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区域市场|温州:新崛起的投资热土!

疫情下的区域市场|温州:新崛起的投资热土!
2020年03月18日 08:35 格隆汇APP

作者:丁祖昱 

来源: 丁祖昱评楼市

2020年开年以来,土地市场表现用“惨淡”一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土地供应量的减少、传统春节假期叠加疫情“黑天鹅”的三重影响,大多数城市的土地出让在2月份均按下了暂停键,全国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大幅缩减。据CRIC统计数据显示,2月全国土地市场成交建筑面积仅为10073万平方米,环比降幅高达41%,同比降幅接近两成。

土地供应不足,成交也尽显疲态。房企销售业绩下滑,市场信心频频受挫之下,全国土地市场成交保持低位运行。3月以来,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小幅回升,但同比降幅依然保持在5成以上,成交金额在高总价地块成交的减少下呈现出下降趋势。

土地市场不可避免的迎来新一轮调整周期。个别城市优质土地的出让保持竞拍的高热度,比如北京、成都和南宁部分土地溢价率超过30%,但整体市场依然冷清。

唯独三四线城市——温州,走出了“独立行情”,土地市场量价齐升。一季度土地成交量达到50幅,成交金额创5年来新高,成为百强房企拿地建面最多的城市。龙湖、绿城等一众品牌房企投资持续加码,背后原因更多的是房企逆势补仓的需要,同时房企长期看好温州市场,从而选择“用钱投票”。

*本文共241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土地成交创近五年新高

受疫情影响,土地市场成交的主力集中在长三角区域。

CRIC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温州共成交经营性用地50幅,总价达239.72亿元,较2019年一季度增长28%,一季度拿地金额创近五年新高。地块出让平均溢价率达22.56%,高于全国平均溢价率近10个百分点,土地投资热度可见一斑。

拿地企业主要以区域深耕的浙系房企为主。

其中,龙湖以43.8亿元的拿地金额暂居第一,本地房企德信、绿城分别以39.5亿和25.4亿元位列第2、3位,此外世茂、众安、荣安、华鸿嘉信等企业拿地金额都在10亿元左右,7家品牌房企拿地金额总和已超过150亿元。

在温州土地市场,品牌房企拿地积极,不少地块以最高限价成交,溢价率达到30%左右。即便以最高限价成交,但地块风险均可控,其中,德信、世茂、旭辉拿地价格仅有周边市场均价的0.3左右,企业仍有一定的盈利空间。

基本面良好的房企加码投资

实际上,疫情期间房企大本营的补仓需求依然强烈,而温州城市发展和经济表现,吸引众多房企加码投资,在三四线城市中领先成为首选。

投资加码的房企多数来自于区域深耕的浙系企业。例如众安和德信,两家房企2019年销售中有9成以上来自浙江省内。开启全国化进程的中梁地产也有25%的销售来自于浙江。

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中梁在浙江的土储占比为19%,德信、众安的浙江土储占比分别为77%和70%,土储的占比均小于销售占比。

受疫情影响土地市场停滞1个多月之后,市场逐渐复苏,积极补仓大本营对企业销售有着较大的保障作用。

纵向对比来看,温州成为房企补仓的首选。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疫情期间供地较多;另一方面经济基本面尚佳。

在浙江三四线能级的城市级别中,温州的GDP水平连年位居第一,且增速达到8.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此外,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利好,温州受到政策层面的加持,再加上城市本身颁布的“优秀本科生买房7折,租房3折”强力人才新政,吸引不少人才融入到这个城市,短期城市风险仍然可控。

房企加码投资温州,还有很重要的原因,商品房交易市场的热度高涨,量价齐升,加上地价房价比处合理区间,能够支撑企业加码布局。

近三年温州商品房交易市场总体保持量价齐升的态势,市场供求逐步趋于平衡。2019年商品住宅成交84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为近5年新高。相较2017年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而言,当前市场供需相对均衡。

随着温州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房价下跌之后仍未恢复到最高点。但近三年房价处于持续攀升的态势,2019年商品住宅均价为1734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7%。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市场供求平衡,房价上涨潜力仍在。因此,温州的房价持续回暖也是支撑房企拿地的信心来源之一。

从2016年以来,温州平均地价维持在6000-7000元/平方米左右,绝对值高于绝大多数三四线,但地价房价比在0.4左右,保持在合理的安全区间内。

三四线城市投资前景TOP3

CRIC城市投资前景TOP50城市中,温州各项指标均排在靠前位置,在三四线城市中仅次于东莞和佛山,位列第三位,城市发展动力强劲。

尤其人口规模,温州人口逐年增加的趋势,2018年末温州常住人口达到925万人,比2017年时增加了4.5万人,位列城市榜中第16位。到了2019年末,这一数字较上年增加了5万人,达到930万人。也有个数据值得警惕,那就是,温州近三年人口净流出达到8.34万人,但温州的净流出人口大部分是外出经商,因此,从返乡置业的角度或许红利不减。

在新经济这一项指标中,温州同样表现活跃。外卖繁荣度排在全国16位,咖啡店数量位在全国排在第22位。新经济的繁荣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城市具备较强的经济活力,产业更加“年轻化”,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在硬实力资源禀赋上,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第三产业占比、或是卫生医疗等基础设施上,温州也领先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温州的综合指标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位列24位,且超过济南、南宁等二线省会城市。在三四线城市中仅次于东莞和佛山,长期市场发展动力依旧强劲。

市场竞争格局方面,温州市场集中度和市占率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2019年温州商品住宅成交总量近850万平方米,TOP10企业成交建面占总建面的27.74%, TOP20共占43.24%,百强销售占8成左右。对比同为热度较高的三四线城市佛山来看,佛山2019年销售TOP10企业的销售建面占比达到45%,百强销售建面占比达到82%。

过去,提到温州,更多的是将其与“温州炒房团”联系在一起。

随着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城市本身的价值逐渐脱颖而出,要知道,2019年温州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70.5%,居浙江省第3位。

今年一季度,温州土地市场得以高热度运行与其城市基本面、房地产交易市场的稳中向好有很大的关系。此外,为进一步抢占温州市场份额,本土房企和已进驻房企强烈的补仓需求。

总体而言,在疫情叠加三四线棚改退潮,温州等三四线市场下滑的风险依然不容小觑,但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城市经济发展还是房地产基本面,在三四线城市中,温州未来投资前景可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