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好摄影,自学冲洗技术,再到拥有自己的第一台相机,并开了自己的照相馆,今年83岁的申飞雄老人一辈子都跟摄影有着不解之缘。10月17日,申飞雄摄影作品展在魅力花园(桂林交控)国际养老公寓展出,一幅幅摄影作品展现了一位耄耋老人对摄影的热爱。
60多年来,他还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分门别类妥善保管,他的家中堆放着好几大箱子相册。在与申飞雄聊天的时候,翻看着一本本相册,申飞雄如数家珍,不算小的桌面被各个年代的相册挤了个满满当当。上万张照片就像一部鲜活的档案,记载着申老一辈子的摄影情缘。
桂林山水风光不旧成就了太多的风光大片,也成就了很多摄影家。
年少时候即热爱摄影,他自学了冲洗技术
瘦削的面庞,初次见面颇有些严肃,可一说起摄影,申飞雄老人一下眼里有光。他用桂林话跟记者打招呼,说耳朵不好,要大声讲话才能听见,转而又颇有些自豪地说自己眼晴却很好,“干摄影的嘛!”
1937年,申飞雄出生在桂林一户普通家庭,母亲过世得早,家里靠父亲做炊事员工作为生。从初中开始,申飞雄就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一般工人30元一个月,一部相机近千元,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虽然没有相机,申飞雄找到了很多关于相机和摄影技术的书籍进行钻研。
高中阶段,申飞雄就读于广西师院附中,那里有很多来自东南亚的同学。这些从海外回来的同学当中,不少人有相机,懂得拍照的申飞雄常常与华侨同学一起出去玩。“当时没有三脚架,我就当三脚架帮他们照,之后再直接帮他们冲洗,一来二去,就熟络了。”原来,在那时,冲洗照片的技术并不普及,必须要到专业的照相馆里才可以洗出来,申飞雄自学的手艺因此派上了用场。他和华侨同学日渐熟稔,不仅有了使用相机的机会,更有了在“冲洗”相片上的大量练习,对这两项技术的掌握,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走向。
申飞雄通过细致观察照相机的构造,捡了一些废弃的镜头制成了放大镜,随后甚至配以竹筒等材料做成了简易的照相机。在他的相册里一处不起眼的角落有一张小照片,画面是一个白衣男子在一处建筑物前。申飞雄说,这便是他用自己做的相机拍摄并自己冲洗的。
上世纪60年代,爱好摄影的申飞雄决心要考取摄影的最高学府——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根据当时政策,申飞雄虽然在全国700多人参加的考试中,最终取得第7名的好成绩,但因超龄等种种而没能被录取。“那可是摄影最高学府,要是考上比当年的张艺谋还早10年。”说到这,申飞雄眼里满是惋惜。
其实当时的申飞雄,已经小有成绩:还在高中时,他就担任了《广西侨报》桂林通讯组的组长,参与过大量采访、实践。后来他又进到了广西师院的编辑部工作,最后他又因为有摄影技术进入了桂林市外贸局工作。
他克服困难,率先在岩洞里冲洗出彩色反转片
1965年,在桂林市外贸局期间,申飞雄优秀的动手能力和掌握的摄影技术让他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当时,外贸局可以通过广交会这一平台将商品展示给外商,一些商品由于太重极不容易运输——这样,“相片”便发挥了作用。
基于照片的重要性,桂林市外贸局用外汇从国外购买了一批摄影设备,准备用于冲洗彩色照片。那时,我国还在研制中的“代代红”彩色胶片还没有投入到各新闻单位使用,全国各新闻单位都是用黑白照片。“当时所有的照片都是黑白的,颜色都是靠后期彩笔涂上去的。”申飞雄说。
等到设备运到后,申飞雄等人又傻眼了,设备上全是英文,说明书也是英文。好不容易请来翻译讲解完说明书,新的麻烦又出现了:“这些设备要求在极黑的地方运作,又要求20度左右的恒温,这在当年极为困难。”申飞雄告诉记者,要知道,那时可不像现在有空调,想要纳凉通常都是自己拿扇子扇,要创造恒温的条件确实不容易。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申飞雄想了不少办法,拿着温度计跑遍了桂林的大小岩洞。他偶然发现,七星公园元风洞里面的温度是合适的,而且里边也足够黑。就这样,申飞雄让助手在岩洞口守住,避免外来的手电等光源,自己则带着药水和设备,打起手电筒进到最里面搞研究。在这里,通过不断的实验和研究,1966年,他便在桂林率先突破反转片和彩色负片的冲洗技术难关,在山洞里冲洗出第一张彩色照片——一张波光潋滟的漓江风光照。
“当时还因为这个被派出所的人带走了。”申飞雄笑着告诉记者,因为一直在岩洞“神神秘秘”又不让人进去,派出所的民警还将他们带去问话,好在外贸局的领导及时赶到才解释清楚。
就在申飞雄沉浸于喜悦中,希望能进一步研究摄影和照片冲洗技术时,“文革”来了。他的摄影爱好不得不中断了12年,而等到一切结束时,市面上彩色照片都已经很普遍了。
1980年,申飞雄离开了单位,在凤北路口开了一家名为“滴斯嘎”的照相馆。说起这个名字,也颇有意思,申飞雄打趣“这可不是个外国名字哦,用桂林话的意思就是一点点。”在这个只有6平方米的铺面里,申飞雄利用自己的技术帮别人拍照,冲洗照片。“一张照片挣一毛多钱,我一天可以洗300多张。”申飞雄说,因为照片拍得好,冲洗有技术,他一天就能挣35块,当年就成了万元户。说到这一段时光,申飞雄眼里有掩饰不住的得意。
摄影60余载,让他的生活有更多精彩
起伏的山影,托着天边初升的太阳,道道霞光投射向远方……这是申飞雄今年8月的作品《疫情过后桂林更美》定格的画面,让人看一眼便觉得充满希望。为了拍摄这张照片,申飞雄寻找到最佳位置,静静守候了3、4个小时,才捕捉到他想要的日出时这最美的瞬间。
从事摄影的60多年来,他的作品曾在国家、省(自治区)、市级的刊物上及影展上展出。他拍摄的照片超过万幅,发表于国内外的摄影作品及文章达数百幅(篇)之多。2008年,申飞雄被评为广西摄影家协会先进工作者。
对桂林的喜爱,对光影的追逐,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也不曾停歇。申飞雄告诉记者,近几年虽然扛不动大相机了,但还是想拍照,只要天气好、身体状况也允许,就会挂个小数码相机出去拍。
在采访中,魅力花园(桂林交控)国际养老公寓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说老人经常一个人坐个电动车就出去拍照了。对于工作人员的担心和小小埋怨,申飞雄却有作为摄影师的考虑与坚持,“拍照很多时候是需要等的,等光线等蓝天等人潮,少说十几分钟,多的要一两个小时,别人跟着的话,我会有负担。”
“他对摄影的热爱,让我们很感动。”魅力花园(桂林交控)国际养老公寓的负责人说,也因此,他们积极促成了申飞雄老人的这次作品展。
申飞雄保存的相册中记录着太多的人物和故事,他说,有时候看着这些照片,觉得从事摄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这也是摄影给他带来的乐趣。“有自己热爱的事情,掌握一技之长,能让自己活得更精彩。”申飞雄说。桂林日报记者陈静 实习生陈易民 文/摄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