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还要守住这类资产!弘尚资产张骏最新交流细拆组合及持仓逻辑

后续还要守住这类资产!弘尚资产张骏最新交流细拆组合及持仓逻辑
2024年04月11日 15:15 资识

“如果成长性是确定的,早晚它会体现出来的。就像芒格说的:长期来看,股票的收益率跟ROE相关。”

“后续主要还是守。守基本面不错、价格便宜、也等得到未来的资产。这个未来,我觉得不会很长。”

4月9日弘尚资产联席CEO、合伙人张骏定期跟持有人的“闲聊”时间,他坦言这两年对自己的挑战挺大。

挑战不仅来自于净值的回撤,受托责任在目前的市场竞争中自己有点难为情;还有这两年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对过去的认知有些颠覆。

根据第三方的数据,截至最新净值日期2024年4月3日,张骏2023年12月31日成立的弘尚资产弘利2号,目前为止亏了**%,中间最大回撤**%,今年以来还亏了*个点。(点此认证合格投资者后查看完整业绩)

睿远基金陈光明曾在聪明投资者独家深度访谈时提到:

基金经理就像开车的司机,客户是坐在旁边的副驾驶员。基金经理不能自己觉得开快车没问题,让客户提心吊胆。做好投资者沟通,非常重要。

作为校友的张骏也坚持雷打不动的交流。在他看来,做资产管理必须要跟“副驾驶员”持续保持顺畅沟通,哪怕可能更颠簸,也让对方有个准备。

他详细跟持有人拆分了自己的持仓结构,挨个阐述自己看好以及表现不佳的思考。

张骏的持仓,更多是配置在偏传统成长的领域,避开了过去上涨的一些板块。制造业的机械设备合计就有40%-50%,而这块的公司,过去在估值上受到了很大的下行压力。

他对自己的持仓组合依然很有信心,表示很多公司过去两年虽然股价跌了一半,但是业绩增长了两倍。

这种情况下,张骏选择平衡公司基本面和股价。除了判断公司的质量以外,还要看便宜与否。

现在弘尚的投研团队一共12人,专职投资经理有4位,8个研究员,其中2个研究员也参与管钱。

覆盖的领域包括医药、制造业、机械、汽车、设备、能源、互联网、计算机、 TMT,以及周期化工等。暂时对银行、造纸、钢铁、地产等没有专门的研究覆盖。

问答环节,张骏还讨论了自己不买创新药的逻辑,以及对于消费等行业机会的看法。

谈到价值投资中的确定性,他提及只有三件事不会变:一切都是周期、估值终有效、人性永不变。末尾,他还提到了几个“能挣到懒钱”的行业……

以下是张骏对过去两年投资组合和净值的思考,聪明投资者(ID:Capital-nature)整理主要内容分享给大家。

长期看,股票的收益率跟ROE相关

23年年初我们认为摆脱疫情困扰之后,经济应该恢复向上周期。但过去一年并没有体现出这种特征,经济动力不足。

另外,过去一年跟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摩擦,给出口增加了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内外部环境下,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去年尤其明显。所以,宏观经济的成长性大家不相信了,对所谓的高增长行业也不相信了。这就让传统的成长股,估值受到了持续压制。

面对不确定性,大家会进一步去追求安全的资产,比如年初的煤炭、银行、石油。

反观一些成长股,由于行业增长比较快,资本进入快速扩张,有些还需要用技术不断迭代来换取成长,在当下就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比如新能源车、光伏等。

19-21年那三年,核心资产大行其道的时候,红利低波策略虽然没有跌,但基本上也没有涨,所以被大家抛弃。那时候四大行、3桶油的表现乏善可陈,但是这三年就倒过来了。

很多人一直讲美股纳斯达克很好,其实过去三年红利低波指数的表现跟纳斯达克差不多,都涨了40%多。但是过去三年年化接近15%,我相信这不是常态。

红利资产有个好处:它很难出现泡沫。因为它是以股息率为标准的,一涨上去股息率就下来了,很难出现持续上涨的动力。比如2月底3月初煤炭大涨,但也有跌了30%多的煤炭股。

另外,跟交易的筹码和风格偏好也有关系。

现在整个市场很难有增量资金,三年前公募基金大扩容,核心资产吸引了天量资金。在核心资产的泡沫崩塌之后,公募也很难吸引到更多资金。

某种意义上讲,主流机构的定价权丧失了。北向是流出的,公募是净赎回的,他们不断在抛售手里的筹码。

但是所谓的价值,有眼下的价值和长久的价值。如果成长性是确定的,早晚它还是会体现出来的。

就像芒格说的:长期来看,股票的收益率跟ROE相关。ROE如果稳定的话,长期来看买得贵了或者便宜了,最后的收益率水平是差不多的。

持仓逻辑及组合反思

买公司不外乎三个逻辑:

第一种是“觉得它能涨”,这是最短的,完全由交易者的情绪来推动。比如现在的黄金,有些人觉得它能涨就去配置。至于它好不好,或者基础价值是多少,可能不太关心。

第二种是“觉得它好”。但是好的话可能会产生一个风险——贵。比如贵州茅台肯定是好的,但是涨到2600就贵了,所以好不一定能挣钱。

第三种,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讲,它得便宜。只要买得便宜,哪怕这个东西不是很好,也留了安全边际,也能挣钱。

我的组合是从个股出发,而非从行业的角度配置。有些公司很难给一个行业或板块的定位,只能是比较粗的分类。里面的资产更多体现的是好或便宜:

1、光伏设备(16%):

过去虽然业绩大幅增长,但是股价大幅下跌。它还是一个新兴产业,过去周期有几轮但不够长。但由于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需求会拉动整个行业的增长。

我们为什么选择设备?

首先,这个行业有壁垒。

我在22年7月份讲到光伏有泡沫时就观察到,那个时候很多非光伏行业的公司转型来投资光伏行业的时候,都是投资组件、电池,少有人说要做设备。

其次,格局比较好。一般做设备的龙头公司,可以占到50%以上的份额。而且光伏的技术迭代又比较快。

最后,这几个光伏设备公司现在的估值都跌到了个位数,处于历史最低的估值水平,表观的盈利增长还有二三十甚至三四十。

从我的角度来讲,这个行业的格局不错,公司技术也非常领先。只是当下的行业景气周期不好。

也是因为此,它的股价跌到了原来想都没想过的估值水平——个位数,7、8倍的水平。如果后面的增长能够被证明,至少我们可以赚到业绩增长的钱。

这些光伏设备的公司都是轻资产,账面上的资产负债表,更多是营运资产。它的增速真的下来的话也不怕,因为营运资产可以释放成现金。如果治理结构ok的话,一定会分红的,所以这块我后面会守。

2、泛医药(20%):

包括13%的医疗设备公司、4%的医疗耗材(骨科)、3%的医药(中药和化药),后面如果有机会挖掘到更多的品种,价格合适的话,再增加一些配置。

医疗设备这种公司随着估值进一步下降,业绩又比较稳健,成长股少有的跌出了股息率。

最近年报也已公布,股息率接近4%,还有十几的增长,PE估值不到20倍,经营质量还很高,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医疗设备赛道,国产替代空间很大,我自己觉得也很便宜。

这里面对经营影响最大的就是集采。集采影响了价格,现在的估值也非常低。

医药的估值低,跟去年7月份的医药反腐也有关系。去年只有药房相对好一些,因为处方外流,整体的用药需求是不受影响。

但是其他行业基本上都受到了影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估值。所以一直到今年,医药整体还是有一定跌幅,行业表现倒数。短期来说,上半年业绩也很难有很亮丽的表现。

当然也有一些很优秀的,或者说它的受损周期更早。在公布去年年报以及今年一季报的时候,我们其中一个持仓的表现就超了预期。我想它不是个案。

3、消费(15%):

包括12%的食品饮料(白酒),3%的轻工(输血工具)。

白酒,尤其是高端白酒,确定性的供给是有限的。

过去我们持仓的次高端品种受压缩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次高端的话对宏观经济的敏感性更高。消费升级上不去后,有一些高端的(品种)也会推出一些价格低的品种,挤压这些次高端。

次高端上的品牌力、渠道力没有那么强的话,在顺势的时候可能增长很快,但是逆势的话增长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过去的库存会导致它的报表(表现)发生一些倒退。

但是我觉得白酒行业依然体现出头部化的趋势,头部公司的份额不断在增长。

而且茅台有一定的金融属性(虽然现在不太提),茅台酒商品的年化价格增长水平不一定比黄金差。我对比过五粮液和神华,头部酒企的分红水平和增长水平也不差。

4、周期(10%,主要是化工)

5、专用设备(8%):

包括消费电子设备和锂电设备。

消费电子设备还是看好它的成长空间;锂电设备也便宜,前面跌到了个位数估值,分红水平也不错。

再加上锂电的景气周期最低点已经过去了,估值应该也能得到一定的修复。

6、消费建材和水泥(7%)

7、军工(4%):

过去主要是一个材料公司,做碳纤维的,最近又增加了一个做测试设备和测试服务的,因为服务的持续性更强一些。

去年我们在持有的过程中受到一些挑战。因为军工订单的可预见性、持续性是不确定的,又没办法去验证。

8、科学仪器(3%-5%):

新增的还有科学仪器,这个是在行业结构里面去调整的,把通用里面的工控对应的标的卖掉了,然后买了科学仪器。

科学仪器现在是一个很小的行业,但我们觉得它的空间还是不小的,外资厂商的占比也非常高,我们在里面的替代空间很大。

但是(目前)没有特别大的公司,也买不了多少。我们找到了一个比较理想的标的。这个公司的产品毛利很高,接近50%,但是研发它投了20%多,所以它的净利率不高。不过我们相信高投入的话应该会有比较好的增长。

9、通用机械(5%):

包括矿用的设备、耗材以及机床。

机床、矿用设备去年是不及预期的,因为跟宏观经济关联度很大。我们对宏观经济很难看得清楚。

按照过往,去库存阶段过去后要进入补库存阶段,但事实上去库存的过程非常漫长,因为后面的需求下来了,到现在也没有(补)。

当然有一些机床公司可能在慢慢走出海这条路,但是这个不确定性还是有。

另一个公司是矿用设备的,有比较持续稳定盈利的能力。公司不大,但它现在在国内排第一、全球排前五的水平,尤其在特定领域可能排到前三,属于细分市场的小龙头。

当然这些公司从流动性角度来讲也是不利的,在1月底2月初的那波下杀过程中,也跌了很多。

另外还有半导体零部件(2%)和互联网(1%),加起来总仓位在90%以上。

后续还要守住这类资产

大家推荐煤炭不是因为它的业绩能增长,是因为它能分红;大家看好银行不是因为经济好,是因为它稳定。所以行业逻辑很少谈,最多讲一讲出海等等。

现在不讲经济有多好,但是期待很低的话它也不差。有一种说法是“一季度GDP数据可能有5%”,这不是挺好的吗?

但是另一个逻辑,如果一季度GDP挺好的,政策预期落空的话,就要跌。这也挺可笑的,在一个悲观的市场里,经济不好会跌,经济好了没政策也要跌。

超预期的地方可能来自于出口,但是对美出口的话又有不确定性……

现在宏观的预期很混乱,黄金在涨,铜在涨,铝在涨,比特币在涨,以往这种情况美元要跌,但是现在美元也在涨。

所以未来是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

确定性会带来溢价,不确定性则会带来折价,体现的最典型的就是这些成长股。后面需要时间去消除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消除也就意味着折价水平会慢慢恢复。

我对宏观是判断不清楚的,而且这对于微观的投资意义也不大。

后续主要还是守。守基本面不错、价格便宜、也等得到未来的资产。这个未来,我觉得不会很长。

  问 答 环 节  

不买创新药的股票

CXO有配置吗?

目前没有。之前买过,后来没挣钱就卖了。

现在看看非常后怕,当时你觉得很好,所以用一个普通价格去买一个优秀公司,但是后来发现它先是价格跌到一个很便宜的价格,甚至在打压之下,可能会从优秀公司变成一个差公司,而且还是因为外部的原因。典型的就是药明康德。

我印象中老巴也没买过创新药,我不买创新药的股票,觉得没什么丢人的。

对片仔黄、华润三九怎么看?

研究不多。片仔癀有点类茅台,但是空间小得多,因为它很贵。华润三九是个消费品公司,以消费股的逻辑去看它。

有一些医药公司估值跌到很低的水平,集采完了之后价格又下来了,尤其是一些OTC,包括处方药,因为在人口老龄化总量用药趋势之下,它就跟消费股的属性比较接近。

中药行业公司分化很大,这个行业的决定性因素是不是管理?另外,中药公司利润很难持续增长?

中药也分(情况)。比如片仔癀、云南白药、同仁堂是传统中药,是消费品逻辑。

有一些还是看适应症的领域。肿瘤、抗感染、心脑血管等不同的领域,它用药的量的价值不一样。

现在对中药的争议也挺大,所以过去整个中药的估值降得也比较多。

我自己看下来,中药公司第一还是看品种,品种就牵涉到它的疗效,和对应的领域。

第二,很重要的就是营销管理能力,至少不比研发能力低。

我觉得中药不应该享受太高的估值,除非是消费品逻辑。

头部白酒企业仍有投资价值

茅台还有投资价值吗?

现在的投资价值还是比较明显的。

茅台的批价下来,首先影响的是经销商的利润,然后会压制五粮液、老窖的价格,它的行业地位放在这里。

另外,我自己认为觉得茅台对于行业的维护还是比较有责任的。维护批价,一方面是维护自己经销商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维护了整个行业良性的发展。

说投资价值的话,现在这个价格水平,如果买茅台能拿上10年,应该有年化10%-12%的收益率。

今天我们还在讨论:长期来看,黄金和茅台酒,谁的年化收益率更高?从历史来看,茅台酒的涨幅超过了黄金;

二是买茅台股票跟买黄金股,谁的潜在回报水平高?这个答案过去比都没法比。

水泥现在挺安全,尤其是龙头

现在水泥的逻辑,是2014年的煤炭吗?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现在广义的财政支出水平自21年到了高点之后就一直横着,也就意味着占GDP的比例是低的,也就意味着基建、房地产这些都不行。

水泥的供给肯定是放不出来的,不可能有人去投水泥,无非就是耗,把小的、差的淘汰掉。

像优势的海螺,价格低一点没关系,反正利润下降还是赚钱的,多少还能有点分红。但是差的话可能就很差。

再涨的话,它一定要有一个需求超过供给的缺口,就是靠这个去拉动它的价格。

所以我自己觉得水泥现在挺安全的,尤其是龙头的水泥,盈利应该不会再差了,因为股价已经跌到很低,股息率也不算低,当然跟煤炭比可能还是低的。

可能明后年会出现一定的弹性。没有弹性的话,守着PB、股息利率也不吃亏。

指数增强是A股的阶段性红利

ETF基金与指数增强基金,哪个更有优势?

我觉得当下还是指数增强基金有一些优势,因为ETF是没有超额的。

指数增强的超额来自于市场的不成熟,美国就没有这么多指数增强,它增强不了。指数增强是中国A股的阶段性红利,当下指数增强肯定比对应的ETF好一点。

当下A股还有一些风格指数的选择,比如红利低波、中证500等。

不着急把眼光投向外,3000点就是底部

是不是可以考虑美国、日本、印度等东南亚的投资?

如果是看个股,我没有这个能力圈。

而且美股更多的是科技引领,国内的科技股我也没看不明白。如果我能把英伟达分析明白,当时肯定买了CPU的公司,光模块、光器件的公司我就一直拿着了。

如果是从配置角度去买点纳斯达克、日经ETF的话,就牵扯到比价。

现在标普500大概25、26倍的市盈率,这肯定在高位水平;纳斯达克更高,接近40倍,日经大概21、22倍。

日经最低的时候是10倍,过去它从安倍12年“三支箭”开始,那时候大概1万点不到,12年时间大概涨了4倍。另外估值从10倍变成了20多倍,也不能算便宜。

如果纯粹从比价的关系来讲,日经225、标普500对标的是沪深300,沪深300现在也就10、11倍的估值。

别说跟美国去比,从企业盈利能力或者ROE水平来讲,就算是比日经225,也低不了多少。

日经225大概是10%,沪深300也有10%的ROE。再说今年日本有点加速上涨的感觉,而沪深300过去静态看的话,股息率有三点多。

今年我感觉很多公司会提高派息率,有望接近4。我们的无风险利率两点多,沪深300的股息率能够有3点多,这种情况以前是没有过的。

所以,我觉得眼下不用着急从A股转到海外。

当然A股可能一时半会还涨不起来。反正一直在3000点,还有什么可怕?美国也有二十几年不涨。

如果沪深300的股息率能够提高到3、4个点,像现在这么低的无风险利率,还有什么下跌空间?除非发生重大的不可测的恶性事件。

所以不要太去纠结市场整体,从统计角度来讲,3000点的水平就是底部。

感觉A股的土壤不太适合价值投资?

我不认可。我觉得越是这样,价值投资越有生存的空间。

因为价值投资本质上是利用市场的无效和情绪来波动,如果市场先生的情绪波动特别大,价值投资就越有效。

过去公募基金能大幅度战胜市场和指数,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在美国,公募基金基本上不可能战胜指数,因为他们的市场相对成熟、相对有效,即使是价值投资,战胜市场的机会也很低。

估值终有效

怎么理解“估值终有效”?

芒格说过,长期来看,上市公司的收益水平跟ROE接近。之前我们校友会的时候,(陈)光明总讲到了长江电力。

大概十几年前,他觉得长江电力一年几个点的股息,不是一个很出色的投资品种就把它卖了。

后来他复盘,长江电力十几年的年化收益率大概10%,也就是说它战胜了95%的基金经理。

最后估值也好,盈利也好,一定来自于业绩增长,长期还是看上市公司能挣多少钱。

长期来看,收益和业绩增长和分红水平相关:可持续增长率G=ROE*(1-派息率)。

如果一个ROE为20的公司,每年派息30%,换算下来,如果ROE稳定的话,就是一个14%的增长。

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去等,大家都盯着估值的波动。

如何理解价值投资中的确定性?

现在我在考虑确定性的时候,反而没那么确定。毕竟这两三年看到的变化太多,太超过原来的经历了。

所以更能理解老巴当时说,他找接班人要找一个面对从未发生过的情况能从容应对的人。

凌鹏有本书,总结了三个“不变”:一切都是周期、估值终有效、人性永不变。

我觉得只有这三个事是确定的。原来我用的是归纳法,其实我们应该用演绎法,而不是相关关系,更不是先后关系。

含着金钥匙的行业可以挣到懒钱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挣到懒钱?不需要什么资本投入,还能持续挣钱,又有护城河,总感觉卷来卷去的行业不长久。

幸运的行业,含着金钥匙的行业,至少我们国家的煤炭就是。

16年供给侧改革之后,很多民营的小煤炭(企业)都被淘汰出去。

现在煤炭的所有权主要还是国有,在这个结构之下,它的价格就好协同。因为需求没有那么多增长,供给又被卡死了,资本投入至少在目前的周期下也不需要太多,挖出来就卖,护城河很高。

我们讲一个人有钱,叫“家里有矿”,矿不是一般人能开的。

还有老祖宗留下来的,也是好东西,比如白酒、奢侈品。卷来卷去的行业,的确是不长久。

总结的话,一要有比较好的经营质量,挣的钱得是真钱,得有现金流;二要有一定的成长性。要么是市场空间很大,要么行业的增速比较快。但是行业增速快的话,也会引来很多人进入这个领域,供给会增加。三,有靠谱的管理层也很重要。

如果这三个结合起来,价格还挺便宜,那就最好不过了。

—— / Cong Ming Tou Zi Zhe / ——

排版:唐唐

责编:艾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