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3120美元的瑞德西韦,贵吗?

5天3120美元的瑞德西韦,贵吗?
2020年06月30日 22:05 格隆汇APP

气抖冷!!吉利德科学昨日公布抗新冠肺炎、“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定价,价格却是那么让人绝望。

根据定价公告,从下个月起,瑞德西韦将正式收费。在美国,针对有商业保险患者的定价为每剂520美元。如果服用一个疗程(5天6剂)的话,共需要3120美元;而在其他发达国家的话,定价会略低,但也需要390美元。

吉利德科学偏高的定价随即引来争议。“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这下要贵死美国人民了。

(图源:新浪微博)

坊间关于瑞德西韦“高”定价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药效不明显。4月29日晚《柳叶刀》发表武汉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瑞德西韦并未能加快重症住院患者的恢复速度,亦并未降低病死率(但同日吉利德公司公布临床试验显示,患者出现明显改善);

二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HS)此前对瑞德西韦研发投入近1亿美元。这部分投入来自纳税人纳税,因此瑞德西韦要收费时也要顾及全体纳税人的脸面,不能随意定价。

但在笔者看来,吉利德此番对瑞德西韦定价贵价与否,如硬币两面,各有各的道理,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贵得并非无道理;而站在普通民众的观点来看,瑞德西韦价格也不算低了。

1

高投入低产出的创新药研发

首先,吉利德科学定价高,是有回本需要。

瑞德西韦具体投入了多少钱可能连吉利德科学自己也不知道,但昨天的公告还是给出了一个约数——到今年年底,公司投入到瑞德西韦的研发金额将超过10亿美元。今年之后,研发费用将继续增加。

换言之,光是“人民的希望”瑞德西韦一种药,吉利德投入的资金就会远超10亿美元。

而吉利徳在研的创新药还远不止瑞德西韦一种。光是在HIV领域,公司便有七种创新药在研制中。再算上HBV、心脏病、纤维化疾病,公司在研的药物共有约30种之多。

(图源:公司官网)

如果在研创新药全部都可以上市卖出高价,那创新药开发还不失为一门好生意。但现实总是事与愿违,多条产品线经过前期长年研发下来,能最终上市的创新药数量却往往寥寥无几。以诺华公司为例,1997年至2011年14年间,公司研发投入合共836亿美元,但开发出的新药仅21种。

这样的研发投入分摊到每种药物头上,实际的研发费用便高达40亿美金。

再者,新药上市之后专利保护期限有限,之后创新药物将面临仿制药的激烈竞争,销量可能会出现大幅滑坡(见下图),故创新药物的开发商为了覆盖原有的开发成本及为之后产品线研发提供资金,必须把已上市的原料药定价提高到较高水平。

(图源:光大证券研报)

吉利德科学过去三年间每个季度研发支出均在10亿美元左右,占当期收入的20%左右。另外,为将原创药推广出去,还需要投入同样不菲的市场销售费用。这两部分投入一个维持公司产品竞争力,另一个确保产品销售回款,制药厂要盈利,就只有把药品价格定得老高。

(图源:同花顺iFinD)

最后,瑞德西韦可能远未等到保护期到期,其销量就可能出现滑坡。全球范围内,各国疫苗研发商都在争分夺秒地研发新冠疫苗。按照现在的市场消息,疫苗最早会在年底上市。这就意味着从7月份到12月份只剩下六个月时间供FDA唯一特批临时新冠特效药瑞德西韦表演。

在该情况下,略高的定价也许就更能为人所理解了。

不论是否具备神奇功效,瑞德西韦的定价本身就很符合创新药行内情况。

事实上,瑞德西韦还远远算不上吉利德旗下的“暴利”创新药。公司旗下有一款丙肝特效药 Sovaldi,服用单个疗程的花销便高达84000美元。

瑞徳西韦跟它比起来,就像廉价超市里换季清库存的滞销货一样,已经在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了。

虽然有点夸张,道理却是这么个道理。

在医疗资源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吉利德已经与当地仿制药制造商达成协议,提供更廉价的治疗方案。这种方案不难理解就是仿制药。

在正式收费前,吉利德的瑞德西韦都是通过捐赠方式供应,目前已经捐赠25万疗程。

作为一家有盈利压力的创新药生产商,吉利德已经做得很公道了。但如此价位的瑞德西韦,却还是众多网民高呼受不了,这是谁的错呢?

2

返利制度助推创新药价格高峰

据West Health and Gallup早前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七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即使发现自己出现新冠症状也不会就医,理由是担心治疗费用过高。

美国药贵,和洛阳纸贵一样,早就是受到诸多争议的问题。同样一款眼科用药阿柏西普,美国售价可卖到超过2000美元,而在加拿大及日本则不过为1000美元左右。

究其原因,是因为美国国内药品市场采用自由定价模式,政府不直接限制药品价格,而通过市场自发调节。在这个过程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药品保险体系信息化需求和药品控费需求而催生的PBM(Pharmacy Benefit Manager,药品福利管理)模式及该模式下的返利制度无形中推高了药品价格。

PBM负责处理药店上传的处方单,检测处方是否有效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反馈给药店,药店再为患者配药。原则上,PBM作为医疗服务的监督者,会审查处方药并防止药物的相互干扰,制定鼓励使用低成本通用药及品牌药计划等,最初本意是为了控制药费。

(图源:动脉网)

但当PBM所服务的患者增加之后,药企就会通过处方返利的形式与之建立合作关系,以“价”换“量”。该返利部分又回到保险方(支付方),最终保险商对药品价格的可承受上限便愈来愈高,最终导致美国成了高药价的“创新药天堂”。

(图源:光大证券研报)

根据美国公共利益医学中心(Center for Medicin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CMPI)副主席 Robert Goldberg 2017年披露的数据,PBM 当年产生近1300亿美元返利,竟达到了制药行业年美元总收入3490 亿约 30%。其中,又有相当部分回流到保险公司。

保险商——PBM——药企就这样结成利益同盟。在这个资金链中谁被落下了,自然就是那个吃不到螃蟹的人。

而未投保的那部分人更加难堪。2018年美国完全无购置任何保险的人数还有2750万人,占全国人口8.5%,较上一年上升0.5个百分点。

(图源:《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8》)

今年新冠疫情,还让美国人民的风险抵御能力下了一个level。据本月18日劳工部数据,上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为150.8万人,已是连续13周超过百万。

当失业的人民遇上定价平平无奇的“创新药”瑞德西韦,结果还是错付了。

3

硬币另一面:贵价创新药有错吗?

相信看过《我不是药神》的人,都会折服于印度当地强大的仿制药生产能力。

强悍的印度政府为应对药物专利保护,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允许药物配方可以不经专利权人的同意,由政府和企业使用。

这样一来,印度就成了仿制药的天堂,却也让当地的药企完全失去了研发创新药的动力,唯一剩下的兴趣就是跟当地政府打官司。

当一个地方没有企业愿意投入资金研制创新药,从小的角度看是行业只能赚仿制药的蝇头小利,从大角度看则是医疗事业很难取得真正的突破,不能真正惠及到地方人民。

美国传染病学家安东尼·福奇博士早前就呼吁,建议美国联邦政府不应该压低新冠疫苗和药物的价格,打压制药公司的研发积极性,应该鼓励公平定价。

美国国内对创新药“高价”的高度容忍硬币另一面确实是鼓励大型制药商们不断砸钱,为人类研发出更多此前未曾出现、可以改变社会的创新药。

(图源:同花顺iFinD)

去年,诺华就曾推出一款用于治疗2岁以下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的药物Zolgensma,其单价高达210万美元。

虽然看上去Zolgensma贵得上天,但在诺华推出Zolgensma之前,按传统SMA疗法前十年的花费就要超过400万美元。而Zolgensma采用基因疗法,一次服用便可终身治愈。

瑞德西韦昨天的定价之所以会引起较大的争议,主要原因是牵涉人数众多,发出声音较大。大多人认为,作为唯一拥有新冠特效药的药企,吉利德还应承担起属于它的社会责任,而不应发新冠肺炎的财。

但把时间拉长,创新药的高价问题早已存在。

但创新药研发的商业模式,注定了其要以10%成功上市的产品覆盖90%失败的成本,因此定价很难低下去。

在经济效益和社会道德两面之间,如何取一个平衡,其实是一门很有趣的学问。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