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布局“和谐而明朗”,被称为“古都的灵魂和脊梁”。中轴线并非北京城所独有,那么和其它古都相比,北京的中轴线特别在哪里呢?
以中轴线为核心的三种都城模式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都城的设置及建造,犹如文明群山中的一座巅峰。从黄帝定都涿鹿,到盘庚迁于殷都,多次迁徙都城,社会亦随之进化。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先秦时期、秦汉至隋唐时期、辽宋金西夏时期、元明清时期。
在这四个发展阶段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的都城模式,其中以汉唐时期的长安城、北宋的东京开封城及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为代表。而这三种都城建造模式,皆以中轴线为最主要的核心,其中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历代古都中轴线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都文明的珍贵结晶。
洛阳长安以北为尊
秦汉时期的都城是长安(秦称咸阳),《三辅黄图·汉长安故城》称:汉惠帝筑长安城,“周回六十五里。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由此可见,西汉时期的都城长安,是分为南北两城的,而且这时都城内的宫殿是没有统一的中轴线贯穿起来的。
有学者认为,都城统一中轴线的出现,是在曹魏时期的邺城。考古资料也显示,这时的邺城分为南北两城,确实有一条纵贯南北的城市中轴线。但曹操虽然实际上掌控着曹魏的大权,却一直到死都没有称帝。也就是说,邺城虽然有一条中轴线,却没有“左祖右社”,太庙和社稷坛是只有帝王才能有的礼制设施。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定都洛阳。
考古资料显示,作为都城而且有了中轴线,是在北魏时期的洛阳。这时的洛阳城里,皇城在都城的中间偏北位置,宫城则在皇城的北部。整个都城的规制已经基本规范,有了一条纵贯都城、皇城和宫城的中轴线。相关坛庙、衙署等主要机构,也基本上围绕着中轴线加以设置。中国古代都城开始有了中轴线模式。
此后隋唐时期新建的长安城继承了这种模式,并将其发展到极致。
古人认为,天上的众多星斗中,只有北斗星永远指向北方,因此认为北面是最尊贵的位置,故而把皇城和宫城放在都城的北面。这种观念与都城建造密切相关,最终形成了从北魏洛阳到隋唐长安的“以北为尊”的都城模式。
层层相套的开封城
随着唐朝灭亡,出现了自魏晋南北朝之后的第二次大分裂局面。北方少数民族力量迅速崛起,先后建立了辽和西夏,与中原地区的北宋相对峙。与之相适应的,形成了北宋开封、辽朝上京和西夏兴庆府这三个都城。
这时的宋朝统治者放弃了“以北为尊”的都城建造理念,不再把皇城和宫城放在都城的最北端,而是形成了都城套皇城、皇城套宫城的三重城模式。
东京开封出现都城、皇城、宫城皆坐落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的新模式,只有皇城和宫城皆居于都城中心的位置上,这条中轴线才能够贯穿整个都城。
这种都城模式体现出来的文化观念即“以中为尊”。宫城在全城的中心位置,最为尊贵;皇城在宫城之外,其重要性次之;而都城在最外围,又次之。这种都城的建造模式,其文化源头应该来源于《周礼·考工记》,即所谓的“匠人营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这种建造都城的理想模式,是在汉朝以后形成的,但是,北魏及隋唐的统治者都没有采取这种模式,直到宋朝统治者在建造都城开封的时候,才大致遵循了这种模式。
辽朝建立之时,宋朝尚未建立,因此,辽朝建立上京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附近)时,基本上模仿的是隋唐长安城的模式。这时的辽上京,城市比较简单,只分为南北两部分,没有贯穿全城的中轴线。金朝推翻辽朝及北宋后,从金上京迁都到金中都(今北京地区),这时的中都城,完全按照北宋开封的模式来建造,从都城到皇城、再到宫城,甚至皇家园林的西苑,皆是如此。
这时的金中都形成了一条贯穿宫城、皇城、都城的中轴线,这也是北京历史上的第一条都城中轴线。
宋、金时期,皇权的观念得到极大提升,皇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体现在都城建造模式上,就形成了宫城居中、皇城及都城包护四周的格局。
纵观宋朝和金朝的都城,虽然把皇城和宫城放在中央的位置,却没有完全落实“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理想模式。真正落实这一模式的,是后来的元大都城。
北京中轴线的一步步完善
元朝崛起于草原,灭西夏及金朝,随后又挥师渡江,攻灭南宋,一统天下,定鼎大都城(今北京)。这时各个割据政权的都城皆已被消除,形成了以大都城为中心的新的都城格局,而都城的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元大都城的设计者刘秉忠在兼收儒、释、道三家之长的前提下,以儒家政治学说为主体,规划出了新都城的理想模式。这个模式包含的第一种文化要素,就是《周礼·考工记》中的建都理想模式,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因此,在大都皇城的两侧,设置有太庙和社稷坛。而在皇城的前后,设置有中书省(即尚书省)衙署和诸多市集。这个模式包含的第二种文化要素,则是更早的、“以北为尊”的建都理念,即把鼓楼和钟楼从中轴线两侧迁移到了中轴线的最北端。
在这个都城模式中还包含了第三种文化要素,即游牧文化的要素。建立元朝的是蒙古帝王,因此在皇城的建造中体现了游牧文化以水域和茂草为主题的特色,即围绕着太液池(今北海、中海)这片水域来建造宫殿。在太液池东岸建造有帝王的大明宫和皇后的延春阁,而在太液池西岸建造有皇太子的东宫(即后来的隆福宫)和皇太后的兴圣宫。虽然这种格局体现了游牧文化的特色,但是位于太液池东岸的大明宫和延春阁却坐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仍然显示出儒家文化的主体作用。
到了明代,成祖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这时的北京城虽然沿用了元大都的都城中轴线,却进行了较大改变。其一,在太液池东岸建造了紫禁城,使整座宫城皆坐落在中轴线上。其二,在太液池西岸建造了西苑,作为皇家园林。经过这样的改造,明北京的皇城内分成了两大功能区,即宫殿区和园林区。其三,把原来放置在皇城外东西两侧的太庙和社稷坛移置到宫城前面皇城内的中轴线东西两侧。经过这次改变,明成祖朱棣把游牧文化的要素完全清除掉了。
此后的嘉靖年间,由于修筑北京外城,新建了永定门,使得都城中轴线进一步向南延伸,从永定门到钟鼓楼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中轴线。从景山的修整,到天安门广场的扩建,从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的设置,到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的建造,再到毛主席纪念堂的营建,这条中轴线一直不断完善。
这条绵延了七百年的中轴线见证了中国都城模式的变化,更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单位:北京市社科院历史所
审校:潘启雯
编辑:刘 深 徐柳艳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