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需要重新定义消费的角色!洪灏对年轻人有这些建议……

未来中国需要重新定义消费的角色!洪灏对年轻人有这些建议……
2025年01月14日 15:21 资识

沃伦·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巴菲特在《父亲巴菲特教给我的事》中分享了沃伦·巴菲特在众多人生主题方向的教导。

其中谈到关于犯错的问题,他写道:“我们犯错误,是因为我们知之甚少,却误以为自己无所不晓。但错误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学习的机会,是通往新发现的大门,任何错误都不应该被浪费。”

洪灏在昨日(1月13日)上线的一档财经访谈节目中谈到了类似的观点,他说“年轻人不要太担心亏损,亏损了什么都没学到才最可怕。”

此番言论迅速引起市场热议,当天下午,洪灏在微博回应: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因为害怕亏损而不投资,而不是叫你为了亏损而去投资。真正要担心的是不学习,不进步,下次继续犯同样的错误。看了下评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些人注定亏钱……难怪我的神色如此凝重啊 ……”

我们完整观看了这期节目,与过往专业性很强的路演不同,这次节目的视角更加下沉,来到了大众日常的消费中,来到了年轻人身边。

洪灏就当前中国的消费现状进行了主题分享。

明确指出中国目前的消费现状是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很可能是经济模式和社会文化的双重作用。并就重构中国消费潜力提出了四大建议。

问答环节中代入了很多年轻人的视角,洪灏在对年轻人工作职场、消费模式变化,以及投资市场新动力的分享中金句频出:

“从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活一次的角度出发,就是要体验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美好,不仅限于奢侈品、名牌的东西,更多体现在‘这是以前没见过的’。”

“没有人天生下来就会投资,但是没有经历过亏损,就永远学不会对于亏损的态度。”

“一个人只要能够创造价值,就永远都不会被淘汰。创造价值的渠道和方法,就是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的学习。”

“回报是一种积累,可能不能立刻看到,但经年累月之后会看到反馈的。”

聪明投资者(ID:Capital-nature)将本场交流中的主要观点做以整理,分享给大家。

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

1、中国目前的消费现状是高储蓄率和低消费率。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家庭储蓄率长期保持在35%左右,远高于其他国家。

与此同时,消费占GDP的比重在过去十年虽然有所上升,但截至2023年占比仍不到40%,全球平均占比在60%。

2、中国依然是一个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增长模式,而不是内需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3、中国的居民消费并非全面低迷,而是结构性的失衡。

2023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占全球比重超50%,但基本消费品和服务型消费能力略显疲弱。

这种消费两极化的现象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以及消费环境的不确定性。

4、低消费率不仅是因为收入增长放缓或储蓄偏好的提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结构性的问题,即消费信心不足。

5、消费信心不足的原因:

第一,社会预期尚未稳定,从住房到养老,从教育到医疗,民众对于未来开支的预期增强了居民储蓄的动机。

其二,收入增长放缓,尽管中国经济的体量在不断的扩大,但人均收入增长在最近几年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受到了限制。

第三,中国的资产回报率在近几年有所下降,导致居民财富效应减弱,削弱了居民消费意志。

经济模式和社会文化双重作用形成的消费经济现状

6、中国消费现状的成因很可能是经济模式和社会文化的双重作用。

7、中国的高储蓄率和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在过去40年,中国经济增速依靠高投资、高出口驱动,高储蓄率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本,以支持大规模基础建设以及制造业扩张。这种模式的副作用致使居民部门的消费能力长期受到压制。

从数据来看,中国投资占GDP的比重长期维持在40%以上,发达国家则在20%左右,这意味着我们的资源更多流向了资本密集型领域,而不是消费和服务型的领域。

8、中国的储蓄习惯可以追溯到农业社会时期未雨绸缪的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释放了巨大的消费潜力,但也让个人承担了更多养老、教育和医疗成本,进一步强化了储蓄需求。

重构中国的消费潜力的四大建议

9、重构中国的消费潜力,仅靠短期的刺激政策远远不够,要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消费环境等问题。

10、调整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中坚力量。

据麦肯锡研究,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达到4亿人口,但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依然偏低,尤其是农村和三、四线城市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

如果可以通过税收改革、产业升级、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整体消费能力可以得到极大提高。

11、强化社会的保障系统,降低储蓄的动机。

社会保障系统完善是激发消费信心的关键,比如可以完善医疗保健,加快养老金体系的改革,推进教育公平等措施,让居民不再过度的担心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愿意将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消费。

12、优化消费结构,从奢侈消费到多元消费。

未来中国消费的结构需要更加多元化,吸引民众从过去重视消费品的消费转向注重于健康、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型领域的消费。

同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产业补贴等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绿色家居等新兴消费领域的发展。

13、重构消费的生态。

数字化和全球化的结合让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数字经济电商和移动支付平台,这为消费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进一步的提高,可以提升消费的体验,推动内外贸融合将成为重要的趋势。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消费电商的平台,将中国的消费需求和全球优质供给对接,实现消费的升级和外贸转型的双赢。

从消费大国向消费强国转型

14、消费是隐形生产力,消费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更是驱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

从需求端看,消费能够引导产业结构优化;从供给端看,消费可以倒逼企业创新。

15、未来中国需要重新定义消费的角色,不仅仅将其视为短期刺激的工具,而是作为长期发展核心的动力。

16、中国的消费现状是潜力巨大,但是还没有被充分的激发。高储蓄低消费是历史和结构因素的产物,但它并非不是不可以改变。

17、未来随着收入的分配改善,社会保障的加强,消费环境的优化,中国完全有能力从消费大国向消费强国转型。

18、中国的消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现象,也折射了社会的信心,收入的分配和大局的治理等全貌。

给年轻人的职场建议:可以更努力一点

19、勤劳是中国的文化之一,我们的基因里就是一个非常勤奋的民族

我刚出来工作的时候是不计回报的,领导给我的每一个工作,我都认为是学习的机会,他把工作交给你是因为他觉得你靠谱,我不觉得特别的卷。

我甚至觉得很多年轻人可以更努力一点,先要想着自己能够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再去想回报。

20、很多时候回报是一种积累,可能不能立刻看到,但经年累月之后会看到反馈的,可能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反馈,更多的是社会对你精神的反馈。但我觉得这也很重要,你要相信你的认真、你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

我也没有想到我当年学习时自己写的程序到了今天还能用,我现在自己用的模型,都是我自己写的。

年轻人的消费偏好发生了变化

21、现在年轻人的消费偏好发生了变化,以前可能是买奢侈品、买包包,现在更注重体验型消费,比如看演唱会、旅行。

这些都是消费的新趋势,在年轻人消费升级的时候,他们更注重消费的细化,每一个产品可能满足一个非常特别的需求。我相信以后会出现更多以前没有见过的消费类型。

22、现在全世界领先的这种体验消费,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从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活一次的角度出发,就是要体验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美好,不仅限于奢侈品、名牌的东西,更多体现在“这是以前没见过的”。

但年轻人的金钱是有限的,如果在体验性的消费上头花了很多钱,在别的消费就会出现平替。

给年轻人的投资TIPS

23、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全球经济的格局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对于经验丰富的投资者而言,有一些会墨守成规,会按照以前经验去分析市场,去找投资机会。

但在一个大的周期拐点,在一个模式转换的时代里,再盲目的用以前的经验去分析现在的市场,很可能会错过很多好的投资机会。

24、我们总是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新的年轻的投资者加入,会给整个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他们在很多方面比不上老一辈,比如经验不足,对于亏损没有正确认识,斩仓不够及时等等,但正是因为没有了这些“包袱”,他们更可能找到更适合这个时代的投资机会。

25、搞投资模拟盘是没用的,从行为学的角度,人对于亏损的厌恶是对同级别收益、喜好、欣喜的2-3倍甚至更高,人本身就是一个风险厌恶型的动物。

26、如果只看书不去实践,是不会体会到亏损的痛苦的。

27、年轻人不要太担心亏损。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去试错。

没有人天生下来就会投资,但是没有经历过亏损,就永远学不会对于亏损的态度。

亏损本身并不可怕,亏损完什么都没学到,下次还继续犯同样的错,这才是最可怕的。

给应对职场焦虑最好的方式是不断的学习

28、只要一个人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学习多少岁都可以开启职业第二增长曲线。

我也学了很多各种各样的古灵精怪的技能,这些东西都会给自己增加无形的信心。

29、一个人只要能够创造价值,就永远都不会被淘汰。创造价值的渠道和方法,就是不断的自我完善,不断的学习。

—— / Cong Ming Tou Zi Zhe / ——

编辑:鹤九

责编:艾暄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