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农业农村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改革亟待深化。中央农办主任陈锡文指出,不能替代农民去选择,要把选择权给农民,让农民自己去定。无论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流转还是农民进城不进城,都要让农民自己选择。
一些地方之所以不尊重农民的选择,很多时候就是出于自身利益,或者认为农民没有多少文化,他们不会选择,作不出正确的选择。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农业农村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粮食在连续12年丰收之后,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农村改革亟待深化。中央农办主任陈锡文指出,不能替代农民去选择,要把选择权给农民,让农民自己去定。无论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流转还是农民进城不进城,都要让农民自己选择,党和政府可以引导示范,但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刮风、一刀切。
中央农办主任陈锡文说这些话,肯定不是没有根据,而是有很强的针对性。近年来,不尊重农民选择权的事时有发生。有的地方为了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的为了提高城镇化率,把农民赶进城里。
不可否认,有关部门这么做,出发点是好的。如让农民进城,让农民过上市民的生活,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但是,所有农民都希望进城吗?中国社科院发布《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处境与对策》,其中的“中西部农民向城镇转移意愿分布”显示:“很想”向城镇转移的农民工占11.83%,“比较想”的占21.73%,“一般”的占17.45%,“不太想”的占24.82%,“完全不想”的占24.13%,约一半农民工不想进城,另外66.1%的农民工认为到了一定年龄就想回乡。
这说明城市的生活并没有吸引所有的农民,让农民过上市民生活只是有关部门的一厢情愿。个人由于文化、习惯、认识等不同,对城里的生活会有不同的看法,并不是人人都想进城。再加上现在的城市生活成本很高,农民一旦离开了农村、离开了土地进了城,就要承受很高的生活成本。城市过高的房价,也会让进城的农民难以负担。再加上农民进城后的就业、就医、子女上学、养老保障等,目前还难以得到保障。有了这么多的后顾之忧,一些农民对进城望而却步。
提高城镇化率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进入城市有很多好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农民都喜欢进城;提高农业规模化是提高农业效益的一个好办法,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以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但是并不是所有农民都愿意把自己承包的耕地流转出去,我们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自己来选择。
一些地方之所以不尊重农民的选择,很多时候就是出于自身利益,或者认为农民没有多少文化,作不出正确的选择。这种权力的自负和包办思想,有时候即使为农民做了很多事情,也不会让群众满意。
选择权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当前农村很多矛盾都与不尊重农民的选择权有关。有的地方不尊重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有的地方为了建设新农村,强行让农民住进楼房,等等。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要推进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政府要有大作为。但政府的大作为不是代替农民选择,让所有农民按照政府的意愿来行事,而是在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稳妥作为。只有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不搞强迫命令,不一刀切,才会赢得群众的支持。当然,政府部门在农民选择上也不是无所作为的,可以示范和引导,让农民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好处,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尊重农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从尊重农民选择权做起,而且这无论对政府,还是对农民来说,都很重要。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