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宏观】7月进出口数据解读:机电产品回暖带动出口

【广发宏观】7月进出口数据解读:机电产品回暖带动出口
2020年08月07日 21:30 格隆汇APP

来源:郭磊宏观茶座

报告摘要

第一,出口7月同比增长7.2%,显著快于二季度的0.1%和6月的0.5%。

第二,出口继续好转具有一定普遍性,韩国、越南出口也是同样特征。这显示随复工继续,全球贸易有初步修复。中采7月全球制造业PMI51.3,上升2.2点。

第三,防疫用品出口贡献进一步下行。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医疗器械增速均进一步低于上月,扣除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纺织品的出口同比增速2.8%(二季度-5.2%)。

第四,电子产品(手机和便携式电脑等)是带动二季度出口的另一大项,上月放缓后,本月又有所回暖。显示在线上办公常规化、5G换机等背景下其基本面仍有较强支撑。

第五,机电产品出口整体大幅上升至10%以上,机电产品出口回暖是本月出口回升的主要原因。防疫用品贡献下降、机电产品贡献上升趋势的背后,是海外从疫情防控主导阶段初步走向复工带动阶段。

第六,加工贸易依然增速较低,7月增速为-1.8%,显著低于整体;它们占中国出口比重25-30%,疫情以来供求“两头挤压”特征显示其脆弱性。前期政策已在推动支持加工贸易产品转内销,以及相关产业转型。

第七进口增速略低于上月,但部分是价格原因,铁矿砂、原油、铜、钢材、集成电路等关键工业品进口量增速仍在高位。大豆进口较上月放缓。

第八,如我们前期所述,海外经济修复带动的出口、广义财政落地带动的基建、随防控常态化缓步恢复经营的服务业是带动经济继续好转的三个线索。

正文

出口7月同比增长7.2%,显著快于二季度的0.1%和6月的0.5%。

出口7月同比增长7.2%,这一增速终结了二季度出口连续在零增长附近徘徊的状态,显著高于二季度整体的0.1%和6月的0.5%,超出市场预期。

出口继续好转具有一定普遍性,韩国、越南出口也是同样特征。这显示随复工继续,全球贸易有初步修复。中采7月全球制造业PMI为51.3,上升2.2个点。

7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速为-7%,好于6月的-11%。我们在前期报告中指出,韩国出口增速降幅较大的原因之一是汽车、半导体出口占据出口大部分。越南出口增速为1.8%,亦好于6月的-2.8%。

这显示全球贸易有初步修复。中采数据显示,7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51.3,上升2.2个百分点。各区域制造业PMI均呈现连续回升走势,其中欧洲和美洲制造业回升至50以上。

防疫用品出口贡献进一步下行。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医疗器械增速均进一步低于上月,扣除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纺织品的出口同比增速2.8%(二季度-5.2%)。

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增速为48.4%,低于上月的56.7%;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速为78%,低于上月的100%。但塑料制品增速为90.6%,高于上月的84.1%。扣除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纺织品的出口同比增速2.8%(二季度-5.2%)。

整体来看,防疫用品增速仍在高位,但贡献逐步放缓的趋势已经形成。

8月1日财新报道指出“全球呼吸机需求从紧缺到过剩”。

电子产品(手机和便携式电脑等)是带动二季度出口的另一大项,上月放缓后,本月又有所回暖。显示在线上办公常规化、5G换机等背景下,其基本面仍有较强支撑。

由于线上办公需求的上升,便携式电脑等子产品的需求在二季度增速一度处于高位。6月便携式电脑增速大幅回落。

7月手机出口同比增速为43%,高于上月的29.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主要是便携式电脑)出口增速为19.7%,高于上月的3.5%。

机电产品出口大幅上升至10%以上,机电产品出口回暖是本月出口回升的主要原因。防疫用品贡献下降、机电产品贡献上升趋势的背后,是海外从疫情防控主导阶段初步走向复工带动阶段。

机电产品出口增速达10.2%,大幅高于6月的1.6%和5月的-2.3%,显示这一部分需求属于连续好转。机电产品是中国出口的主力,近年稳定占中国出口额比例的60%左右。

我们倾向于认为:(一)机电产品出口回暖是本月出口回升的主要原因;(二)防疫用品贡献下降、机电产品贡献上升的背后,是海外从疫情防控主导阶段初步走向复工带动阶段。

加工贸易依然增速较低,7月同比增速为-1.8%,显著低于整体;它们占中国出口比重25-30%,疫情以来供求“两头挤压”特征显示其脆弱性。前期政策已在推动支持加工贸易产品转内销,以及相关产业转型。

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是加工贸易的两大形式,最近几个季度占出口比重约25-30%。这两部分合并值在6月和7月的增速分别为-12.5%和-1.8%,显著低于整体。

与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特点是“两头在外”,是开放型经济和国际产业合作的有效形式。疫情以来面临的情况是需求端、供给端两头挤压,即一方面订单减少,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受阻,进口原材料、零配件变得更加困难。

政策对加工贸易姿态比较明确,商务部明确表示支持加工贸易产品内销。

进口增速略低于上月,但部分是价格原因,铁矿砂、原油、铜、钢材、集成电路等关键工业品进口量增速仍在高位。大豆进口较上月放缓。

进口同比增速7月为-1.4%,低于6月的2.7%。

这里面包含着价格原因,因为7月进口商品的价格多是前期形成,价格在当时在继续走低。7月原油、煤、天然气、大豆等商品进口价均有下跌。

从进口数量看,钢材增速为210.2%,高于上月的100%;铁矿砂增速为23.8%,低于上月35.3%但仍属年内高位。原油增速为24.9%,低于上月34.4%但仍属年内高位。铜增速为81.5%,低于上月的98.9%但仍属年内高位。集成电路增速为21.3%,高于上月的20.7%。

大豆进口增速7月一度达71.4%,7月回落至16.8%。

如我们前期所述,海外经济修复带动的出口、广义财政落地带动的基建、随防控常态化缓步恢复经营的服务业是带动经济继续好转的三个线索。

关于出口,很难保证它会在7月增速基础上进一步回升,但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估计下半年会维持整体弱复苏。如我们在《出口:当前表现及未来趋势》中指出的,2021年上半年有可能会有全球贸易的一轮共振。

关于基建,2020年三季度广义财政的落地将是一个带动因素。从政策节奏看,今年财政扩张确定时间偏晚,三季度是广义财政落地密集期:1万亿特别国债的绝大部分都是三季度初发行;3.75万亿专项债有1.5万亿将在三季度发行。我们估计这将会带动基建增速高位。7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各地要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支持两新一重、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可根据需要及时用于加强防灾减灾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科学规划和改造完善城市河道、堤防、水库、排水管网等防洪排涝设施”“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大环保设施、社区公共服务、智能化改造、公共停车场等薄弱环节建设”。

7月20日起低风险地区影院有序恢复开放营业。随着防控常态化的继续,服务业(餐饮、旅游、商旅、教育、娱乐)等行业经营将大概率继续好转。

简单来说在中期报告《分化中的修复》中所述,海外经济修复带动的出口、广义财政落地带动的基建、随防控常态化缓步恢复经营的服务业是带动经济继续好转的三个线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