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稿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特稿之一。首先让我们向战斗英雄们敬礼: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得了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
少年入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今年88岁高龄的刘泽明老人回忆起当年的参军岁月,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近日,在广西桂林五里亭军休所的家中,刘泽明老人拿出珍藏的老照片,向我们讲述了他的戎马生涯。
翻开老照片,刘泽明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先被国民党抓壮丁,后加入解放军和共产党
1932年10月,刘泽明出生在安徽含山县一户农民家庭。年幼时,父亲被日本人打伤伤势过重去世,日军侵华的暴行在他幼小的心灵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年少的他一直在镇上当学徒为生。
1949年元月,国民党部队路过含山县,由于兵力不足到处抓壮丁:要求所有16岁到45岁的男性都集中到一个小学中开会,否则抓到直接枪毙。
“当时操场上站得满满当当,有200多人。我也在其中。”刘泽明回忆,国民党部队用枪抵着,将他们一个个绑着手,一直带到了芜湖,后来又到了安庆。说是抓兵,其实是做苦力,他们被迫在这里挖战壕、挖防空洞、挖地道……大概做了两个月。听说解放军要渡江,期间还发了枪支给他们,军官教了一点射击的技法。
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刘泽明他们被国民党士兵带着躲到了山上。解放军渡江以后,刘泽明他们纷纷投了降。“之前就听说解放军好,不打人不骂人。”得知刘泽明他们很久没有吃饱过饭,解放军还拿出自己带的干粮分给他们。
就这样,17岁的刘泽明跟随陈赓的第二野战军四兵团15军44师131团,成为了一名通讯连的战士。刘泽明跟随部队对国民党千里追击从安徽、江西、浙江再到福建。解放战争结束后,他跟随部队先后前往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剿匪,并荣立战功。不断的征战中,他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越发坚定,1950年11月底,刘泽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跨过鸭绿江,他赴朝鲜参战
1950年11月,中央发来指示:15军做好入朝准备!刘泽明他们随即面临的,便是大部队迁徙和过程中的动员、誓师大会。由于部队在西南地区,刚解放的四川并没有通向华北、华东的铁路运输线,长江上稀少的客轮又无法满足大部队的需要,部队只好权且乘坐货轮。
就在这样摇晃而拥挤的环境里,战士们高呼着口号,决心一定要打败美帝国主义。
刘泽明回忆,他们先坐船到武汉,再乘火车多次辗转,终于抵达了辽宁丹东市凤城县。此时已是1951年3月初,他们在车站下车后,到车站附近村庄宿营。当时正下着大雪,天空雪花飞舞,北风呼啸,天寒地冻,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这让刘泽明这些从南方来的战士惊呼连连,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色。
在这里,他们做了简单的休整,并进行了雪地行军、防空袭、伪装等演练。刘泽明所在的电话排还进行了雪地电话线架设、掩埋和快速开设总机等训练。此外,部队还在此补充了粮食,规定每个战士携带10天的粮食,包括7斤大米、3斤干粮(炒面)、1斤盐。每个人还配发了一把小铁锹或小十字镐,再加上电话兵携带的电话线、电话机和自身的背包……每个人的行李有五十来斤重。“这比起步兵来已经算是轻松的了。”刘泽明说,步兵除自身背包、铁镐、粮食外,每人还配发4枚手榴弹、100发子弹、一支步枪,重约60来斤,比电话兵负荷多十几斤。
由于当时正是冰天雪地的季节,再加上美军飞机不断在上空盘旋,组织上一致决定:夜行军,轻装上阵。为此,战士们一路不断减轻自己的负重,一半以上的战士甚至被迫丢下了棉被。刘泽明说,他当时也没带上被子,这也让他们后来在朝鲜战场上没有御寒的物资,不得不蜷缩在炕上或坑道里。在穿越边境的时候,他们还被要求全部将棉衣反着穿,棉衣里子是白布,同地面上的白雪正好混为一体,以便在美军的飞机和照明弹下不暴露。就这样,战士们有惊无险地进入了朝鲜。
在朝鲜战场上,有几次险象环生的情况让刘泽明印象深刻:一次他和战友们一起去隐蔽处领粮食,回来的路上被敌人的飞机发现,遭到了炸弹和子弹的攻击。据他回忆:飞出来的弹片切掉了他左肩上的棉袄,子弹纷纷射落在他身边。但他奇迹般地没有中弹,有惊无险地回到了驻地。说到这里,刘文波手指紧攥着掌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由于刘泽明所在的部队离敌人很近,敌人的炮弹不时地在附近爆炸。为防敌机空袭和炮击,他们有时一夜要修好几个掩体或是在沟、坎、半山腰挖猫儿洞。一次,4架敌机轮番俯冲扫射扔炸弹,顿时山沟里烟雾弥漫,刘泽明他们通讯连迅速在半山腰树林中隐蔽,没有人员伤亡。可在谷底的高机连就损失不小,驮高射机枪的骡马被炸死、炸伤好几匹,还有战友牺牲。
1951年6月中旬,由于长时间吃不上青菜,刘泽明和很多战士都得了夜盲症,一到天黑什么都看不见,夜里行军时,靠班里的同志牵着走,由于看不清路面,深一脚浅一脚,常摔跤。经过几天的夜行军,他们回到三八线以北的铁原地区休整。
刘泽明和战友们。
1952年3月,刘泽明所在部队奉命至平康、金化、淮阳地区的中线,进行防御作战。作为通讯连,他们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修了长约两公里的交通壕,并与各炮兵阵地连接,班排住的地堡也全部修好,修好后的地堡和炮兵阵地都进行了严密的伪装,确保防御阵地安全。
“那时没有炸药,更没有挖掘机,完全靠我们的双手,去筑地下长城。”刘泽明笑着说,为了保障战场上信息通畅,通讯班将电话线沿战壕拉到每门炮所在的阵地,装上电话机,保证连首长对每门炮的电话指挥。
他与朝鲜群众结下深厚的友谊
1953年,由于修筑坑道任务较单一,刘泽明所在连队的一日生活制度逐渐正规起来,除值班岗哨制度早有规定外,还建立了作息、操课、文体活动等制度。在休息空闲时间,他们也与驻地的朝鲜群众有了更多的交流。
刘泽明说,当时为开展文体活动,经征得村里老百姓同意,借用一块旱地,稍作平整,砍来树,找来木板,做两个篮球架埋在旱地两头,一个篮球场就建成了。从此后,几乎每天晚饭后,班排之间就开展篮球友谊赛,赛场观众加油声不断,特别是吸引了附近许多朝鲜老百姓来观看,一些青少年学生同战士们一起喊加油,场面热烈。
这张1954年朝鲜青年金顺景赠送留念的照片,刘泽明作为中朝友谊的见证一直珍藏着。
1954年春节后,不少朝鲜群众听说志愿军要回国,大家纷纷拿着蔬菜水果到连队慰问。刘泽明说,在朝鲜3年多,他们与朝鲜人民有了深厚的感情:在敌人炮火、飞机轰炸下,朝鲜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为志愿军运送弹药、粮食,转运伤员,抢修道路,朝鲜人民温厚善良,见到志愿军战士总是竖起双手大拇指。特别是那些阿爸吉(老大爷)、阿妈妮(老大娘),对他们特别亲热,总是拉着他们的手,满面笑容地说:“志愿军同志,你们好,你们辛苦了。”
刘泽明刚从朝鲜战场回来的留影。记者陈静 翻拍
在刘泽明的老相册里,有一张年轻小伙的照片,他告诉记者,这张照片见证了一段中朝友谊。当时他们在元山海岸修防御工事时,认识驻地一位朝鲜青年叫金顺景,比他小一两岁,个头略比他高,很帅气。他们俩很要好,常在一起闲聊,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比划和粗通的几句朝鲜语,刘泽明能听懂金顺景表达的意思。得知志愿军要回国了,金顺景特意赶来跟刘泽明告别,并送了他一张照片作纪念。记者在这张照片背面看到有“金顺景,1954.1.13”这几个字。刘泽明告诉记者,这张保存了66年的照片是他珍贵的回忆。
安享晚年,他对年轻人有更多的希望
回国后,刘泽明任过指导员,到过重庆北培步兵学校学习,然后便随学校一起迁到了桂林陆军学院。在和平年代里,他结了婚并育有三子,幸福生活着。
当记者问及:“经历过战争的您,对于现在的生活有什么感慨?”还未作答,老人已潸然泪下,顿了好一会才说:“没白去!抗美援朝以前,中国在世界抬不起头来,被称作东亚病夫。但在朝鲜,我们把号称第一强国的美国打败了。”刘泽明说,看到国家越来越强大,他心中特别高兴。“年轻人不要忘记国家曾经的艰难,希望他们努力把国家建设好,告慰牺牲的先烈。”桂林日报记者陈静 实习生陈易民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