略、零售逻辑,门店的财务、业务、运营、管理等几大板块抽丝剥茧,由浅及深展示在大家面前。

“光是‘偷师’,就学来不少好东西”,黄健表示,在店主培训班感受到了“传帮带”的力量,认知有了新突破。

四是驰加提供专业培训和搭建人才体系,团队更稳定了。

驰加的技师认证和考评体系,让员工们在心理上有了依附。每年一度的技能大赛,更是驰加人的“高光时刻”。

荣誉带来体面,更带来了对职业的想象空间。“汽修工并不是一直满身油污,积极的心态和形象我们都有”,黄健顺势而为,在周会月会上鼓励大家用PPT汇报,更将员工们的“心劲”推向了高点。

“员工们有了新面貌,服务客户有成就感,留客也是水到渠成的事。”黄健说到。

“现在老客的比例在60%~70%,这其实是一个很健康的比例,老客的基本盘稳,新客的操作空间也不小”。黄健现在的门店,逐渐打破了“3~5公里”范围的限制,“出圈”是对汽修价值最好的褒奖。

03、跟上驰加3.0,靠“年轻人”率先起跑

谈到下一阶段的发展,黄健认为“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质价比”将比“性价比”更有吸引力。

正值黄健十周年店庆,驰加3.0形象推出,也让他开分店的计划也逐渐清晰。引入洗美轻改等更多年轻化项目,迎合新兴车主们“为个性付费”的需求。

另外,面对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时代,黄健在驰加的帮助下,也做足了技术储备。

首先是新能源轮胎方面,驰加开了系列技术培训,对展示、促销、库存等经营环节也提供了指导,并在工厂端打通原厂供应链条和供应时效。

再者是新能源车常规维保的施工培训,围绕油液、空调、驱动等相对简单的系统单元,逐渐向核心“三电”进阶。在杭州等新能源车保有量大的城市,驰加抢占市场,也抢占车主认知。

这一环节,品牌依然是破局发力的关键,黄健也准备与驰加捆绑的更加紧密。“背靠大树好乘凉,有方向有支持,自然也就不焦虑”。

“汽后市场变化太快,单打独斗终究应付不来”,回顾2013年进入汽修行业以来的历程,黄健自叹走了太多弯路,却也幸运,终究得偿所愿。在低谷中拥抱连锁的大趋势,使他绝处逢生,如今也更让他勇于向前。

——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