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 | 港股上市公司为何频频选择私有化之路?

港股 | 港股上市公司为何频频选择私有化之路?
2020年04月08日 20:32 格隆汇APP

作者:张问之

来源:上海证券报

2月份以来,港股私有化提速。

“目前恒指市盈率跌至10年以来低位,这个时间私有化对于大股东而言很有吸引力。”中泰国际分析师颜招骏预计:“未来半年私有化的个案会有上升趋势。”

目前来看,环保新能源和地产这两大行业内的公司成为潜在私有化标的的可能性较大。在新能源领域,华能新能源刚从港交所退市,中广核新能源又走上私有化之路;在地产领域,继会德丰宣称大股东吴光正家族欲将公司私有化之后,市场又传言黑石开价40亿美元欲将SOHO中国私有化。

业内人士分析称,上市公司选择私有化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股价未能反映公司实际资产价值;二是股票流通量及交投量低,缺乏二级市场融资能力;三是公司系内重组。

新能源公司私有化潮延续

“2018年以来新能源公司私有化案例陆续增加,究其原因,不单纯因为港股估值低于A股、负债率较高,还有国企推行私有化的因素,很可能会涉及企业重组。”颜招骏称。

小编梳理发现,2018年以来,重资产型的新能源公司从港交所退市步伐在加快。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中国电力清洁能源、中电绿色清洁能源、哈尔滨电气、华能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等5家公司公示了私有化信息。

其中,中国电力清洁能源、中电绿色清洁能源、华能新能源已成功实施私有化而退市;哈尔滨电气在历时7个月后,其私有化最终失败。

“回看这些选择退市的公司,都属于重资产行业,负债比率都不算低,港股市场给予新能源公司的估值也较低,PE大多为单位数,PB也低于0.5倍。”颜招骏分析道。

以私有化尚在推进的中广核新能源为例,公司2018年、2019年综合资产分别为41.39亿美元、53.80亿美元;综合负债为31.85亿美元、42.70亿美元;负债率从76.95%提升至79.37%。与此同时,公司的市净率长期低于1,无法满足企业经营资金需求。

图片来源:富途牛牛

谈及私有化将对公司及能源行业带来的影响,颜招骏称:“参考成功私有化的案例,不排除相关新能源业务未来会被并入兄弟公司的可能性。新能源央企私有化的另一个去向,可能是整合新能源业务在A股上市。对于行业龙头企业而言,竞争力或将进一步提升。”

以已经退市的中国电力清洁能源、华能新能源以及尚在退市进程中的中广核新能源为例,三家公司的兄弟企业分别为中国电力国际、华能国际电力、中广核电力,皆是相关母公司的主业上市旗舰。

经济学家宋清辉此前表示:“私有化对中广核新能源及其控股股东的影响都很大,有利于快速恢复融资功能,提高在非核清洁能源行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据悉,新能源已成为中广核集团第二大支柱产业,总资产超1800亿元。

香港地产股私有化案例增多

除了环保新能源公司外,在香港上市的地产股有私有化意向的也不少。

2月底,香港老牌地产公司会德丰公告,大股东吴光正家族欲用81.5亿港元现金加上旗下九龙仓置业和九龙仓集团股权置换的方式将公司私有化。

3月10日,市场有消息称,美国私人股权投资公司黑石集团提出,以每股6港元的价格私有化SOHO中国,交易价值40亿美元。3月11日,针对私有化传闻,SOHO中国发布公告确认,正与海外金融投资者洽谈,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

“像SOHO中国这样主要物业在一线城市的投资物业公司,选择私有化,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股价未能反映公司实际资产价值。”颜招骏解释道。

图片来源:富途牛牛

公开资料显示,SOHO中国主营业务为办公楼物业,持有物业主要在北京和上海。2007年在联交所上市时,融资19亿美元,为亚洲最大的商业地产企业IPO。

不过,SOHO中国近年来发展不断放缓。公司披露的2019年年报显示,2019年SOHO中国营业收入18.49亿人民币,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13.31亿人民币,与2012年和2013年的辉煌时期不可同日而语。

业内推测,海港企业有机会成为下一家被私有化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海港企业大股东为九龙仓置业,持股70%以上,业务为管理酒店、物业租赁及投资,主要资产包括香港的The Murray、马哥孛罗香港酒店,以及苏州国际金融中心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