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发展、严格风控依然是检验P2P生命力的标准

合规发展、严格风控依然是检验P2P生命力的标准
2018年07月23日 14:22 前海理想金融

近期P2P“暴雷”不断,投资人恐慌情绪蔓延,引发了行业流动性风险,甚至一些头部平台也面临资金净流出的情况。

我们知道,流动性几乎是所有金融关系中都必须重视的一个因素。首先要清楚P2P平台的盈利点——借贷双方的中介服务费,或者其他名目的收入来源,例如利息管理费、提现手续费、资金管理费等等,有些平台可能还吃利差。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交易,就没有了服务,相当于失去了流动性,这些收入从何而来?

平台要支付房租、运维、人力等成本以及新增合规备案成本,在P2P本来就亏损普遍、艰难度日的环境下,平台很难长久支撑。即便是纯粹的信息中介平台,用户回款不再复投,新增产品无法交易,恶性循环,平台营收就走向枯竭,几乎等于是在等死了。任何时候,任何平台都经不起非理性挤兑,疯狂挤兑甚至连银行也承受不起。

这几年的雷潮也暴露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中国的投资人普遍缺乏风险意识教育,大多数属于非理性跟风投资,哪里利息高就往哪里跑,殊不知收益与风险永远是对兄弟。这些年来,我们从股市、黄金,再到P2P和数字货币,很容易总结出一个共性——投资人都很健忘,好了伤疤忘了疼,当陷阱改头换面甚至只换个表情再次诱惑来袭时,他们又会飞蛾扑火。韭菜是时下这些投资人最形象的称谓,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理想宝COO易绍华表示,过犹不及,也不能因为此次雷潮就一棍子打死网贷行业。而应该深刻反思,培育投资人风险意识,追求合理投资,用这种态度来审视那些雷潮中巍然不倒顽强活下去的平台。只有这样,这个行业生态才能良性循环,投资人才能安全投资、安全着陆。

一场风暴的形成一定是风、阳光、气流等多种复杂因素综合累积的结果。当下P2P遭遇的是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三方面风险叠加推动的联动性危机P2P的行业漏洞犹如火山能量的累积,备案延期本来让很多岌岌可危、命悬一线的平台得到了喘息机会,但无奈外部经济环境恶化,股市汇市双杀,市场资金紧缩,加之诈骗集团点燃导火索引发行业投资人恐慌,脆弱的平台接连倒下,这是雷潮的水面上逻辑。

而水面下,我们要看问题的根源。理想宝易绍华认为,流动性枯竭只是结果,信用和道德危机基本上是一个因素,而背后更深刻的因素,一定是长期以来监管滞后、执行不力、制度缺位造成的积重难返,给了这些平台游走灰色边缘机会,而犯罪分子恰好利用平台漏洞和人性弱点逮住了这波机会。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中国的P2P都不是纯粹的信息中介定位,这个现状也不能归咎于平台本身,是市场发展和监管滞后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要改变格局也非一朝一夕。流动性强的平台在本轮风暴中能获得更大的护身力量,但也并非是绝对安全的砝码。“资产合规、流程透明、风控得力,管理科学、营销高效依然是检验平台生命力的标准”,易绍华说道。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