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天坑大洗牌,生化环材的春天不远了?

十年天坑大洗牌,生化环材的春天不远了?
2022年11月17日 09:05 BOSS直聘

作者丨伍佰萬&许唐扬

编辑丨贾嘉&濛仔&白话日报

2013年,大二的杨逍在搜索引擎上查询自己的专业。结果显示,如果毕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月薪只有1300元。

当时杨逍每个月的生活费都不止1300元。惊讶之余,她也暗下决心,毕业后决不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现在杨逍回想,可能是搜索引擎有问题,但又很难说自己是被它“坑了”。她的专业是环境工程,几年后,与生物、化学、材料并称为“四大天坑专业”。 

后来,又引申出“土木机械两大护法”的说法,六个专业并称为“六大天坑”专业(一说为生化环材土木水利)。 

网友在劝退贴中吐槽,如果好工作的标准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天坑专业”毕业后面临的情况可能刚好相反——钱少、加班多、工作环境差、甚至会有危险……

现在,离杨逍喜提“天坑”,已经过了十年,不知何时开始,“天坑专业已经脱坑”的说法开始在网络上形成话题。2022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所谓“天坑”专业,不妨把目光放长远》,近期,考研博主张雪峰也提到:“生物因为制药行业发展在往外爬了。”

伍佰萬和许唐扬都是搞了多年职业研究的选手,也经常接到学弟学妹们的咨询:“天坑”到底是要咸鱼翻身了,还是坑里的前辈们来发展下线了?今天,两位联手给大家做个统一回答:

1、“天坑专业”毕业生的真实工作状况

2、读了“天坑专业”该如何爬出坑

3、“天坑专业”的毕业生有没有回流对口行业 

“天坑专业”到底“坑”在哪里?先来看一组“绝望不等式”: 

· C9院校生化环材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要低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计算机专业(C9为9所顶尖院校组成的大学联盟,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147所);

· 生物、化学、环境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薪资,只能勉强达到计算机专业大专生的水平;

· 生物、化学专业211大学的本科生,毕业薪资与普通本科计算机毕业生接近。 

你看,“天坑专业”造成的薪资落差,甚至有可能会抵消学历、名校的优势。

而且,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对女性来说,“天坑”要更深一筹。BOSS直聘研究发现,“天坑专业”女生的对口就业率明显低于男生,有图有真相,入坑的同学们可以在这张饼里找找自己的坐标。

天坑专业的男女生就业差异

注:①数据样本为2021年毕业的本科生;②图中数字表示男女生从事相关职业的比例③专业类型主要为2021年教育部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大类,截取网络上公认的六大天坑专业,下同。

上图2021届本科生的选择告诉我们,专业对口的行业依旧是“天坑专业”学生的第一选择。然后就是万能的转码大法,自学写代码,转型做程序员也成为材料、环境、机械专业毕业生的重要选择,吸纳求职者比例超过了10%。

宇宙的尽头还有做老师,近年来,教育培训已经成为材料、化学、生物专业女生的第一去向;人事、财务、行政等职能部门则是土木、机械专业女生的主要选择之一。

除此之外,销售、产品、市场、运营岗也都成为“天坑专业”学生流入的职业方向。 

杨逍很庆幸自己在大二时做出的决定:“你越早转行,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就越低。”

到了毕业季,杨逍开启了海投模式,地产工程管理、企业营销策划、互联网产品运营,甚至还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岗位。2015年一毕业,她最终进入一家科技媒体做起了记者。 

杨逍的求职轨迹,正是大部分“天坑专业”学生的缩影——他们无处容身,也无处不在。

逃离本专业不一定发生在毕业那一年,事实上,每年都会有很多人从对口岗位上离开。下图显示了不同毕业时间的求职者目前的职业方向:

不同毕业时间求职者目前的职业方向

注:数据为2010-2021年毕业的应届生,图中时间为毕业年份。

以材料专业为例,毕业第一年,有42.4%的人选择完全对口的就业方向,到第六年,留守的比例只剩下21.8%。这中间每年都会有大约3%的从业者离开。同时,转去IT互联网技术、销售、房地产/建筑领域的比例随之逐年增加。

几乎所有“天坑专业”都符合这一趋势,毕业5-6年后,大家的职业去向分布才趋于稳定。

不过,事情也有积极的一面,那些没有转行的人,往往也会在多年后收获不错的薪资涨幅。

那些年在天坑里的人出坑了吗

注:数据样本为2003-2021年毕业的本科毕业生,图中时间为毕业年份;图中数据显示各专业排名情况。

2003届(毕业20年)学材料的人,当前的平均月薪在所有“天坑专业”中排名第一,仅次于计算机专业,可以达到23907元。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天坑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排名也在不断洗牌,但始终无法超越计算机,由于互联网行业划时代的崛起,后者代表着当代打工人薪酬的天花板。 

在这些“天坑专业”里,发展相对不错的是机械类专业,每届毕业生的薪资排位都很靠前。但从长远角度看,“天坑专业”20年的薪资发展倍数都超过3倍,超过了计算机专业的薪资发展倍数(2.15倍)。

换句话说,“天坑专业”需要时间的积淀,在坑里待久一点也是会有回报的。能够把坑底坐穿,不抛弃不放弃的人,不管是否兴趣使然,只要在一个领域里专注深耕,总有成为专家的可能。毕竟所谓的“天坑专业”,本质上也是真才实学,它的“坑”是体现在与社会发展和市场供需是否共振,而不是知识本身。你入坑以后,选择提桶上岸,还是留守沉淀,只要决断得够早够理性,未来还是光明的。 

豆瓣的“生化环材自救小组”吸引了2万多人关注,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词频分析,“考研”是被提到最多的词汇之一。

豆瓣 “生化环材自救小组”内容词云图

对于入学“天坑专业”的学生来说,读研确实是一个不错的“脱坑”方法。 

陈跃就是这条路线的尝试者。他本科在一所二本院校读机械专业。他了解到,本科的师兄师姐大多会进入工厂,负责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通常月薪在五六千元左右。

陈跃想从事结构设计等研发工作,但仅凭本科学历很难获得机会。 

后来他考上211大学研究生,依旧学机械专业。今年在秋招中收到年薪20万的offer,也如愿从事了自己喜欢的工作。 

陈跃的经历不是个例。对于“天坑专业”的学生来说,提升学历获得的收益非常明显。相比之下,从本科到硕士,机械专业的薪资涨幅最大;从硕士到博士,土木、生物专业在薪资上的回报最高。

天坑专业各学历薪资差异 

注:①数据样本2021年毕业生;②薪资为该专业所有毕业生的月平均薪资,单位千元/月;

此外,跨专业考研也是“脱坑”的方式之一。过去几年,“天坑专业”学生跨专业考研的比例逐年提高。

注:①数据样本2012~2019年考研的求职者;②学历取该毕业生的最高学历。

杨逍则走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她用“自由散漫”来形容自己的大学生活,上课睡觉,考试低分飘过,大把精力投入到社团中,去听各种讲座。后来靠着实习收获了不错的offer。

杨逍现在已经是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的公关总监。她告诉BOSS直聘,自己在招人时不看重专业,会更看重实习经历。

“在简历上,你那专业是四个字,你的实习经历是三、四行字,它的权重自然不一样。”杨逍说,“尽管你拿到学历要花四年,而一份实习只是几个月。” 

杨逍介绍,公关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早年行内都是乙方公关,互联网公司公关有很强的甲方属性,这种模式在2012年前后才开始快速发展。“所以就很难有所谓的专业对口。”

庆幸的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结合创造了大量的新兴岗位,也让更多“天坑专业”学生有了逃离本专业的底气

通常来说,“天坑专业”学生选择逃离对口就业后,薪资会有不同幅度的提升。以2022届毕业生为例,各类主流去向中,仅产品运营和教育培训类岗位的平均薪资低于对口就业。最为热门的IT互联网技术岗位,转型后薪资可提升53%。

天坑专业选择不同职业的平均薪资

注:①数据为2022届天坑专业应届生在2021年秋招季成功投递职位的平均薪资;②薪资单位为千元/月。

去年,豆瓣“生化环材自救小组”出现一个热帖,标题是《准备从互联网回制造业了》。 

楼主“高遠遥一”2020年从晶体面板行业头部公司辞职,转型互联网产品经理,描绘自己的工作状态:“天天加班开会背锅,新一线城市一个月到手一万多,有时候加班到凌晨,真的不懂活着的意义。”

另一边,楼主在制造业坚守的朋友,月收入已经达到1.8万,还有诸多互联网不具备的优势:包吃包住,五险一金交得高,没有年龄危机,没有业务压力……

以往,这类言论只会招来劝退声,但“高遠遥一”的帖子下面,一些网友也产生了相同的想法。“天坑专业”从劝退到回流的转变,似乎正在发生。

2015年是关键的一年,几乎所有“天坑专业”都在这前后迎来了触底反弹的拐点。

统计每年毕业生的工作去向,在2015年之前,“天坑专业”从事对口工作(生产制造、建筑等)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但2016年之后,天坑专业从事对口工作的比例又开始逐年提高。同时,相关专业学生转去写代码、做销售的比例也跟着先升高、后下降。具体数据如下表: 

注:①专业类为2021年教育部最新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大类;②数据为从事各职业人数的占比。

有意思的是,根据网络博主弗兰克扬的观点,“生化环材四大天坑”的说法也是在2015年前后开始出现。这说明,当大家意识到专业有“天坑”时,行业转暖的趋势已经萌生。

到今年秋招季,更加剧烈的变化出现了。相比去年,“天坑专业”选择对口就业的倾向,普遍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土木除外)。

天坑专业不同去向的平均薪资

注:数据统计2022届、2023届天坑专业应届生在2021年、2022年秋招季的期望职位。

陈跃是2023届机械专业的硕士应届生,今年秋招季,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制造企业开启了“抢人大战”。在论坛上流传着比亚迪秋招各种“点击就送”的传闻。 

陈跃所在的实验室有10余名同学,每个人都收到了比亚迪的offer。陈跃告诉BOSS直聘,往年比亚迪招人也很多,但因为工资不高,大家也不太愿意去。今年公司大幅提高了薪资,就成了很多应届生的首选。 

比亚迪的积极扩招并不是个例。BOSS直聘研究显示,高端制造企业今年秋招规模同比提高了25.1%,平均招聘薪资提升了26.1%。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天坑专业”的求职环境在今年发生了质变。

除土木外,“天坑专业”的对口就业难度明显呈现出好转的趋势。“天坑专业”应届生投递对口专业职位时,“offer指数”相比去年秋招平均提高了16%,往年热门的IT互联网技术和教育培训,则分别下降了18%和13%。

天坑专业不同去向offer指数

注:①数据样本为2022届、2023届天坑专业应届生在2021年、2022年秋招季的投递行为;②offer指数为通过投递反馈推测求职者所获offer数量的多少,数字越大意味着获得offer的数量越多。

杨逍在选择专业时并不了解环境工程是什么。她当时只有一个想法:选最火的专业。 

2011年,计算机、金融、建筑是热门榜单中当之无愧的前三甲。因为分数不够上建筑系,又听说环境工程和建筑比较接近,杨逍便报了这个专业。

等到2015年杨逍毕业,她的同学几乎都去了地产公司和设计院。现在杨逍回看当时的建筑行业,就像是2018年的互联网。

“这种阶段就是,前面的人已经来很多了,该做的事、该定的标准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后来进去的人,能够发挥的空间就不会有那么大了。”

如今随着地产行业下行,建筑和土木一起成为“天坑专业”的备选。互联网企业也相继开启降本增效的模式。社交媒体上甚至开始讨论:计算机专业是否已经土木化了? 

正如杨逍感慨:“有时候timing是大于一切的。

芯片、新能源、医药产业的发展改变了生化环材,一众热门专业又开始沦为“新天坑”。一代新坑换旧坑,背后是行业周期的更迭。

但这之中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

陈跃本科的专业其实是机械电子,属于交叉学科,所以在他考研时可以去更为热门的电子方向。最终选择机械,纯粹是因为热爱。

他喜欢机器人,喜欢车,也喜欢那种控制大型机器的感觉。在读研时,陈跃会时常设计些模型,利用实验室的3D打印机做小饰品。

陈跃在毕业这年赶上了行业的上行周期,很多在行业中坚守的老师傅也即将享受红利的到来。在这轮制造业的扩招中,企业对5年以上经验人才的招聘需求增长最为明显。

生产制造岗位对不同经验人的需求增速

注:数据统计制造业公司招聘生产制造人才的职位数量,在今年截至10月相比去年同期的增速。

即便是早已逃离“天坑”的杨逍,也会受益于专业对自己思考方式的塑造。在专业课上画污水池的图,每个环节都要一目了然。后来杨逍写稿时,也会先把稿件的逻辑梳理成图,最终出来的稿子结构不会混乱,而这恰恰是很多新人记者容易犯的错误。

杨逍觉得上大学和就业是两件事,只是现在被混为一谈。很多人以毕业求职为目标,来反向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杨逍不认同这样的选择。 

“上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对于底层能力、思维方式重新培养的过程。一个人通过大学他建立起自己对世界的评判标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彩蛋:

曾经热门的金融专业现在还好吗?冷门文科专业是否应该算天坑?本文点赞过200,伍佰萬和许唐扬火速加更。

注:杨逍、陈跃为化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